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玲文||土棚堡下话土棚

 文史艺苑 2022-03-24




土棚堡下话土棚

文/李玲文


偏郊远乡心系桑梓皆故事,微人末物直入情怀是文章。

                         ——题记

土棚堡作为军事要塞,建于明代。据《三关志》载:明嘉靖十九年(1540),(巡抚)都御史陈讲设军堡11座,北面有神池、大水口、利民,西北有黄花岭、土棚、严备镇、义井等。边墙起于王野梁至狗儿涧,东西凡29里。土棚堡赫然在列,经14年经营规模达于最大。据清代光绪版《神池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土棚堡(拥有)官厅二所,营房六十间,仓廒一百二十、草场一、壕堑一、城门二。炮火西传刘海庄小辛庄,北传严备镇堡,南传土棚墩、义井墩。

土棚堡是明朝内长城防线上的重要环节,虽已经历四百八十余年长河般岁月的洗礼,然至今犹存。堡寨保存基本完好,四面堡墙高耸,夯土筑就,其东南西三面下临沟涧地势险要,仅在东北角留有一门,由沟底迂回而上,易守难攻。距堡寨西北方向500多米处尚存堡墙若干,东西走向,墙基宽厚结实,但墙体破损严重,断断续续,然而在残缺不全中,杂草丛生间并不能湮没其往日的雄壮身姿。

堡南2公里外的土棚烽火台仍然矗立于朱家川东湖盆地西南边缘的台墩山上,山势险峻,烽台高耸,自然成为东土棚村乃至周边村落的地标 ,为此过去还在烽台顶部曾经树立过一个为飞机导航的三脚木制支架。

土棚古堡,外围堡墙,烽火台墩,还有随之而来的地名,诸如村西的堡里、西门外,村东的教场、马道巷子、演武天梁等共同承载起东土棚村古朴厚重的历史底蕴。

明朝建立后,经洪武、永乐两朝大举挞伐,蒙古贵族势力衰微,退出长城之外回归了草原,但仍然心有不甘蠢蠢欲动,时时窥视内陆掳掠人口财物,甚至梦想再次入主中原,重温昔日大元帝国之荣耀。给明王朝国防事业和长城沿线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践行天子守国门的宏伟战略,长城作为一项国防重点工程自秦汉以来,再次提到国家民族议事日程的高度。慷慨雄壮的《出塞》之曲再次在人们耳畔唱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代土棚堡经历的战争,据《山西通志》记载有: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入寇至土棚堡,副总兵李瑾与战于刘海庄,不利,乃与游兵合营而进,俺答遁走。

一代又一代的“飞将军”们保家卫国汗湿征袍,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其辉煌事迹以及不朽精神让后辈儿孙永远铭记怀念。

明代都御使何乔新巡视山西边防夜宿土棚堡,曾著有诗云:

    北出长城小径斜,崇墉数仞缈平沙。

    萧萧麦陇边氓业,寂寂柴扉戍卒家。

    石涧幽泉晨饮鹿,营门残柳昼啼鸦。

    夕阳暂向邮亭宿,笳鼓声沉士不哗。

土棚堡守边将士长期驻防于此,军用物资及生活物资的需求刺激了当地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周边人烟渐行稠密,以土棚堡为中心渐渐形成两个村落,堡东称东寨,堡西称西寨。堡是军堡,寨为民寨。军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和平安定的环境;人民戮力百业,保障军需供给,拥军参军,军民一体和谐共存。

清朝年间,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长城一线悉为内陆,烽烟平息,百姓安乐,土棚堡军事使命终结,驻军撤退。但人民生活仍然继续,东西二寨不但未见萧条,反而因和平形势得以进一步发展,并借用土棚堡名号来提升自己地位,分别更名为东土棚、西土棚。直到今天两村居民仍习惯互称邻村为东寨、西寨。东土棚村土地平旷,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居民更多些。

从神池县龙泉镇崞水路西行至西口子村西,转西长线(西口子——长畛乡镇公路)出东湖村西北而行,穿呼北高速公路大桥,再穿灵河高速公路大桥,下西长县转西,沿灵河高速公路路基下的一条乡村水泥硬化路一直前行,跨过朱家川(东沟)大桥,便到了东土棚村第一站地——庙台。因旧时在北边桥沟畔有一座孤魂庙,而得名。日军侵华时破坏殆尽,仅留一块较高的方形台基,直到现在村里人去世,仍要来此招魂叫夜。沿庙台路向前下坡入沟继续西行,便通往西土棚、义井。

东土棚村西北背靠后梁,朱家川两条支流环绕,桥沟自北折东,南沟由西向东,两水于下庙台东沟大桥附近汇入朱家川大河,合称东沟。当然此二沟如同神池母亲河朱家川一样都是季节河,一年当中除大雨天外多数时候干涸无水。

自东土棚村当街(村中心)东行,过桥沟小桥起坡后,是旧时通向县城的东西大道,俗称马道巷子,路南地名教场,地甚平坦宽阔,隔桥沟西与庙台相望。路北是一部缓缓起伏的漫梁,人称演武天梁。此三者是土棚堡在战争岁月时留下的特定地名,马道巷子西通军人驻地土棚堡,东接出操练兵教军场和军事演习场所演武天梁,浑然一体,尽得山川地利之便。

村后西北而行是与演武天梁一沟(桥沟)相隔的后梁,后梁之上供奉有专司冰雹之神——白雨大仙的白雨庙。过去每年农历六月间,村里人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领牲”祭祀仪式,向白雨大仙诉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文革期间被拆毁,联产承包以来人们在原址上又建起一座堪称迷你版的小庙以寄旧情。

其实,这后梁以及沿此西北直到石洼长梁等村一带正是我县境内的一条冰雹移动路径,据《神池县志》记载:这条冰雹路径,从八角镇北庄子、流海庄一带生成发展,到大严备加强后,经银洞窊,穿余庄子、靳庄子到东湖和南辛庄交界处减弱,东南移至太平庄一带消失。有的年份杨家坡、沙沟子也要受其袭击。东西土棚村正好处于这条线上,是银洞窊村和余庄子两村的连接点。

这里也是东土棚村的雨带风带。人常言:东风刮阴,西风下。夏秋季节时,自东而来饱含水分的云团随着东风滚滚漫涌上几天后,风向一转,湿热空气被西风裹挟经石洼长梁高地抬升变冷,从而形成降雨,沿石洼梁——后梁一线东来,润泽全村所有土地,极端时则形成冰雹。

热月天里,在地里干活的人们每当看到雨带自石洼梁生成,挟风带雾、电闪雷鸣自西向东际天而来,就知道暴风骤雨必至,东土棚地域内无论哪块地里干活的人家,都必须马上停下手中的活儿,呼男唤女、驱牛赶马、套车载物,匆匆返家。地路较近行动迅速的也许能幸运躲过风雨侵袭,安然抵家;路程较远手迟脚慢的也许半途就被淋成了落汤鸡,人畜一行拖泥带水蹒跚而行好不凄惨。

最理想的状况是,风雨在下地之前回家之后而来,任它下个痛快淋漓。整日价吃苦受累的庄稼人也可乘机过个难得的公休:睡个懒觉、整修农具、做些针线、洗涮衣物,做顿好饭犒劳自己。伴着淅淅沥沥的阴雨农家人温馨惬意十足。

如果雨带自小寨沟五连山附近生成,纵然黑云翻墨电闪雷鸣声势无比猛烈往往也是向东而去,即便西来也给本村带不来多少降雨,一般刚到东土棚地界就变作零星小雨,人们披好雨具可以继续干活丝毫不受干扰,正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所云: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满满的诗情画意。

起风起沙往往也源自这后梁,因此农业集体化时,村干部带领村民在这后梁白雨庙一带种下一千多亩柠条,用来防风固沙,一直惠及今天。风沙孽龙果真被锁住,赢得风和日丽山清水秀乾坤朗朗。

村西沿后梁顺势而下可直抵南沟,这儿依梁据沟地势险要,建有土棚堡,局部堡墙、堡寨仍在,地名堡里、西门外仍存。堡寨下北边,旧时曾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帝庙,俗称老爷庙。正殿三间,东西各有厢房,南边是戏台,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香火颇盛,善男信女们来此烧香拜祭寄托降魔克灾的美好愿望。

1950初村民将其改造为学校,首任教师为当时神池名师贾文魁,在东土棚连续任教五年,为东土棚村培养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有文化群体近百人,如:五寨县劳动局局长宫成义、神池县农机局副局长李震寰、小学教师马志荣、王建业,东土棚村老支书王进善等。

1954年3月设立东土棚乡,关帝庙成为乡镇府所在地,学校迁到土棚堡内新建的四间房内。土棚乡管辖大、小赵庄,东、西土棚,南、后窑子,余、靳庄子,石洼、银洞洼等11个村庄。乡党委书记兼乡长赵志国,副乡长韩旺、马老虎。

1956年6月撤乡并社,土棚乡所辖村庄并入义井公社、东湖公社,关帝庙从此变成东土棚村(永兴农业社)的大队办公室,再后来关帝庙拆掉挪做他用。据留在原址附近的一块功德碑刻石记载:最后一次修缮是在清朝咸丰年间。

近几年村里人在原址上又建起一座缩小版的关帝庙,形制为青砖琉璃瓦房一小间,坐西朝东,里边关老爷、关平、周仓塑像虽然略小些,但也神采奕奕生动逼真。

堡寨东墙之下的窑沟里有著名的东土棚泉,涌水量为7.37公升/秒,在周边干旱的十里八乡中,显得格外珍贵,缺水的季节里,邻村人畜也来此泉取水饮用。

东土棚村民仰仗此泉源源不断的供给,分外自豪,曾编顺口溜自夸:东土棚喝泉水,生了个娃娃没前腿(并有解释,人当然没有前腿啦);别的村喝坝水,生了个娃娃没大腿。一年四季里家家户户水缸里满满是清凉甘甜的泉水,吃用不愁。也正是这个因素东土棚成为远近闻名的好村庄,十里八乡的姑娘纷纷以嫁入此村为荣,青年小伙受惠于这一泉清水,娶妻成家无忧。如今家家自来水入户,饮用泉水已经成为历史。劳苦功高的东土棚泉孓然一身坚守窑沟,虽无人问津仍有清流汩汩以待伊人;纵尝遍炎凉依旧恬淡自然宠辱不惊。

自庙台沿大路西行,下村里旧学校坡,折南跨过南沟小桥,是通向了余庄子长城梁方向的大路。地理上这儿是朱家川东湖盆地的西部边缘。

路东是平川,自北往南地名分别是庄窝、沙圪垯。

这庄窝曾是个古村落所在地,隔着南沟与现今村落相望。田间地头圪棱沿畔,随处可见残砖断瓦,破碗碎罐,处处显示先辈们生活过的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干农活隙间,不时还能从地里捡起一些古代钱币,据辨识,有开元通宝(唐高祖年间)、乾元通宝(唐肃宗年间)、淳化通宝、至道通宝(宋太宗年间)、咸平元宝、祥符通宝(宋真宗年间)、元丰通宝(宋神宗年间)、崇宁重宝、政和通宝(宋徽宗年间),大定通宝(金世宗年间)等,再往后的钱币很少见到。时间从唐初(621年)一直延续到金中期(1161年),有540余年。如果在民间历朝历代的钱币可以通用的话,据此可以粗略考证:此村落的存在时间应在唐朝--五代十国--辽金朝之间。毁于蒙古灭金的战乱中,村落毁坏人口流亡沦为废墟,如今却成良田,立此凭吊,令人唏嘘不已。

正如《西游记》中歌云:五百年,沧海桑田,顽石也长满青苔……

元朝时在神池设立屯田开耕总管府,留下了“西海子”这一特有地名,屯田范围肯定会延伸到东土棚一带,因为这里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是农耕作业最好的选择,惜乎找不相关证明材料。

明朝时,土棚堡以及东寨等军堡聚落兴起则选择了依梁据险地理位置更佳的后梁之南南沟之北的咸阳之地——东土棚村。

路西,村西南之地是称作寨子坡的广袤漫梁,梁顶有突兀高耸的小青山,稍转东与小青山相连的是土棚烽火台墩所在的台墩山,此山更为高大挺拔危然屹立,受其阻挡,千里蜿蜒的朱家川在山脚由南转西,奔黄河滔滔而去。

纵览整个神池境内陆理形势,洪涛山——县川河谷地——朱家山——朱家川盆地/谷地——管涔山,自北向南呈现三山夹两川东高西低。而东土棚村则另有独特:西高东低,其西其北丘陵坡梁呈半圆环抱,阻风滞雨,有凭有靠;其东其南一马所至平川无垠,上风上水,无遮无挡。

堪叹先人立村选址何其睿智,眼光何其独到。

赞曰:山川形胜,风雨润之;祖辈居之,福泽绵长!

然而,村民日常生活才是一个村庄的灵魂。

东土棚村人口最多时有200余户,达8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新时期城镇化大潮中,由于外出上学、参加工作、异地搬迁等因素,人口略有减少,但现今村中注册人口仍有500多。

探寻村庄史上原始住户,老人们传言为:刘李二姓,谷马两家。此四姓人家村中现今仍在,他姓人家渐渐从不同地方搬迁而来,如高姓来自八角镇狮子坪村,郭姓迁自八角镇细岭村,王姓来自宁武县阳方口镇东山胭脂村和偏关县窑头村,下街李家迁自宁武县涔山乡大沟村,还有西土棚韩姓永祥山吴姓闻家堡闻姓烈堡后红梁聂姓以及康姓宫姓等等。汇入后形成东土棚村这个多元大家庭,祖辈几代人在这里聚族而居,晨兴夜寐,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村落布局旧有格局基本是:沟道人家——大户人家——小户人家。

沟道人家多分布在村西土棚堡下东土棚泉后的窑沟,村东的桥沟,南沟里也有少量居住。这些人家多较为贫穷,无力起房盖屋,在这些土脉较硬的沟道里,选好一处背风向阳,温暖干燥的土崖面,凭着一身与生俱来的力气挖上几孔土窑洞,作为栖身之所,倒也冬暖夏凉、风雨无侵,一家老少居之,其乐也融融。沟道里边人烟肆市、毗邻而居,鸡犬相闻、男女互答,别有一番生活气息。

有能力能增添土地广置房产的大户人家,主要是南巷(hang)廊康家、北巷(hang)廊宫家、下街李家。这几户人家人口众多,四世同堂,院落几进,格局基本相同:后院正房高大气派,屋顶兽头精瓦、出檐猫头滴水、墙体青砖遍裹,门窗精雕细刻。东西房用作库房、厨房、储物间,前几院一般是草料房、畜圈 、长工房以及其他房舍等。

这几户中起家最早,称得上富户的是南巷廊康家,户主康毛娃当家时,整个南巷廊两边房产都是康家的,占据了一整条乡村街道。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东土棚突围战”(1945年7月3日)就是在这南巷廊康家大院打响的。

据《神池文史资料之四——见证烽火》记载:1945年7月2日晚上,郝保泰(老英雄)所在的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独立团独立营2连住宿东土棚村,1排3班住宿在本村房舍较多的康毛娃大院中。因被汉奸告密,第二天拂晓,驻义井日伪军近百人将我2连及县地方武装4大队的一个侦查班军包围,敌人在南沟畔架起一挺机枪,向康毛娃大院疯狂扫射。连长王书堂、排长李枝荣、3班班长闫二玉豆(下花园人)带领部队愤怒还击,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突破重重包围冲出了康家大院。敌人仍不善罢甘休,围追不舍,欲置我2连于死地。在东土棚村东桥沟,小井沟村朱四、九仁村赵四、小严备村郭四等三个战斗经验丰富的“四小子”迅速抢占有利地形,用三挺机枪射出猛烈的火力成功挡住敌人的追兵,枪声响彻云宵,在他们的掩护下,大部队顺利撤退,安全转移到姜家咀、段笏咀一带。

烈士们的鲜血浸润了这片沃土,他们有——3班的高庆、武士白、张艮祥,侦查班战士邢密桂、赵艮厚、聂福等,3班副班长烈堡人刘二在战斗中不幸被俘,押入义井镇后不屈就义。

桥沟战斗的故事至今在东土棚村老一辈人中仍在传闻。烈士们的英名将永垂不朽,他们为国为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土棚人民。

康家大院的创始人康毛娃及其家族墓地在村北后洼至今仍在,石碹墓葬坟冢高隆随地势座南向北背坡面川,坟茔前石碑古朴高大,据碑文记录其父子为清朝道光、光绪年间之人。

康家家境稍有衰落之后,继之而起的是北巷廊宫家、下街李家,据说宫李两家的土地多购自康家,论经济实力在东土棚村渐能与康家平分秋色:宫家房产几乎独占北巷廊半条街道,李家拥有土地多达两犋牛(约600亩)。为此当时村下曾有“宫三宫四[宫耀堂]李帅祥(富有人家),范三范四二根长(优秀长工)”的俗语。宫李两家荣耀一时,儿女娶娉结亲,相与的基本都是各村的大户人家。

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打破了这类贫富不均现象,东土棚村康家、宫家、下街李家由于占有土地较多,而且曾雇佣过长工、短工(帮月),产生剥削行为,均被定为地主成分。依照《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其土地、耕畜、多余的粮食及其多余的房屋,收归国有,然后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本村以及邻村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当然也给这类地主人家留有一份,使其不至于挨饿受冻,自食其力,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今天康家宫家李家的部分后人仍然居住在祖居这一带,只不过杂居了不少他姓人家而已。

这成分问题的确也困扰了这几户人家几代人,尤其是“文革”中,他们做人做事谨小慎微,内敛低调,进出畏畏缩缩,说话唯唯诺诺,唯恐稍有不慎招来横祸,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饶是如此,仍有诸多不如意:子女不能推荐上学、不能参军招工转户、村里给老年人的补贴不能领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一切步入正规,成分问题最终画上句号成为过眼云烟。昔日地主成分也罢,贫下中农成分也罢其实都是人民政权下的国家主人,如今他们及其子女后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主体建设者参与者。

至于村里其他居住区域,诸如:白庙、后梁高家庄、后街李家、东圪垯一带当年都是一般小户人家和迁移而来人家居所。一家一户独院独落,泥墙小屋比邻而居,经济条件较一般,在村里影响也较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东土棚人家无论祖上如何,先前怎样,现在户户翻身家家致富。手中有钱的村民硬气十足豪气干云,家家修墙整院户户起房建屋,有的推到旧居原址重建,有的选好地基另辟新居,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里砖厂生意火爆,供不应求。这样,东土棚村的居住区域就更为扩大。新开辟的区域有,原村大队院、牲畜饲养院、大队库房区、苗圃园区,村东的庙台等。

村中心区域没有改变,仍然在旧戏台一带,但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却使这里变化日新月异,无比先进:整个街中心全部硬化,开辟为村民休闲娱乐健身的活动广场;街心正面的旧日供销社由村委从个人手中购回新修为村民文化活动室;街南久经岁月日渐沧桑的老戏台维修改造工程也已提上日程,富有朝气亲民接地气的村委班子已经拟定详实计划,向上级部门递交了申请,等待批复择日动工。

岁月长河流淌不息,古木逢春欣逢盛世。

正可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

东土棚作为县境内的一个较大村庄,民风是淳朴厚道的。

村大队以及后来的村委领导、村中德高望众的老人往往能掌控村风,主持公道正义,故而打架、赌博、偷盗、色情等不良现象少之又少。而优良村风的形成又贵在引领,过去农闲时节,村委引领倡导,村里道情班老艺人自发组织登台唱戏,戏台、演员、戏服、乐器都是现成,足可自娱自乐。戏台上红男绿女演员们倾力演出、一展身手;老少观众们集聚台下身心俱乐、如醉如痴。虽然演员就是知根知底的邻里邻居,戏服也颇为陈旧,个别演员仓促间会忘了唱词,所演剧情经多次观看早已耳熟能详,但都能被包容并不会冲淡大家看戏的热情。这些上演的传统剧目有《愣小子打碗罐》《卷席筒》《方四姐》《泥窑》《牧羊圈》《三滴血》《韩湘子》等,剧中才子佳人、乡民村妇忠孝悌让、互敬互信、仁而有序、重义轻利等中华文明传统价值观既表现在戏台上,也深深扎根在广大村民心中,潜移默化中达到宣扬教化,净化心灵的作用。

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村里更是红火热闹。

大家晚上唱大戏,白天混秧歌。秧歌队成员就是道情班演员,穿起戏服,画好妆容,扮就各种角色,把道情班子中武场中的锣鼓大镲敲打起来,就挨家逐户上门送秧歌送起新春祝福来了。都是自家乡里乡亲,按约定俗成不收现金,其它多少有点心意即可。演员们一通群情激昂的成套动作舞罢,数声爆竹响过,主家们接受过祝福满心欢喜眉开眼笑,纷纷拿出过年时节准备下的好吃好喝犒劳这些诚意满满的艺术家:你家一瓶烧酒、几盒香烟,我家一块烧猪肉、几方油炦豆腐,他家几片冻粉条子、几碗糕面,其他诸如麻花油食子、包子酥鸡肉、馒头肉丸子等等不一而同,总之心意同样满满。

到了中午晚上,几经表演劳累不堪的演员们,回到村民活动室,脱掉演出服,洗净妆容,大伙儿喝水休息的功夫,集中起来的食材已由几位心灵手巧干净利落的媳妇们加工至熟。女人们一桌团团而坐热热络络,相互招呼相互关照,斟水递菜吃吃喝喝,彼此调侃笑语盈盈;男人们一圈勾肩搭背亲亲热热,划拳猜令大吹大擂,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平日里不善饮酒者也要喝上几杯,善饮者更是尽兴方休。

淳朴民风民情尽显无遗!

说起神池道情,东土棚子弟班可是名声卓著。所谓子弟班是指由同村艺人组成,季节性活动的业余班社。东土棚道情子弟班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形成,民国二十二年(1932)达到最盛。

清光绪年间,东土棚村先请大磨沟石六十八为师,继而聘大磨沟班陈才人点拨,演员们刻苦学艺3年,成为阵容整齐的班社,于搭班演出的同时,该班社的艺人亦于众多村庄授业传艺,对神池道情达到发展和流传做出了较大的供献。

这些老艺人主要有:

马五,净,光绪6年(1880)——1959年,授业于本县东土棚、杨家坡、丁家梁、段笏嘴、岢岚县黄土坡、宁武县春景洼、朔县勒马沟。

李宾,花旦,光绪9年(1883)——1960年,授业于宁武县黄土坡。

马六十五,老旦,光绪9年(1883)——1960年。

康健,须生,光绪9年(1983)——1959年,授业于本县东土棚、六家河、九仁村、山口、大严备、小严备、小井沟、姜家嘴。

施六十四,小生,光绪11年(1885)——民国17年(1928),授业于本县长畛、青羊渠、苍耳洼、九姑、烈堡、解家岭、朔县东洼。

李二考四,花旦,光绪11年(1885)——民国17年(1928)。

刘玉仁,丑,光绪12年(1886)年——民国25年(1936),授业于东土棚、碾樔沟、塘涧、三山、大严备、、五寨青羊林、崞县神山堡、宁武县张家崖。

马增,小生,民国元年(1912),授业于本县大严备、朔县勒马沟。

其中,马五、康健、刘玉仁成就最大。马五大胆改革唱腔,使之既适应净角要求,又保持道情风格。

“文革”结束后,文化解禁。东土棚道情班摆脱了昔日样板戏的禁锢,传统剧目又开始上演,记忆中的老艺人:武场有宫二元、王富财、宫科小等,文场有马九、马润、马元(都系马五马增后人)、刘希文等,演员有宫志恒、李堂喜、高成忠(大来明)、康义、孙四小(四郎郎)、刘五莲花、池玉白、张二福生、闫明、刘梅女、谷拴娥等。大衣箱(演员服装专职管理人员)康四红眼。农闲时节,良辰佳节稍事准备就能在本村上演,进而受邀出村出县演出。

联产承包以来,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力度空前,农村文化政策更加科学灵活,东土棚村委对道情戏班也实行招标承包。老艺人们热情高涨积极响应,最终由胆识超人富有组织领导才能的高成忠个人完成了对戏班的承包经营,自负盈亏。接下来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戏班的投入,卖粮卖牛卖羊,取款借款贷款,甚至把女婿给女儿的彩礼都投入其中:购置戏服、乐器、添置戏箱等,还高价聘请义井文化站站长宫文和小山儿村老艺人高二仁为师,在本村原有老艺人基础上,加大力度培育新人、培练新戏。这类新戏有《烙碗记》《花烛恨》《刘全进瓜》《打经堂》等。

培练新戏多利用冬上农闲时节,那时村里电视机不普及,人们娱乐消遣方式有限,晚上村里大人娃娃们都热衷来参观欣赏。

培练场所设在原集体化时宽敞的库房,在4间大小的通间正房里,西北角盘一铺大火炕,老艺人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观摩指点以备顾问;库房青砖漫地,中间烧一大火炉,文武场师傅在火炉一边伴奏,教戏师傅带领学员们在火炉另一边仔细打磨锤炼功夫。师傅们要求严格,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随时叫停,打断鼓板声后予以细致指点,亲自下场示范,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需达到规范才算过关。遇到个别悟性较差的学员,多次点拨仍不得要领时,师傅们内心不免有些焦躁,这时会毫不留情声色俱厉训斥一通,学员们吓坏了,头脸低垂面红耳赤,大气也不敢出,懊悔自己愚笨迟钝惹师傅生气。看到这些后师傅们心情平静下来自我反省----毫无根基的村娃娃学戏哪能一蹴而就呢。换上笑脸温言相慰,学员们心情放松后,反倒学得更有效了。

由于东土棚村有浓厚的道情氛围,所以家人们也非常重视,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把师傅们盛情邀请到家里好茶好饭款待,希望得到师傅们的精心教授。

这些学员有,高成鹏(五圆明)、高呈香、毕新生、王镇、张桂英、张福平、李虎牛、康秀清、吴四文、李玉文、屈二福、李成小等。其中较有成就的是高成鹏、高呈香、毕新生。

高成鹏,须生,深谙道情须生精髓,唱腔宏厚质朴,吐字清晰纯正,擅长真假声互用,实词重唱虚词轻唱,婉转多变,富于弹性。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乡村戏曲舞台上,参加各种小戏曲班社赴各地演出,并负责指导青年后辈。其对道情艺术的喜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村里有人家做白事宴的时候,哪怕是农忙季节,只要听闻八音会班子鼓乐声响起,放下饭碗,不顾劳累就会跑去欣赏,甚至参与进去唱上几段,一过戏瘾。

农闲时节,参演归来,偶遇询问,甚是骄傲:茶饭不赖,挣个零花(钱),关键是唱了个痛快!

一介农民,由于有这门才艺,生活得甚是舒眉展眼、滋润自得。

高呈香,小旦/青衣,班主高成忠的次女,是戏班的台柱子,演戏声情并茂能深入角色,造型优美,形象感人,演得惟妙惟肖,激情高涨,深得观众喜爱,一次演出甚至被他村戏迷认做记闺女,一时传为佳话。

毕新生,丑角(三花脸),善于把握人物内心世界,挖掘出人物内在感情,表演滑稽诙谐,唱念做打浑然一体,把丑角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拍案叫绝。孩子们更是他的忠实拥趸,看戏时情难自禁流连忘返,玩耍时也会装腔作势亦步亦趋。由于其卓有成就,后受团长刘汉杰(须生演员)邀请,参加了义井中路梆子晋剧团,演艺水平进一步提高。因戏结缘,和平遥籍谭姓演员成婚,现定居平遥。

其他演员虽然成就不大,但对道情的喜爱程度同样热烈,在党和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旗的号召下,积极响应并行动起来,发展兴趣爱好,活跃乡村文化。腊月里正月里等农闲时节,他们做完手头活计,喂饱圈中牛羊,相约来到村里文化活动室,板鼓一响,锣鼓齐鸣,丝竹悠扬,美妙的道情就唱起来了。男男女女吹拉弹唱各显其能,自得其乐,没人打扑克打麻将谋人钱财;无人谝闲话散谣言制造邻里纠纷。李虎牛、康秀清由于系统学过戏也算科班出身,是这些人中的姣姣者,唱功更胜一筹,颇能引领风尚。

现在更多了快手、抖音等平台,村里人还可以在这高科技多媒体领域里一展身手,娱乐自己,吸纳粉丝。同时可以欣赏学习到更高的戏剧艺术,升级自己能力,提升演唱水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东土棚作为人口较多的村庄,从古至今,其包容性之强是一脉相承的。过去是这样的,现在仍然如此,联产承包以来,又有许多人家自他村搬来,都得到妥善安置,村委领导给划定宅基地、分拨承包土地;邻里邻居倾心交往接纳,从不会担心遭受排挤歧视。搬迁户们很快就能融入东土棚村大家庭中,怡然自得、安居乐业。

从本村里走出的儿女,工农商学兵方面各有建树,为党和国家革命事业以及祖国现代化建设在各行各业中做出了或正做着他们的贡献。

战争年代,东土棚村为革命胜利献出生命的烈士有:

王守义,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战士,牺牲于1944年河北省某次战斗。

谷秀山,晋绥军区第二分军区神五支队战士,1945年神池某次战斗牺牲。

康四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十四旅战士,1948年9月太原风台梁战斗中牺牲。

李有胜,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炮兵团战士,1949年6月牺牲于陕西省扶眉战斗中。

新疆农垦宫玉桓,转业后定居新疆库尔勒。

和平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村里走出人才就更多了。

行政部门有忻州市药检局局长王谦、忻州市环保局局长王勇、五寨县劳动局局长宫成义、宁武县县委办副主任闫永铎、神池县宗教旅游局长王军、神池县科技局局长王锟、神池县县委办吴吉祥。

教育部门有老教师王建华、马志云、宫文耀、谷保和、李鑫,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梅华,大同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宫文华,忻州一中音乐教师池永江、忻州六中校长马俊生,忻州实验中学教师吴俊娥,五寨胡会中学校长刘文英,神池一中教师李丕文、李耀明,神池三中教师王锋、韩志明、李玲文,东关小学教师范志涛,义井中学副校长宫成翔。

国企行业有省电建五公司马满红、同煤集团郭永强。

医疗系统有太原市中心医院李彩琴、神池县医院李巧珍、已退休义井镇人民医院副院长高成恕。

忻州市电视台李耀斌

朔州市神头电厂张逸民

五寨县文化局局长宫华

静乐县公安局派出所所长刘文军

县农机局副局长李振寰

县煤销公司庄儿上煤站副站长梅昇

县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康俊

县水利局王五仁、梅斌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闫永峰

县邮政公司韩二虎

县交警队大队长李淼

管涔林业局森林警察王全书

原县电影公司宫文兴

原县食品公司郭丕生

原南关幼儿园园长宫彩琴

县交通局的高成贵、王志国。

县街道办居委会王美花

县自来水公司办公室主任池书峰

县文化局道情表演艺术家韩桂花

至于80后、90后、00后一代人陆续升入大学、考上研究生、考上公务员者奔赴各地参加工作的更是数不胜数。

东土棚儿女们带着父老乡党们的殷切希望与谆谆教导奔赴四方,建设祖国,荣耀桑梓。

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也得到提高,本村出现了两个百岁老人——高五女夫妇,高五女(1916——2018),享年101岁。老伴李桂香(1918——2020),亦享年101岁。现今虽然都已经去世,但论长寿程度在东土棚村已经创下了记录。

此两位老寿星伉俪,儿子七人,没有女儿,过去时代吞糠咽菜含辛茹苦尝遍艰辛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并一一为其娶妻成家,让其自力更生分家另过。自己年岁虽大却独立自主自种自收,决不依赖拖累儿女。探寻其长寿秘诀,似乎却没有什么神秘,普通农村老人,生活条件一般,如果说要有的话,那就是:不嗜烟酒、作息规律、生活俭朴、心态坦然、性格随和、热爱劳动。直到八十开外,仍然亲自下地劳动,家中饲养猪羊,喂猪时食盆太重,老俩口就共抬着去完成,年终宰猪时还一定要给每个儿子家都送一块肉过去,舐犊之情让人泪目——可怜天下父母心。

老夫妻俩,孩子众多辛苦操劳一生,相濡以沫共克时艰,晚年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在东土棚村这个平凡的村庄里,得享如此高寿,实属难能可贵!

每个村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奇故事,彰显着自身的魅力与不平凡,一代又一代农村儿女在这里生息繁衍,走向四方。

不忘昨往,生命犹如大树之有据有根,根深方能枝繁叶茂;

珍视过去,人生好似长河之溯本浚源,源远才得万古流长。

魂牵梦萦,依恋故土,因家乡水土养育了我们 ;

心怀感恩,情系桑梓,是土棚父老成就了我们......

侯玉文主任评论:

考古堡、写村史,如玲文者,甚好!有考究,有实证,有研判,有定论,有人物,有事件,有故事,有情节,古今穿插,情景交融,人文地理,无所不包;风俗民情,尽在笔下。不虚构,不胡诌,不夸大,不妄议,做真实之记录,不作无病之呻吟。平实之中,足见功力;挥洒之间,尽显乡情。可读性强,可信度高,如此美文,堪作范例!

葛俊武局长评论:

李玲文好!

《土棚堡下话土棚》大作欣赏,文笔流畅,考证多多。我曾两次去过该堡该村,一次是1963年我在五寨师范27班读书时,由数学张老师带队,我们有十来个学生,去该村实习,担任老师,那时学校就建于堡内,有房子十间左右,当时上学的学生并不认识,我们轮流讲课,在老乡家吃配饭,小住半月后返校。第二次是2019年和杨晋明、贾建功、朱平等去该村该堡该庙摄影撰文,准备为《神池从这里走来》收集资料。

我曾为该村写过三篇杂文。

第一篇是在该村实习时吃配饭的故事,该村尊师重教,老乡给我们吃最好的饭,记的我和同学王星亮在一老乡家吃早饭,稀饭各和饭,主食羊油炒块垒,王同学不吃荤,这下给他出了个难题,吃吧难受,不吃?又怕犯群众纪律,当时报道过四川的一位外地老师怕犯群众纪律硬着头皮吃耗子肉。返校后我写了一篇作文《半碗羊油炒块垒》表扬王同学尊守群众纪律的故事,作为范文,发表于校办黑板报上,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从此,我更加热爱文学。

第二篇是釆访了93岁的老革命郝保泰,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东土棚的一次突围战,见神池文史资料之四《见证烽火》《耄耋老人话抗日.东土棚战斗》战斗之激烈,牺牲烈士的悲壮,朱四等三个四小子用三挺机枪掩护部部辙退的枪声响彻云霄。

第三篇是四川阿坝师范学院教授(宁武人)董常保赠送我一本《三关志》看到土棚堡考下附有明都御史何乔新诗“夜宿土棚有感”,写了一篇诗文欣赏《古人笔下看神池》见神池小报。

真是看似一个平凡的村庄,苍桑的古堡,却尘封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安守银部长评论:

@李玲文13994106861 后生可畏。

@李玲文13994106861   追古抚今漫话土堋堡,精言妙语抒写桑梓情。

韩业老师评论:

@李玲文13994106861 老师:我走过的街道、住过的村庄,还有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李玲文13994106861 老师:拜读过你的多篇文章,既有历史考证,又有时代变迁,写得很好。

高富国主任评论:

@李玲文13994106861 题记就很出彩,文章更显功力。

郝守华老师评论:

@李玲文13994106861 东土棚从古至今,人杰地灵。写好了。

肖巍局长评论:

@李玲文13994106861 李老师,希望文章成为《桑梓情怀》后续系列丛书的首发,敬请保护好稿源。

田旺局长评论:

@李玲文13994106861 结尾语画龙点睛!三中藏龙卧虎!

张斌老师评论:

李老师,对土棚古堡进行深入挖掘,写好了。

作者简介

玲文,神池三中历史教师,教历史爱历史,喜欢研究历史,立足于教出有鲜活生命的历史。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神池明代古堡之土棚堡

李玲文||桥沟往事

李玲文||大榆树下的童年

李玲文||追忆奶奶——郭氏闰艮

李玲文||初涉求学路——我的幼儿班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