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名面孔|何鲁丽与父亲何思源

 西城诫子 2022-03-24

何鲁丽(1934年6月-2022年3月19日),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出生于山东济南,民革成员,1957年参加工作,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大学学历,副主任医师。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八届、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2022年3月19日0时45分,何鲁丽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何鲁丽的父亲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爱国人士何思源将军。受父亲的熏陶,何鲁丽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除了在抗战时期离开过父亲5年时间外,何鲁丽基本上都是与父亲在一起生活。她尊敬父亲,爱父亲,深受父亲影响。

1940年,6岁的何鲁丽随父母来到天津,在天津新亚小学,后期又分别在山东临沂、安徽阜阳、西安化育小学、济南第五中学、北京第一六一中学学习过。

何鲁丽同志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她有着强烈的为民情怀,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她担任儿科医生长达27年,曾参与创办北京市第二医院小儿科,在小儿内分泌、小儿成长障碍等临床治疗方面成就显著。

1952年,18岁的何鲁丽考入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57年至1984年,历任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医师,北京市西城区儿童医院住院医师,北京市第二医院主治医师、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1984年,何鲁丽响应国家号召,弃医从政,当选为北京市西城区副区长。四年后,何鲁丽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先后主管卫生、防疫、社会福利、计划生育、文化艺术、侨务、民族、宗教等领域的工作。她狠抓疾病预防,严格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研究制定北京市建设卫生城市的各种方案。

作为首都北京的副市长,她一头扎到远离市区100多公里的延庆县康庄乡,去那儿具体指导计划生育工作达11次之多,深入农户做说服动员。她经常诚恳地对基层的同志说,“你们要把实话告诉我,这数字(指计划生育统计数字)里面水分是多少,让我听听,我好知道工作应从什么水平做起。”

何鲁丽在其任期内,北京市创办了第一所新婚学校、第一所孕妇学校,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称号。1990年、1992年她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市长,1994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98年,何鲁丽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她坚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政治协商。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职务期间,她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参与立法、监督、对外交往等工作。

她特别注重教育、妇女、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就劳动法、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贯彻实施情况赴地方开展执法检查和调研,出席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统计法等法律实施座谈会。积极开展外事活动,增进同外国议会的交往与合作。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繁忙的工作之外,何鲁丽还身兼多种社会职务,她每年必定抽出时间,一次甚至数次亲自带队进行调研。几年中,她带领民革中央调研组,对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对东三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对浙江省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多个课题,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调研之时,一如她惯常的风格,一定深入到车间、里弄、村民小组和农户家中,与居民、工人、农民拉拉手,聊聊家常,在一问一答之中,眼看耳听之际,真实情况,第一手的资料,就都得到了。

何鲁丽同志热爱祖国、追求进步,胸怀坦荡、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她的一生,是爱国敬业的一生,是砥砺奋进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她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为多党合作事业鞠躬尽瘁,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不懈奋斗。她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何鲁丽的父亲何思源

何思源(1896年-1982年4月28日),山东菏泽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常自称“曹州府人”。在曹州府,何家可谓大家族,何思源祖上曾出过多位进士,先祖何尔健是明万历己丑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何应瑞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何觐是康熙七年的进士,之后,虽少有仕进,尤其到了何思源父亲一代,家道中落,但仍书香不绝。

何思源早在1945年6月便秘密入鲁,并在9月1日返回济南。何思源返回济南后,先是把远在阜阳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机关迁回济南,接收了国民党控制下的山东日伪政权,并委派了专员、县长。与此同时,何思源还尽量把国民党地方部队收于麾下,收编了日伪武装,扩大了武装力量。1946年(民国35年),国民党山东绥靖统一指挥部成立,以王耀武为主任,何思源、庞镜塘为副主任。1946年10月调任北平市市长。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他是北平市和平谈判首席代表,为北平的和平解放积极奔走。

何思源毕业于北京京师大学堂,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他参加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曾游学美欧并回归祖国主持教育和军政事务。抗日战争期间组织部队与日本侵略军作战,他任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抗战胜利后他任北平市(现北京市)市长,北平市和平谈判首席代表。1949年后,他从事编译工作,发挥其精通英、德、法、俄4种外语的特长,笔耕不辍,译著甚丰。同时不忘祖国统一大业,为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积极奔走。

何思源1924年在巴黎大学读人文专业时,与出生于波尔多市的同学宜文妮·詹姆斯相爱。1928年,宜文妮离开自己的祖国,到上海与何思源结婚。婚后宜文妮改名为何宜文,因此,何鲁丽有一半的法国血统,成为高干中唯一一位混血儿。

1927年,何思源加入了国民党。后因教育家的身份而从政,受到蒋介石的赏识。1928年4月,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训练部副主任兼法科主任,6月,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在他长期主持山东教育工作期间,任用之人,多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留美出身的有才之士,使山东教育界汇聚了不少人才。1946年10月何思源被调任北平市市长。1949年1月,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北平解放前夕,他是北平市和平谈判首席代表,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积极奔走。

1949年1月18日,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何思源家里却遭遇了惨剧。国民党军统特务段云鹏为阻止北平投降,在他家中安置炸弹,1949年1月17日深夜爆炸,当时,他和家人正在睡梦之中,突然两声巨响,何思源自己被炸伤,胳膊流血不止,所幸两个儿子和大女儿何鲁丽只是受了点轻伤,没有大碍。然而,他的法国妻子,头部被四块弹片击中,神经受伤,终身未愈。最惨的是他的小女儿,何鲁丽的亲妹妹,当场死亡。当时的何鲁丽年仅14岁。妹妹被炸死的那一幕,让她永生难忘。然而,惨剧没有吓倒何思源,他不畏强暴,坚定地与其他代表同到前线与中共代表谈判,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何鲁丽的从政经历和持守更多的是继承了她父亲平实的底蕴,爱国、报国,跟共产党走,坚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这就是何鲁丽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活动家的思想内核。父亲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救国、教育报国的志业,又赋予了何鲁丽从政关注的若干重点和鲜明的色彩。在党的教育下,坚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坚定了以身报国、跟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编辑:西城诫子

资料:中共党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