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晚上好~ 今天在这里分享的是我学生写的《红岩》读书心得,知道这本书人很多,敬请阅读,以下是正文: 正文 《红岩》这本革命回忆录小说,让我在这个冬天里热血沸腾,拿起时心潮澎湃;放下时思绪联翩。这本书中记录了太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以及他们艰苦卓越的斗争。在这些艰苦的斗争中,有许多人连抗战胜利的曙光都没看到就英勇牺牲了,甚至有许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读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在当时那么黑暗的时代,他们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胜利,甚至不知道能不能胜利,是什么成为了支撑共产党宁可牺牲,也要坚持斗争的能量?就当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读下去的时候,我明白了,可能是心中的信仰的信念,一种为了战争得到胜利的信念吧。正是这种带着强烈期盼胜利的信念,成为了无数共产党员,在战场上,在监狱中,在无尽的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在危险的枪林弹雨的包围下,仍然昂首挺胸,不向敌人屈服。这便是信仰的力量,正是有这种信仰,共产党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书中,江姐稳重精细,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贞,深受同志们的爱戴。许云峰是工人出身,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他沉着冷静,机智果断,有着过人的胆识。以他顽强的意志在潮湿阴暗的地窖里用手挖通了石壁,把越狱的通道留给了同志们,自己则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从容就义。十六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岗,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出身资本家家家庭的刘思洋,在《挺进报》组织局暴露以及数名同志被捕后,这个入党不到三个月的新党员遭到同志误解,甚至被当作叛徒。刘思扬的大哥几次出面营救,而刘思扬宁可把牢地坐穿也不愿在悔过书上签字,他至死也没有玷污党的荣誉。还有龙光华、罗世文、余新江等先烈们,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个个都是值得尊敬的钢铁汉。有人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以江姐,许云峰为代表的革命者,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样的死是令人敬佩的,更是重于泰山的。而像甫志高这样的将生死建立在背叛之上的人,这样的死是轻于鸿毛的,是为人不齿的。 原来我们一直到他们的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这么一段话“我们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觉到他们的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深重的多,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而他们在牺牲之前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信念。”当时的人,并不知道中国能真的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啊,他们不知道能不能胜利。我们站在今天看过去,原来我们远远低估了先辈们的伟大。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反思自己再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在面对困难时,我和《红岩》中的共产党员一样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吗?不,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我面对困难有的只是胆怯、退缩和沮丧。在遇到困难时,我没有坚持自己所想,而是放弃自己所坚持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的一腔热血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似的,没有了前进的动力,轻易地就被击垮。以前我总是以“我是女生”为借口,可当我看到了《红岩》中江姐、孙明霞这样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女生,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不努力的行为,我从此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的道路上必然是坎坷的,成长的道路上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真理,坚持去做一切有意义的事情,只有我们依靠坚定的意识去探索、去开拓,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珍视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更加明白了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那一位位革命先烈,用自己重于泰山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美好的明天,而明天的一缕缕阳光,又将照在红岩之上,射出万丈光芒! 分享完了,那次我问我学生,她说这本书看了不止一遍,每一遍都很有感受。说实话,这本书我也很喜欢,我们先辈为了新中国的努力时时激励着我们,这是伟大的精神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