分享

毛主席风趣地问她:你是想当卖狗皮膏药的医生,还是蒙古大夫呢?

 lixj1028 2022-03-23

1938年初,朱仲丽离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荒凉的黄土高原。

尽管一路上黄沙漫天,寒风凌冽,朱仲丽却沉浸在无比的兴奋和幸福之中。

延安,是她心中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

在延安城的东面,有一座山。山顶是巍巍的宝塔,山脚是流淌不息的延河。陕甘宁边区医院就坐落在这座山上。

朱仲丽来到延安后,被分配在这所医院,担任外科医生。别看她年纪不大,却是东南医学院硕士毕业的高材生。

晚上,躺在延安窑洞的土炕上,朱仲丽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想起临行前,母亲交给她一包家乡腊味——火焙鲫鱼和油茄子,再三叮嘱一定要带好,到延安后亲手送给毛主席。

毛泽东,一个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朱仲丽不禁回想起十八年前,第一次见毛主席的一幕来。

文章图片1

那是1920夏,湖南长沙。

一天,一位身穿灰布夹袍、头发长但双眼但双目炯炯有神的青年走进了湖南教育界名流、周南女校校长朱剑凡的家里。

“是润之来了。”朱剑凡高兴地向来人打着招呼。

这个年轻人就是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与何叔衡正筹划创办一个用新思想、新文化启发和提高群众觉悟的书社。朱剑凡是这个书社主要的投资人和赞助人。

于是,毛泽东经常来找朱剑凡畅谈书社的事。

正当毛泽东与朱剑凡谈得兴高采烈时,一个穿着红花衣裤、头上用五彩花线扎着小辫子的小女孩,憨态可掬地出现在客厅门口。

“来,八妹子,进来!”朱剑凡向女孩招手喊道。

这个小女孩就是朱仲丽,是朱剑凡最小的女儿,家里人都喊她“八妹子”。

朱仲丽欢快地跑到爸爸膝前,用好奇的眼光,看着坐在爸爸对面的陌生客人。

“叫毛叔叔!”

“毛叔叔!”小女孩脆生生地叫了一句。

毛泽东笑着应了一声,问道:“几岁了?”

“她是我的满女儿,才五岁,已经进周南的小学一年级了,天资倒还聪明,是个伶俐活泼的女孩。”朱剑凡笑着说。

“什么?五岁就进小学了?”毛泽东十分惊异。

“她三岁就进了周南女校幼稚园。说到幼稚园,我们教育界应该大力提倡。入学前的儿童既能受到教育,又锻炼了身体,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集体生活的习惯,解决父母带孩子的困难。只是目前这种幼稚园太少了,我把我的大女儿佛根送到周南的幼稚园当老师了。”

朱剑凡一边慈爱地抚摸着小仲丽的头,一边得意洋洋地说道。

“难怪她这样大方活泼。别人家的女孩子,连见人都怕。”毛泽东不由地赞道。

文章图片2

此后,毛泽东经常来朱剑凡家,有时候还会借住在他家。因而,朱仲丽经常能见到毛泽东。

有一次,毛泽东笑着问朱仲丽:“你爸爸喜欢你,说你聪明活泼。你五岁就是堂堂的小学生了,真了不起!”

朱仲丽天真地回答:“毛叔叔,爸爸也喜欢你咧!他说你先进,爱听工友农友的话。毛叔叔,那是些什么话?是不是叫你吃饭时,好好吃,不要把饭粒掉在地上?是不是叫你当泥木匠去?”

毛泽东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他轻轻地摸着朱仲丽的脸,说:“好孩子,难怪你爸爸喜欢你。你要好好读书。很多道理,你慢慢会明白的。”

“毛叔叔,我门门课考得都很好!”

“好,那就好!”毛泽东望着小女孩一脸认真骄傲的样子,很是高兴。

朱仲丽瞪着两眼,又问:“毛叔叔,你为什么要取一个怪名字,叫二十八画先生呢,真不好听。”

毛泽东笑道:“我是喜欢来新花样,用数目字代替名字,节约呀,省事呀。。。”

朱仲丽插嘴道:“是不是还有保密呢?”

毛泽东又毫不不吝夸地赞道:“你真聪明。。。”

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五岁的朱仲丽十分高兴,蹦蹦跳跳地又玩去了。

朱仲丽自幼聪慧伶俐,父亲朱剑凡先生又是当时教育界的泰斗,因而从小就受到了很良好的教育。后来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21岁时就从东南医学院硕士毕业。

毕业后的朱仲丽,没有放弃了大都市的高薪工作,在母亲的支持与鼓励下下,毅然选择来到了荒凉的陕北,怀着满腔热忱投身到了革命事业当中。

18年弹指一挥间,望着母亲让她带给毛叔叔的礼品,朱仲丽耳边又响起父亲曾说过的话:“毛润之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文章图片3

早春二月的延安是美丽的,虽然大地还未回春,但晴空一碧万顷,阳光明媚地照在树梢上,令人心驰神往。

朱仲丽穿着一身干净整体的军装,手里拎着那包妈妈亲手做的腊味,迈着轻快地步伐从山上走下来,后面跟着毛主席的警卫员小王。

朱仲丽的心中既高兴又紧张,脑海里不停地在想:一会儿见到毛主席应该怎么称呼呢?是叫毛叔叔,还是称毛主席,或者叫毛泽东同志?见到毛主席是该鞠躬呢,还是敬礼呢?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小王走进了一个围着几间窑洞的土围子里。这是一个安静而整齐的小院落,是毛主席居住和办公的地方。

小王走前一步,揭开窑洞门帘,轻声报告:“主席,朱仲丽医生来了!”

“好,快请进!”一个洪亮而带着浓重湖南乡音的声音从窑洞里传了出来。

朱仲丽走进了窑洞,只见正中央放着一张四方桌子和几条木板凳,一盆炭火烧得正旺,使得窑洞里很温暖。毛主席身穿一件灰色棉军装,脚穿棉布鞋。

见到十多年没见的毛主席,朱仲丽激动万分,早就把路上想好要说的话忘了个一干二净,一句长沙土话脱口而出:

“毛叔叔,你健旺!”

随即,朱仲丽左手拿着腊味,右手忙不迭地举到帽檐上,两腿不熟练地并在一起,又喊了一声:“毛主席,敬礼!”

看着朱仲丽笨拙又狼狈的动作,毛主席不禁哈哈笑起来,“来,坐在这儿”。

文章图片4

朱仲丽坐下来,略显得有些拘谨。

毛主席察觉到了,便操着浓重的湘潭家乡话,幽默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呀!你长大了。我在长沙见你的时候,你还很小,今天倒学会向我敬礼了!”

这句话把朱仲丽也逗乐了,刚才还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毛主席顺手点燃了一根烟,吸了一口,怀旧地望着眼前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朱仲丽,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他想起了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峥嵘岁月,想起了憨态可掬的“八妹子”、令人尊敬的朱剑凡和扬昌济两位老先生、还有妻子杨开慧。。。。

朱仲丽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傻笑,目不转睛的望着毛主席。

“奥,是个医生!读了几年?”

毛主席吸了口烟,恢复了平静,谈家常一样地轻松问道。

朱仲丽恭敬地回答:“读了五年,实习两年,才算毕业。先是在上海同德医院,后来又到东南医学院。毕业后到南京中央医院。”

毛主席笑眯眯地说:“不错嘛!一共七年,是医学硕士、博士喽。牌子响当当的。”

朱仲丽一下害羞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半天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我的经验不多。”

毛主席深深地吸了一口烟,似乎想到了什么,接着突然问道:“你是想当个卖狗皮膏药的医生,还是想当一个“蒙古大夫”呢?”

这两个词,朱仲丽以前听说过,知道都是贬义的,但又说不准它们的准确含义,只好说:“我不当卖狗皮膏药的医生,因为狗皮膏药包治百病,又百病都治不好;也不当“蒙古大夫”,他指示走马观花得看看病人,敷衍了事。当然,我也不愿意当像交易行里做买卖的医生哩!”

“咦?倒看不出你很会讲话哩,我也受到了你这个医生的启发啦!”

说完,毛主席开怀大笑起来。

文章图片5

这时,朱仲丽猛然发现:那包腊味还隔在双膝上。于是连忙说:“毛主席,妈妈问候你,叫我带来一包火焙鲫鱼,虽然只有这么一点儿,却都是家乡味儿。”

说着,朱仲丽顺手把这包“礼物”放在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

“带来了腊鱼?好啊,快打开看看。”

朱仲丽连忙把包打开,拣出一条三寸长的香喷喷的火焙鲫鱼,一边送给毛主席看,一边说:“听妈妈讲,爸爸请你到家中吃饭,你最喜欢吃我家做的腊鱼和腊肉。不晓得你今天还爱吃不爱吃?”

“湖南人,当然爱吃湖南的腊味。来,快把火焙鲫鱼给我尝尝!”

毛主席放下手中的香烟,笑着从朱仲丽手中拿过鱼,直接送到嘴里咬了一口,然后就高翔地嚼了起来。

见毛主席嚼得如此香,朱仲丽不禁失声笑了,再也没有一点儿拘束感,问道:“好吃吗?”

“好吃!好吃!我好久没有吃到了。”

朱仲丽看着毛主席把那条火焙鲫鱼吃完,然后小声说:“主席,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讲?”

“什么话不能讲?只要是心里话都能讲嘛!”毛主席边说边拿起一支烟。

“主席,刚才我的心好紧张,现在我好放松了!我觉得你既是普通人,却又和普通人大不相同,你吸引人,又使人生畏。看,你的目光好深邃哩!”

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把烟点着了,“这就是你所说的该讲不该讲的话吗?有意思!”

朱仲丽反倒不好意思起来。

文章图片6

毛主席与朱仲丽谈起过往的趣事、谈起朱剑凡先生,又谈到了朱仲丽的工作。他就像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辈,循循教导着刚投身革命不久的朱仲丽。

“你来边区工作,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要准备当一个人民的女医生,当一个有物产接地作风的医务人员。一定要记住,你是来为人民服务的。”

朱仲丽重重地点点头,“主席,我一定牢记在心。”

毛主席又深深吸了一口烟,“今日看见你长大了,当医生了,我很高兴。延安缺少好的医生,你将来会成为革命的医生。以后,我要是生病了,就请你来看,愿意吗?”

“我愿意呀,但我的临床经验不多呀,怕难以胜任!”

“你知道自己的不足,这很好,人就是不能逞强,永远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我看你不错,是你父亲教育出来的好女儿。。。谢谢你,今日你给了我很多好处。。。”

“主席,什么好处?”朱仲丽睁大了眼睛,纳闷地问。

“和你这个当大医生的小姑娘谈了这么多有趣的话,等于换了个脑筋,休息了片刻,这当然是你给我的好处喽!要谢谢你啊!”

朱仲丽赶忙说:“那太好了!只是主席,我对你也有几个请求,咱俩立个君子协定吧!”

“什么请求还要先来个君子协定呀?”毛主席颇感意外。

朱仲丽大着胆子认真地说:“我的请求你务必要遵守。”

“啊哟!这么厉害呀?”毛主席故意夸张地说。

文章图片7

朱仲丽不慌不忙地扳着手指头说:“第一个,我请求你多散步;第二个,我请你少吸烟,最好戒掉;第三个,增加睡眠的时间。。。”

毛主席默不作声,看着朱仲丽大方、直率,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突然插话:“你大概还有第四个要求。如果我告诉你,我是今天早晨四点钟起床的,到现在只喝了杯茶,还没有吃早饭的话。。。”

“这正是我的第四个请求,请你马上休息,立即吃早饭,我告辞了。”

“好吧,我不留你了,写信问候你妈妈。”毛主席站起来,和朱仲丽握手告别。

走出窑洞后,朱仲丽感到全身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激动。

参加工作后,朱仲丽还担负起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负责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工作。因而,她时常能见到毛主席。

毛主席对这个昔日老友的幼女也是十分喜爱和照顾。1939年,在毛主席的撮合下,朱仲丽与王稼祥结为夫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