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岳石刻——遗落深山的丹青

 爱世界遗产 2022-03-23
安岳摩崖造像分布图 制图:大鹅

在文保爱好者心目中,安岳石刻存在感很强。我对石窟寺的兴趣,源于公众号“爱世界遗产”做的“中国世界遗产景区TOP20排行榜”中,有5处石窟寺,四大石窟(莫高、云冈、龙门、麦积山)及大足石刻齐齐上榜,超过古建筑和园林,是世遗爱好者最青睐的文化遗产类型。与重庆大足毗邻的四川安岳县,散布着上百处隋唐五代至两宋的石窟遗迹,其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处,也可说是世界遗产遗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从安岳开始探访石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然而事与愿违,疫情令我去年筹划许久的安岳行夭折。2021年,经过云冈石窟、莫高窟、榆林窟的启蒙,我也成为了一个初级石窟寺爱好者。又到连月不见阳光、不知去哪里好的四川冬季,对于安岳石刻的向往再次浮现起来。于是叫上对安岳熟悉得如同回家的走哥和美院雕塑系的小杨,在一个浓雾散不开的清晨,坐上动车出发。

① 圆觉洞——日色苍晚松


安岳县隶属资阳市,是四川面积第一大县,也是四川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之一,交通不便,动车只能坐到资阳城区,还需要转大巴走一段高速才能到达。经过大半天折腾,终于在下午抵达酒店。稍事休整已是四点多,了解到圆觉洞景区就在县城东南1公里处,开门到六点,于是打车飞奔景区。


圆觉洞是安岳石刻中开发最完善的景区,有座气派的牌坊大门,拾级而上,台阶尽头就是售票处。走进景区,路牌指示前方分道为“北崖石刻区”和“南崖石刻区”。北崖以宋代的圆觉洞和一佛二菩萨摩崖造像闻名。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座石雕的十三级浮屠,仿佛具有从石头中跳出来的动势。

  

圆觉洞是安岳石刻中为数不多的石窟之一,开凿于北宋,洞窟不大,三面设坛。正壁为三身佛造像,中间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右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东西两壁分列十二圆觉菩萨。我到达的时候偏晚,由于洞窟朝北,光线不足,因此对窟内佛像的印象不深。圆觉洞最具代表性的造像是北崖三个浅龛开凿的一佛二菩萨像。分别为居中的释迦牟尼佛,居右的净瓶观音,和居左的莲花手观音。三尊佛像体型高大,约6、7米高。然而与想象中的大像窟庄重压抑的氛围不同,三尊大像慈眉善目,脸上带着微妙的笑意俯瞰前来朝拜的人们。千年前的匠人用工细的线条刻画出菩萨华丽的衣饰,尤其是裙角垂下的璎珞,仿佛随着他们款款的步子轻轻摇曳,让人叫绝。


本图来自网络

窟内两侧壁上的飞天造像,是难得一见的宋代石雕飞天。她们身姿轻盈曼妙,衣袂翩翩,手里捧着假山盆景。相比云冈的北魏早期飞天,多一分精美、灵动;相较莫高窟321窟盛唐恣意奇幻的飞天形象,又多一分平稳、内敛。这无疑体现了宋代的社会气质和审美情趣:物质与技艺发达,精神追求雅致与平衡。


结束北崖的游览,转到南崖,这里是五代时期开凿的小型窟龛,由于历史上的被盗和运动,保存堪忧。正值盆地冬季难得的日落时分,我走到一座寺庙的身后。凭栏望去,远处青山如黛,脚下一座歇山顶的佛殿隐现于山林间,夕阳为天空、层林和屋顶镀上一层柔和的眩光,心头突然泛起一阵禅意。宋人云“不如一念圆觉净”,大约也是面对此情此境方能生发出的感叹吧。


千佛寨——寂静空山


千佛寨位于安岳县城西3公里的大云山,是一处开凿于隋唐,延续到南宋的摩崖石刻群。现存造像105龛,佛像3千余尊。千佛寨以小型佛像为主,保存状况不佳,因而并没有太多期待。第二天睡个懒觉出门。穿过老县城人群熙攘的街市,进入山区,高度不断爬升,来到一个俯瞰县城绝佳的角度,千佛寨森林公园就在眼前。这里免费,走上几个台阶就是一条游览石刻群的环形步道。早上的阳光穿透轻雾,洒在石阶和爬满青苔的崖壁上,在这氤氲的氛围中,人们很容易忘记纷繁的尘世。这里以浅龛小型造像为主,随意地分布在山崖中,不经意间就会遇见几尊远至唐和五代的佛像。

千手观音与几尊菩萨的立像,头部被毁,身材修长,亭亭玉立地接受来往信众的礼拜


观音的本职工作是观世间苦、解世人难,变幻出千手千眼即是为解更多众生的苦厄。千手观音的形象在唐以后被大量塑造。这是千佛寨的另一尊造像,千年的风化已剥蚀了观音的容颜,而伸出的手臂仍在救苦救难不缀。


巴蜀石窟唯一一铺石刻《药师佛经变》,描绘东方琉璃世界的景象。主尊药师佛结跏趺坐于七宝树华盖下,两侧分列八位胁侍菩萨,头身比很贴近现代审美,衣裙细节也非常精致。佛像两边浮雕出药师佛十二大愿与九横死的故事题材,作为对信众的教化,这也是经变画别具艺术魅力的所在。


千佛寨造像重要的题材还有力士像,力士本是佛像大家族中“保安”的角色,这里的匠人却着力刻画了50余尊力士像,将他们置于石窟舞台最显著的位置,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


千佛寨石刻的工艺水准和保存现状都谈不上安岳的排面,但我已被这座山的气质和石刻的氛围深深触动。这里的佛窟悄然融入幽静的山林。在人们不经意路过的脚畔,山路曲折的拐角,在偶然值林叟相与谈笑间,在树根盘错的泥土旁,抑或文物管理员居住的棚屋之上,佛像收敛起庄严的存在感,却又无处不在。


卧佛院——消逝的原风景


卧佛院位于安岳县西北部八庙乡,开凿于唐代,是安岳石刻最早出名的一处国保单位。卧佛顾名思义是释迦牟尼涅槃像,表现众弟子聆听释迦牟尼最后一次说法与目睹佛涅槃的场景。与其它地方众多涅槃像不同的是,卧佛院的释迦牟尼佛,面朝南背朝北,头东脚西,两手伸直,左胁卧于崖壁上,与佛经中记载的“北首右胁卧,枕手累双足”明显相悖。


专家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山岩地形限制,在佛经仪轨与工艺之间做出妥协。在观者看来,这尊特立独行的卧佛,也不失为一次艺术上的创新,成为同题材佛像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唐人擅长刻画群体各异的表情,释迦牟尼大彻大悟的平静,弟子的忧伤,天龙八部的悲痛,菩萨闻法的喜悦,像按动快门定格在同一空间。

卧佛院地处偏僻的山水之间,本是一片清静的乡村,村民世世代代在大佛注视下劳作生息。过去这里没有路与外界交通,需要划船进入。多年以前,卧佛面前还是两片稻田,秋收后村民把稻谷堆在礼佛的香台前。如今县里决定借卧佛的知名度做旅游开发,对外修了顶好的汽车路,让游人免去舟车相换的艰难。景区内停止耕种,把稻田改造成两片了无生趣的睡莲池。发展旅游经济是好事,然而不做好体验设计,只是简单地覆盖原始文化生态,只会让游客觉得空洞无趣。


玄妙观——行到水穷处


玄妙观是一个可能连安岳本地司机都不知道的地方,如果不是走哥坚持要来,我大概率会错失这处绝美所在。不记得爬过多少坡,盘过几座山,在一段汽车路消失的山道前,导航说玄妙观就在山顶。

  

循着狭窄的山路向上爬,我心中泛起疑虑:谁会跑来这种荒郊野岭修石窟,这儿的东西会好看吗?小路尽头豁然开朗,是一片空旷的平台,一侧搭了几间简易的房舍,作为文管所的宿舍和保护石刻的屋顶。我们到达时,四川大学的考古团队正在测绘玄妙观石刻,得知他们已在此地工作三个月,每天往返县城栉风沐雨,顿时对文物工作者心生敬佩。

玄妙观石刻以道教造像为主,兼有佛像的,反映了唐代社会释、道融合的文化现象,也是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逐渐本土化的见证。1200余尊造像分布在一个巨大的平顶石包四周,长约10米,宽约6米,共79个像龛。


最大的一龛主尊为白胡子太上老君,盘坐于莲台上,笑容萌萌哒。两旁立着胁侍仙官和仙女,台基下方刻着一圈坐佛。可能民间信仰认为道与佛都是神仙,凡是敬畏的都参拜,从而实现宗教的和谐。


玄妙观最让我着迷的是遍布石包背面的小型像龛,宽不过一米,高仅约两尺。龛内密集地雕刻主尊太上老君与释迦牟尼并坐像,两侧的胁侍菩萨、仙人和力士像,窟龛周围用浮雕绘制出精致的卷草纹饰。尽管神仙们的头部大多毁于运动,仍能透过石头冰冷的外表察觉到造像丰富的表情。在这里我享受到沉浸式体验的机会,时而将头探进窟龛细数每一个细节,与造像近距离对视,时而退后几步观看全貌,把握整体构造,简直是在知名景区无法拥有的VIP待遇。我突然想起遥远的西北,这种尺度的小型像龛在敦煌的北朝至隋唐洞窟中比比皆是,不同的是敦煌的佛像用泥塑造,这里是从整块石头上雕凿出。地理环境各异,材质不同,但信仰相同,都留下不朽杰作。



我把这块椭圆的大石包当作塔柱,绕了一圈又一圈,注视每一个造像龛,惊叹于唐人雕刻出的丰富细节。石刻呈现的唐代楼阁建筑,一斗三升和人字栱具足,高大的鸱尾衔着风铃,微微弯曲的屋顶正脊透露浓郁唐风。天王像的裙摆紧紧贴在腿上,模拟织物自然垂下的质感登峰造极,风吹起裙角,动静之间尽显匠人高超的工艺。
直到日暮时分我们才离开这个遗世独立的山村,再多赞美语言都无法等同玄妙观给予走近它的人的无限喜悦。四川到底有多少如这般埋没在深山荒野中的绝美古迹,我不得而知,只愿它们都得到妥善的保护。


华严——翩若惊鸿


第三天,包车前往县城东南50公里外的石羊镇。石羊镇毗邻重庆大足,是石刻非常集中的一片区域,方圆5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点),包括安岳石刻代表作毗卢洞紫竹观音,以及四川密宗经典柳本尊十炼图。由于毗卢洞正在维修不开放,我们转道去邻近的华严洞。华严洞景区坐落在群山之上,俯瞰四围的丘陵峡谷,颇有“天空之城”的感觉。景区有两个洞窟,大窟叫“华严洞”,开凿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小窟叫“大般若洞”,开凿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大窟外面建了仿古窟檐,如果带无人机前来,并且景区允许飞,建筑和山景大概能拍出宋代界画的意蕴。

遇到四川美院团队在为华严洞造像拍摄和建立三维模型。很欣喜看到川渝本土的科研团队在深山里开展文保工作,希望能尽快赶上东部发达省份的步伐,将巴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宣传好。华严洞内布满脚手架、拍照灯箱,尽管设备阻挡了部分视线,使我们不能欣赏和拍摄全景,然而专业的灯光将洞窟打造成极好的摄影棚,方便看清佛像的每一个细节。

有些景区被称为“照骗”,即实景与宣传效果严重不符。我想华严洞也属于这一类,照片看上去平平无奇,一度认为可来可不来,然而一走进去就被深刻地震撼。洞窟高6.2米,宽10.1米,深11.3米,正壁立三尊5.2米高的华严三圣像(毗卢遮那佛、文殊、普贤菩萨)。想象一下在并不开阔的室内空间,面对几乎与屋顶相平齐的三尊大像,压迫感扑面而来,叫人如何不倾倒?左右两壁分别雕出五位菩萨,与正壁的文殊、普贤组成“十二圆觉菩萨”。

正壁的华严三圣像,头光与窟顶相齐。1980年代窟顶发生坍塌,万幸掉落的石块没有砸到佛像,后来用混凝土重建并加固了窟顶,红色的“唵”字为后题。


两壁十位菩萨侍座,听毗卢遮那佛说法,作一条腿抬起,一条腿垂下的游戏坐,非常放松自然。



两壁菩萨像上方雕满宋代天宫楼阁,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高浮雕、近似圆雕的石刻天宫楼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石雕由于工艺限制,无法做到绘画的规模和细腻,然而其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是壁画不能媲美的。那些凸出于岩壁的亭台楼阁,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生动的气韵,仿佛下一秒就要飞上云端。



脸是佛像的第一表情,手是第二表情。这两个部位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佛像的成败,需要技艺纯熟的高级匠人精雕细刻方能完成。主尊毗卢遮那佛面露微妙的笑意,似庄严又似柔和,让人捉摸不透。在石头中雕出手的动作,难度甚于面部表情的塑造。艺术家和匠人既要准确把握手部的骨骼、关节和比例,又要再现富有美感的动作情态,还要遵守力学原理,确保千百年后这些纤细的骨节不会轻易折断。我们在博物馆看到那么多手部断掉的石雕,就连维纳斯也不能幸免,在遗憾之余始知手之难。华严洞如此丰富、准确、优美并且保存完整的石雕手部,无论是拈花、持笏板,还是托杯、合掌,都美得让人叫绝。至于那些华丽的宝冠发饰,行云流水的衣纹,对于安岳的古代匠人如同信手拈来。华严洞的精彩还有典雅的辨音菩萨像,肖似麦积山小沙弥的弟子像,不一而足。我们在窟里待到被工作人员劝离,走出佛殿再度面对眼前的山门和环绕的青山,竟有种“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畅快。

旁边的大般若洞开凿于南宋,是儒释道三教合造窟。工艺逊色很多,罗汉头被盗毁严重


孔雀洞——一个人的守护


大热的文化类综艺《国家宝藏》,以舞台戏剧的形式讲述国宝的“前世”与“今生”,并推出国宝“守护人”的概念。在安岳,有一个造像就具有戏剧性的前世今生,它与其守护人的故事触动了很多人,这就是孔雀明王像。


这只神采奕奕的孔雀,从石壁中腾飞出来,睁大眼睛注视着你,眼神仿佛有无穷的魔力。匠人为了突显孔雀飞行的动态,将两条腿隐藏起来,两翅展开抟扶摇直上,真乃整个塑像画龙点睛之笔。相较之下大足北山155窟的直立孔雀,就略显呆板。
明王和其他神仙身上的黑色斑块,不是颜料,而是长期烟熏火燎出的“烟熏妆”。1950年代直到2008年,孔雀明王像一直安静地待在村民周世夏的厨房,周家人也保护佛像经过了十年浩劫。如今佛像重见天日,县里建起了挡雨的窟檐,周老也当上了文物保管员。巴蜀的文化古迹有很多散落在乡间地头,融入人们的生活,默默无闻却光彩照人,是这片土地独特的性格。


茗山寺——且听风吟


最后一站茗山寺,也是此行我最期待的地方。茗山寺在虎头山峰顶,四周峰峦丛聚。俯瞰狭窄的谷地中散布着黑瓦灰墙的农舍,川东南的乡民们世世代代在梯田间耕作。一千年前的宋代工匠沿着峰顶开凿了一圈摩崖石刻,以4-6米高的大像为主。逢初一十五,附近的居士聚集在此地礼佛、朝拜,因而香火不断。这座山峰四周开满像龛,顶上撑起苍天,脚下站稳大地,这难道不也是一座巨大的中心塔柱么?于是我们按照佛教徒礼拜佛塔的规矩,顺时针方向绕山峰一周,边走边看。


茗山寺12号龛,十二神将群像。十二位神将脚踏祥云,手持法器,怒目圆睁,仿佛即将投入护法的战斗,有神兵神将下凡的气势。右数第二位天神双手拉开自己的胸腔,露出一个小人的头颅,让人不寒而栗。一千年的风吹过,剥去了原作具象的外表,给整组作品增添几番抽象表现主义的美感,更强化了神将对观者的威慑力。


5号龛,毗卢遮那佛立像,高4.7米,是我最爱的茗山寺造像。佛像面部圆润清丽,表情慈祥,手结智拳印,身体微微前倾,视线恰好与观者仰望的目光交会,仿佛俯身倾听信众的礼拜。头顶的镂雕宝冠十分华丽,据说宝冠中央的坐像正是四川密宗领袖柳本尊。佛像和岩壁被风化后形成层状纹理,别具魅力。


3号龛,从石头里走出来的文殊师利菩萨,高5米,为茗山寺石刻代表作。菩萨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腰线随之向左侧略微扭动,而衣带和裙摆都向右后方拖曳。宋代匠人精准地捕捉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关系,营造出恰如其分的动势。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左手托一本重达千斤的经书。为了支撑此重量,工匠用下垂到地面的袖口作为柱子,乃力学结构的巧思。据文物管理员介绍,菩萨手里的石经书在2008年大地震中受到波及而坠毁,现在所见是后来用水泥修复的。菩萨身后石壁上开几个小型坐佛龛。背风一面保存状况尚好,而迎风面经过一千年的风化,砂岩岩层焕发出水平分布的节理,呈现出犹如水波纹荡漾的美感,像一幅绝妙的抽象画。这是人工与天工共同创造的杰作。


面对自然力量无心创作的梦幻雕塑,普通游客流连忘返,雕塑系小杨从中汲取创作灵感,而走哥这样的文保人士忧心忡忡。再过几百年,这些佛像终会被风抚平,回归岩石的本来面目,人类将不可避免地失去一处文化遗产。我不懂佛理,只觉得创造和消逝的过程亦不失为美丽的轮回:从石头中来,回石头里去。早期佛教认为佛陀的法身妙德超越一切形象,不主张为佛陀塑像。后人或为修行,或为世俗目的造佛像、建寺庙,然而人们梦想的“永恒”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须臾。南朝四百八十寺散入烟雨,连“坚如磐石”的磐石本身也不能与天地同久长。认识到这一点,或者就不必为某处文化遗产的自然消失而太过痛心。

先辈们对古老技艺的继承与发展,对人文精神的坚守,对美学价值的追求,和对信仰的敬畏,造就了安岳精彩绝伦的石窟寺艺术。当古老文明的薪火传递到当代人手上,如何不辜负前人的期待,为后人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

参考资料:

1. 胡文和,《佛教美术全集 第九卷:安岳大足佛雕》,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

2. 刘长久等,《中国石窟雕塑全集 第八卷:四川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

3. 萧易,袁蓉荪,《空山——静寂中的巴蜀佛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4. 萧易,袁蓉荪,《寻访安岳石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2009年11月

5. 王达军,《安岳石窟》,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

6. 子山午向,《穷游锦囊 巴蜀石窟》

7.  撄宁,《曾向流沙取梵书 | 四川安岳石刻超详细自驾游攻略》,

8. 江子渔,《大自然鬼斧神工,茗山寺里有我见过最美的佛》

封面图来自新华网

致谢

地图制作:大鹅。摄影:出走、一米阳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