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诗云:华夏上古细端详,一个帝王三个皇。有巢燧人实难考,伏羲黄帝亦难当。 大儿玄嚣生嬌极,嬌极又生帝喾王。小儿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禹舜王。 帝喾生弃契挚尧,殷周二氏出唐商。唐尧虞舜东西立,中间鲧禹治水忙。 鲧窃息壤九年败,禹凿伊阙万古长。契开砥石先放水,舜受契启后封商。 喾杀颛顼舜逐汤,三星石峁埋夏堂。夏启三分禹契舜,商有三王挚尧汤。 水患方除颛顼死,囚尧塞丹舜登堂。汤战鸣条舜西走,三星石峁又兴商。 巧篡山海殷前事,精造尧舜禹禅让。上古唐虞夏并立,殷商周弃演兴亡。 前言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第四季冰川融化,全球变暖,北温带气候发生异变:海水上涨,雪山融化,洪水肆虐…余姚河姆渡良渚氏族,因海侵被迫四迁,其中西迁族人形成颛顼先族,北迁形成少昊先族,南迁形成勾越先族…如图所示: ![]() ![]() ![]() 夏代缘起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岷山古汶川地震,造成岷江上游古都江堰(天池)洪水下泄,威胁广汉成都平原安全,迫使颛顼(杜宇)先族又东迁黄河中下游,与少昊族人会于山东大汶口,建都僕阳帝丘,联合组建夏启联盟,史称夷(易)夏联盟,如图所示: ![]() 执行轮流治水禅让制,这便是赫赫有名的“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的夏启制!也是夏朝建立的根本标志,时间约为公元前1800年左右 。 夏启联盟公元前1800~1700年间,黄河中上游雪水泛滥伊洛盆地,造成黄淮下游河道多次改道而造成旱涝交替,少昊与颛顼两族交替执行启制治水,经鲧禹契三代司空夏启努力实现了伊洛济三川并流入荷泽(荥泽)和东海后,逐渐控制了黄河水患,两族渐次形成四大启族,俗称四岳,如图所示: ![]() 四岳有:一,有易氏(河北易水)司马皋陶;二,娇极子(河南安阳殷墟)司辛帝喾;三,共工伯鲧(河南王城岗)司空夏禹(二里头);四,穷蝉后人(山西运城东下冯)司母虞舜…如图所示: ![]() 四族人合铸青铜启木即三星堆青铜神树(扶桑树),轮流执政,形成十天干制,共九司一王,如图所示: ![]() 并成形妇好启制,如图所示: ![]() 妇好墓共出土九司铭文为:司日颛顼,司马皋陶,司辛帝喾,司易帝尧,司母虞舜,司空夏禹,司徒商契,后稷周弃,后马伯益…如图所示: ![]() 九司表(妇好墓) 及四岳凤木:东方析木/西方若木/北方启木/南方禹木,如图所示: ![]() 目前三星堆共出土凤木四棵,如图所示: ![]() ![]() ![]() ![]() 上古第一大案《山海经》“有易杀王亥”的真相!约公元前1750年,颛顼因治水有功,被少昊受为水政司空,经称共工,甲骨文称高祖王亥,民间称大司空,史称高阳氏,即第一代夏启,封于僕阳西水坡帝丘…史称斟灌,商称相土…少昊氏族为了争夺土地,扩大王权,少昊子司马皋陶(王恒),娇极子司辛帝喾(绵臣),在河北易水仆牛时设计杀死颛顼(王亥),放尸濮阳龙虎墓,建都安阳殷墟,史称大邑商,并组建少昊祠(妇好墓)。 喾传位子挚及尧,逼舜杀鲧,迫禹契治水, 最后遭舜帝反制,囚尧于平阳陶寺,偃塞丹珠于易水燕京…伯益偷放丹珠子汤入辽东,四年后事发舜帝杀伯益…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反攻舜都安邑(鸣条岗东下冯),舜化名周弃北逃陕西石峁,并伪造南巡疑名躲过商汤追杀… 汤复命伊尹仲虺,隐藏自己尧孙身份,伪造尧禅让假象,并栽赃禹罪名,复制17代夏王及470年史…最后坑埋夏祀于三星堆! 问题一,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世系存在的矛盾问题!如图所示: ![]() 如果按此表记分析,尧舜禹应是顺次禅让关系,但舜和尧禹出现辈份矛盾问题,即黄帝4世孙尧禅位给8世孙舜,舜又反过来禅位给4世祖禹…这种前后颠倒的顺序,十分反常…虽然不否认四世同堂情况,但尧乃帝喾子,按叔侄禅让程序,没有资格得启位,那么尧禅让给舜和禹,怎么可能出现?所以正常的法脉传承应该是帝喾应传位给子侄禹或敬康及伯益一脉,所以当尧之时,洪水滔天及执政70年史应是非法夺权之行为!同理,商汤如果按史记黄帝排行,应是第17代孙,周武王是第19代孙,两者相差仅两代…按一代五十年算,两代仅才100年,那么商汤灭夏至武王伐纣(公元前1600 ~1046年)凭空消失了(四百多年)?当然,如果商汤升至商契一辈,就没问题了…但问题是商汤先祖13王及夏代17王又到哪里去了?商汤灭夏的桀又是谁呢?…如此整个上古史不就乱套了? 问题二,为什么二里头不是夏代晚期都城,而是夏代晚期水政司空的禹城?按启制,大禹本应合法继承夏启王权,却因商汤灭夏而成了商人替罪羊,二里头也就变成治水工地兼禹墓了…当然,因商契配合大禹治水,营建偃师商城,成为商契西亳都…所以二里头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得到继续发展。相反,因虞舜发动了宫廷政变,囚尧于平阳,复偃塞丹朱于易水,如果不是伯益手下留情,丹朱子汤也被舜杀了…所以九年后汤发兵攻占舜都鸣条岗安邑(东下冯),迫舜西走,原因也就在这里 !为什么说二里头是大禹墓呢?如图所示: ![]() 二里头一二期是禹契共同治水时期(公元前1750年),三四期是偃师商城时期(公元前1610年),除了史记相关记载之外,在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发现了禹迹…即墓中出土的绿松石龙,抱在主人怀中的形式,与铭文禹“抱虫人”撞脸!如图所示: ![]() 抱虫人与抱龙人在二里头撞脸,绝非巧合,而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如此(如上图左)…同时二里头绿松石龙器外形,酷似夏至日的苍龙星相图,如图所示: ![]() 符合“有夏在手”的禹启权杖属性…而同墓出土的大量铜牌饰也可佐证禹启制,包括牛饰春牌,蚕(蝉)蛾饰秋牌,组成伏羲三皇牌,如图所示: ![]() ![]() 这个传承从图腾上看是濮阳龙虎传承延续,即北方水牛与南方水蛇相结合的春秋历法(今天叫黄历/夏历/农历),用以区分季节变化对水位的影响,二里头民间叫尸乡,并留有:鱼跃龙门 ,水漫金山,《愚公移山》等传闻,都与大禹治水有关… 问题三,为什么说重解殷墟妇好墓是打开夏商周奥秘的关键一环?根据郭老对甲骨卜辞破译结果分析,妇好既然是商王武丁贵妃,也是伐巴平羌名将,并擅祭祀…但为什么在所有正史(包括史记和先秦诸史),甚至野史(竹书纪年)中无一字记载,令人十分不解。 ![]() 其次,从妇好墓出土的文物数量众多(1928件),种类齐全(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贝壳,农具等),规格层次高,远超商王级别(包括亚长墓),但郭老仅鉴定为武丁贵妃墓,与考古情况严重不符。 ![]() 第三,妇好墓位于殷墟宫殿区,墓上方建有“母辛宗'享堂,根据一般遗址分布情况分析,妇好墓应是祭祖的宗庙属性,即“帝喾而郊冥'之地!何况在等级森严的王权社会岂会为贵妃设墓地?至于武丁自己和元妃妇妌和妇辛地位远高于贵妃妇好,为什么连墓也没有,更加奇怪…而妇好墓连尸骸棺椁都没有,又谈何墓地? ![]() 第四,妇好怀孕与一般生活常识明显不符。一方面妇好是伐巴平羌名将,另一方面又怀孕三十多次,按十月怀胎一次,三十次就需要三十多年,而且中间不能停顿,那么她同时还要领兵打仗,时间和精力允许吗?续后姓氏名谁?另外,死后冥嫁三帝,委身先公,又是谁看见的呢?…妇好冥卜辞若真是妇好怀孕之意,那么孕字在甲骨文中是有本字,又如何解释?如图所示: ![]() 冥字郭老解为分娩,如图所示: ![]() 妇好冥卜辞 ![]() 双手扒开女腹而出子义…也是挺形象,但孕字何解?郭老臆断冥为分娩之义,把妇好从先祖变成贵妃女人,如果不是三星堆挖出冥祭空棺文物,指出冥是祭祖之义,那么“帝喾而郊冥”岂不变成帝喾到郊外分娩了?…而冥界阎王也成了妇联主任了?失去史实依据的甲骨文解读岂不成了“天马行空”之臆想? 问题四,为什么说许慎的《说文解字》是造成甲骨文解读失败的罪魁祸首?甲骨文发展至汉代,已经一千多年时间了,期间发生了至少三次巨大变化 : 第一次是商汤灭夏,即三星堆坑埋夏祖颛顼面具及礼器事件及石峁皇城台墙垒夏人礼器事件,让夏王母(西王母)死无对证; 第二次是周武王伐纣,即妇好墓坑埋甲骨卜辞事件及宅兹中国成周事件,让妇好墓是商是夏是周扑朔迷离,迷雾重重; 第三次是秦灭六国,即焚书坑儒及统一六国文字事件,让甲骨文和铭文及山海经彻底失去本来面目… 这三次浩劫,把甲骨文的本意和字形搞得面目全非!而许慎本就因缺少商代史料及铭文文物(包括甲骨文)的对比参考作用,硬把甲骨文当象形汉字解…所谓孙子(小篆)解爷爷(甲骨文),没有铭文(父母)搭桥,中间总象隔着一层面纱,似是而非…甚至南辕北辙也浑然不知…而当代专家就是受此影响,根本不相信铭文解甲及图腾解夏能力,导致夏代问题扑朔迷离,迷雾重重,悬而未决…而国家方面被郭沫若的妇好墓死死堵在公元前1200年(武丁)之前…这个局面表面看是郭老个人所为,实则却是郭老所代表的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所致(包括郑振香和唐继根教授)!并未意识到并主动运用妇好墓铭文和三星堆及二里头反复出现的图腾符号来解读《山海经》和《古本竹书纪年》《史记五帝本纪》的夏史,以致造成如今尴尬局面…为此,国家重启《中华探源工程》并重挖三星堆,可惜至今仍然没有甲骨文出土,让夏史专家进一步陷入绝望…而坊间观点已经满天飞了!甚至波及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美洲各国…从天文,历法,星象,气候到文字,青铜,城市,规划,文物C14…都有所涉及,给人以很深的印象…但是,坊间存在的两种极端倾向也不可忽视:一种是彻底否定夏代的存在,只承认商朝3750年史(易中天中华史);一种是无限拔高夏代纪年时间,5000年打底,随意拉抻夏代上限时间,无法与考古成果形成证据链条。 问题五,为什么必须全面确立铭文解甲和图腾解夏标准?所以真正捋顺夏商周世系关系才是解夏根本出路!吃瓜群众名言“有辈份,才有真相”,而妇好墓铭文图腾系统就是解夏金钥匙,如图所示: ![]() 因少昊居住地为山东曲阜,故图腾为大汶口太阳玄鸟形象,即甲骨文“岳″字,史称东岳少昊玄鸟氏,如图所示: ![]() 史记记载,三星堆若水(岷江)人颛顼,孺居河南濮阳西水坡帝丘,与少昊玄鸟氏联盟,组成夏启联盟,并铸青铜(龙凤)树(帚)以纪之,上有十只太阳玄鸟(金乌),轮流执政…俗称扶桑树/若木/凤木,如图所示: ![]() 夏启制原理是:“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轮流执政。妇好铭文即是夏启制文字符号,如图所示: ![]() 但根据考古结果分析,少昊颛顼共同制定的夏启制可能仅传颛顼一代就消失了,因为少昊孙帝喾与叔父颛顼之间可能发生了王权争夺…目前从龙虎墓主人缺失胸椎情况和亚长墓主人背中七刀而亡分析,两人之间发生了战争!如图所示: ![]() 亚长墓主人骨骸 ![]() 龙虎墓主人骨骸 同时史记证明,帝喾并未按启制禅位给侄禹或敬康或伯益,而是内传子挚和尧了…说明帝喾已经拒绝了启制,根据《山海经大荒东经》及 《古本竹书纪年》之“ 有易杀王亥”事件解读正是如此…而汉史专家之“禹生启,家天下”和尧舜禹禅让传闻,多半可能是汤氏栽赃陷害,移花接木之术及汉人自以为是之想象也… 问题六,为什么说濮阳西水坡是早夏都城及颛顼帝丘?根据竹书左传先秦诸史记载,“颛顼居濮”,考古地望符合先商下七垣文化地带…而龙虎蚌壳特征,又与二里头的绿松石龙形器及蚌壳项链完全“撞脸”!都是用同一种摆拼方式组成图腾文物的,这种看似十分巧合的方式,实则隐含着重大的文化信息 …从某种角度讲,图腾堪比文字前身…如图所示: ![]() ![]() 而二里头正是禹城,那么龙虎墓和二里头之间出现相同的文物图腾就非比寻常了…尤其龙虎图腾和二里头的绿松石龙以及三星堆的青铜龙树和殷墟妇好墓亚长墓的饕餮纹,及石峁龙虎石雕图腾,与史记少昊颛顼世系之间形成了完整的逻辑证据链条,更加证明龙虎墓即夏祖颛顼墓,如图所示: ![]() 而妇好墓即颛顼祠,亚长墓是帝喾墓,二里头是禹墓,三星堆是颛顼南巢,石峁是帝舜(周弃)北巢,良渚颛顼少昊祖庭…由此形成以高阳氏颛顼→夏禹→虞舜及玄鸟氏少昊→帝喾→尧→丹朱→汤和有易氏皋陶→伯益为主线的少昊颛顼世系,完美解决了史记黄帝世系之中存在的矛盾,与三星堆二里头考古文物及妇好墓铭文实现了真正的无缝对接…如图所示: ![]() 此图是目前根据铭文解甲和图腾解夏综合分析结果,初步成果为: 曲阜是少昊墓,龙虎墓是颛顼墓,妇好墓是颛顼祠,亚长墓是帝喾墓, 良渚是少昊颛顼祖籍地,二里头是禹墓,王城岗是鲧城,三星堆是颛顼南巢,石峁是舜帝(周弃)北巢,东下冯是南巢,长子口墓是商汤墓,易水燕下墓是丹朱墓…少昊上古史世系表(初稿):少昊(司日/玄氏),公元前1880年~1800年,曲阜。颛顼帝(司日/阳氏),公元前1800~1750年,僕阳。帝喾(司曰/辛氏),公元前1750~1700年,安阳。帝挚(司日/陶氏),公元前1700年,平阳。帝尧(司日/唐氏),公元前1700~1638年,陶寺。帝丹朱(司日/臣氏),公元前1638~1634年,易水。帝汤(司日/易氏),公元前1629~1590年,安阳。二伯一后:司马皋陶(公元前1670~1625年),山西侯马;司空伯鲧(公元前1670~1650年),河南王城岗。后马伯益(公元前1670~1625年),易水。二启一后:司空夏启大禹(公元前1670~1650年,二里头)。司徒夏启商契(公元前1650~1638年,二里岗)。后稷周弃(舜帝)(公元前1670年~1625年,东下冯/石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