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忍耐力,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若悟369 2022-03-24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委屈、痛苦、挫折等等,甚至是有些人故意挑起事端,让你忍无可忍。

这时候该怎么办?

是进一步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是退步一海阔天空凭鱼跃?

忍吧!

正如圣经上写道:“恒常忍耐可以劝动君王;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

文章图片1

01,弱者喜欢逞强,强者善于忍耐

《中庸》有一句话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见,但凡在酒桌上夸夸其谈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没有什么实力,目的是想靠吹嘘来支撑那点可怜的脸面。

反观在酒桌上最安静的那个人,往往是最有能力的人。这类人早已淡看风云、品味无常,内心十分强大,对人生十分笃定,唯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水深静流”。

南怀瑾大师也说过:“人群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三国时杨修,恃才放旷,一有机会就卖弄自己,结果换来杀头之祸。与他同一时期的司马懿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忍耐。

司马懿在曹操跟前从不张扬,曹操也知道司马懿有雄才大略,为了躲避征辟自断双腿。这样的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不除此人江山难保。

曹操几次动了杀心,以绝后患。还想借用荒唐至极的“三马拱槽”之梦,杀了司马懿,好在这些最后都被司马懿低调老实、韬光养晦的行事态度一一化解。

司马懿深知“欲有所取,终有所蔽”,也正因为一忍再忍,他才有机会被四代曹魏君王重用。

明帝崩临终时,还任命他为托孤之臣,辅佐幼帝曹芳。正始十年也即是公元249年,司马懿觉得羽翼已丰,趁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祭陵之际,在洛阳发动政变,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懿囊中。

忍辱负重四代,历经自断双腿,忍辱受⾐,泼汤装傻,那一次不是惊心动魄,这不是一般的忍耐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藏器于身,方能待时而动。

忍耐,方能成大事。

高调逞强只会彰显浅薄,惹来祸端。学会隐锋藏拙,才能保全自我。

忍耐并非软弱,而是强者进击前的蛰伏。——邹謇

文章图片2

02,忍耐并不等于软弱,而是一种能力

司马懿秉着“小不忍则乱大谋”的狠心,历经四朝,宏图终于得逞。

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有着比常人更有韧劲的耐力。在身与心陷入困境,甚至是不公的时候,也能选择把泪咽下、把苦吞下,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然后厚积薄发。

忍耐,并不是一种煎熬,当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后,那么忍耐便是一种考验,当我们还能笑着忍受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过去。这就是一种能力!

听来的一个小故事。

一条街上有两家面馆,李婆婆家的面馆很多人光顾,连人行道上也坐满了顾客,于是惹了隔壁面馆老板的嫉妒眼红。

趁生意好的时候,隔壁家就把成堆的垃圾往李婆婆家门口扫去,趁李婆婆生意好时,忙中作乱。

可李婆婆看在眼里,不争不吵,默默地把垃圾都清理掉。

有人因此说她太老实,太能忍,但她只是笑着说道:“我的面馆垃圾多,不就证明我的口味更好一些吗?只要我及时清理干净,又怎么会影响生意呢!”

其实一开始两家生意都差不多,自从隔壁家起了歹心后,李婆婆也想过上去理论,但争吵之后又能换来什么呢?

李婆婆选择了忍,忍了半年,顾客反而喜欢上她家的面馆就餐。人都有从众心理,越热闹的面馆就越证明口味绝对差不了。

隔壁家面馆,机关算尽反而咂了自己脚。

世事不能尽如人意,许多事也并非如你我所愿。静默承受,终有一天能看到绝美的风景。

文章图片3

03,忍耐力越强的人,越容易成功

李婆婆忍了,也赢了。

正如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由此可见忍耐对我们生活、事业乃至人生的重要性,而忍受疼痛和苦难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厚度。

美国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做了一个实验。

他找来十几名儿童,让每个儿童单独呆在一个房间,房间里只有一桌一椅,桌上摆上他们喜欢吃的棒棒糖。他告诉孩子们可以选择马上吃掉棒棒糖,如果能等上半个小时便能多奖励一颗棉花糖。

结果,大多数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开始烦躁不安,或是踢打桌子,或是吃掉桌上的棒棒糖,只有极少数孩子选择熬到了最后。

十几年以后,沃尔特·米歇尔再次跟踪那些孩子,发现熬过了半个小时的孩子,学习成绩相对要好一些。在后来的跟踪中又发现,熬过半个小时的孩子在事业上都获得了不同的成功。

也就是说忍耐力越强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忍耐虽苦,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

文章图片4

后记:

社会朗朗,人心复杂。

一个人要过得如鱼得水,首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忍耐力。

大多数情况下,忍一忍,笑看千帆过尽。退一步,更能安享美好时光。

把握好忍耐的力度,不光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当然了不是奉劝大家一味地忍耐,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忍受到底,忍无可忍,不需再忍。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邹謇,祖籍四川渠县,现居重庆。已出版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四月青阳》,《春风拂面》。长篇小说《阴阳跨界人》,《太医令》等。多家平台签约作家,多篇文章纳入中考题库。生性淡泊,有故事,有信仰,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世人皆醒愿我沉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