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功地名异趣

 清阅书斋 2022-03-24

#心动的瞬间#勤劳睿智的武功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用自己特有的文化,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编写出了“大庄不大,小村不小;游凤无凤,河道无河;南仁不在南;北营不在北。”等一系列不投契的地名民谣。这些特色各异,趣味悠长的地名文化,给这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武功不在武功,普集不在普集。”这一地理民谣,令人朴朔迷离,眷恋向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由人想对其探个究竞。

  大跃进时期,武功县人委根据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认为老县城虽具有千年的辉煌历史,但因喀稷两山相夹,交通不畅,发展受阻。经报请陕西省人委同意后,于1961年将武功县党政机关从武功镇迁到今普集镇。人们用“武功不在武功,普集不在普集。”这一民谣来叙说家乡的变迁和特点,让外界更多的人了解武功。除此之外,人们还用不同的称谓,来区分新老县城。把去武功镇称作上县去,把去普集镇称作上站去。当时,杨陵因建有武功车站,武功农校,武功水校和武功农业科研中心而出名。普集镇则是武功县城的所在地,武功镇又是千年县城,闻名遐迩。使得好些来此上学的外地学生和外来出差人员在武功走了不少弯路。一些学生本来在杨陵下车,却错下到普集;一些人为买到普集烧鸡,竟然冤枉地从杨陵到武功镇,再到普集镇,搞了个三地一日游后,最终才买到了堪称一绝的普集烧鸡。现在,尽管杨陵从武功的行政版图上分离了出去,成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二十多年。但是,历史遗留下的宝贵财富,至今被两地的人们所传承着。

  而普集镇的前身则是普集街,两地因陇海铁路的诞生,才成了一对孪生兄弟。普集街在普集镇东南五公里处,这里是普集镇原址,因普集渭河渡口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才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年(1637)八月十四日,闯王李自成率军出山沿渭河东进,在普集渡口上岸,抢占武功县城数日,后被陕西巡抚孙传庭击败。民国35年(1946),解放军中原部队在李先念的领导下,翻秦岭,过渭河,经普集渡口歼敌百余人后,从柳林村北上淳化解放区。

  这个渡口在前16世纪就是商朝的青龙关,史书有“粮草诸物,囤积青龙”的记述。到了汉更始帝23年,当地的一些人们就在此以摆渡为生。因为他们心底和善,及时出船,从没有耽搁过两岸行人的时间,也从不勒索所有过往人员的财物,慢慢地人们就把青龙关改叫普济渡口了。随大业二年(605),此处又修普济渠,曾灌溉良田百倾。清顺治三年(1645),外省居民大量迁入,人们随河而居。以致武功下塬地区至今村落密集,人口密度皆为全省之最。清顺治九年(1651),普济渡口商品贸易非常活跃,山里山外人员往来十分频繁,并形成了很有规模的集市。加之,当地又有建于明代的城隍庙和文昌庙,传说科考升迁,一求百应。人们进香还愿不断,并亲切地称此地为普济街。雍正七年(1729),将街改镇—普济镇。乾隆十五年(1750)又更名普集镇。民国25年(1936),国民政府在武功县杨凌筹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当时在国民党中央政府任参议员的武功籍人士焦易堂,联系武功籍的在国民党中央任要职的王茂德、郭仰汾等人多方奔走周旋,四处筹措资金,终于使陇海铁路修筑工程艰难起动,铁路才从咸阳修至武功。并在武功境内建有东西两个火车站,一个就是建在杨陵的武功车站,一个就是今天的普集镇车站。当时,两个车站的铁路两边都临时住有,修铁路的民工和修建渭惠渠的民工。普集镇的好些商家为了多赚钱,纷纷从十里之外迁往人多且有发展前景的火车站,使原本只有一里多长的普集镇街道冷清了下来,而火车站集市规模初具雏形。车站建成后,国民党省政府主席邵力子遂将东火车站命名为普集镇车站,将西火车站命名为武功车站,并亲笔题写了站名。从此,普集镇和普集街各叫各的名,成为一字之差的两个地名。

  如今,地名异趣这一独特文化,给武告功增强了十分引人的魔力。使武功已经成为陕西发展最具特色的县区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