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并非一种天然金属, 元素周期表中并没有它的一席之地, 在铁(Fe)里面加入了碳(C)才变成了 钢 。 钢: 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 0.02% 至 2.11% 之间 的 铁碳合金 的统称,一般称为碳素钢, 碳素钢除含碳外, 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Si)、锰(Mn)、硫(S)、磷(P)。 硅、锰 为有利元素,有助于增强强度。 硫、磷 为有害元素,增强了钢的冷脆性。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而制成。 铬(Cr) : 增加耐磨损性,硬度,最重要的是耐腐蚀性, 拥有13%以上的认为是不锈钢。 锰(Mn) : 奥氏体稳定元素, 有助于生成纹理结构, 增加坚固性和强度及耐磨损性。 ![]() 镍(Ni): 保持强度、抗腐蚀性、和韧性 上述分类方式(碳素钢、合金结构钢) 是根据钢材的材料分类, 在输电线路中, 主要按 性能参数 对钢材进行分类: 根据 DL T 5486-2020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钢材宜采用Q235、Q355(Q345)和Q420钢, 有条件时也可采用Q460钢。 “Q”代表“屈服”, 235 指对应的屈服强度数值。 屈服强度指当作用力小于该值时, 材料的形变能复原, 否则形变无法恢复。 屈服强度越大, 对应钢材的抗拉极限越大, 但是屈服强度并不等于极限强度, 极限强度大于屈服强度, 是指材料被拉断时的作用力。 ▲ 拉伸形变图 ▲ 钢材的设计用强度指标 输电线路中一般把Q420及以上称为高强钢, 高强钢强度高、承载能力强, 可简化杆塔结构,减少杆塔重量, 相应减少运输、安装等费用。 但是高强钢容易脆性破坏, (脆性破坏:破坏前塑性变形很小, 甚至没有塑性变形,破坏突然发生没有任何征兆。) 特别是低温极端天气时, 高强钢脆性及焊缝的连接及疲劳问题越来越显著。 铁塔螺栓连接宜采用 4.8级、6.8级、8.8级热浸镀锌螺栓及配套螺母, 有条件时也可采用10.9级螺栓。 这里的 4.8级、6.8级、8.8级均为 按 性能等级 给螺栓分类, 具体含义为: 点左边的数表示螺栓的抗拉强度, 为螺栓抗拉强度的1/100。 点右边的数为螺栓的屈强比, 即为螺栓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比值。 示例:螺栓的公称抗拉强度800MPa, 屈强比为0.8, 则其性能等级标记为“8.8”。 ![]() 关于地脚螺栓, 大家肯定经常看到这样的字眼, Q235钢、35#钢(35号钢)、42CrMo钢, 其实这些都是源自于旧规范: DL 5154T-201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按材质给地脚螺栓分类。 而地脚螺栓也是螺栓, 因此在最新的规范: DL T 5486-2020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DL T1236-2021《输电杆塔用地脚螺栓与螺母》中, 已经明确: 地脚螺栓修改为以螺栓性能来分类, 而不再指定地脚螺栓的材质, 以便安装螺栓的标准进行质量的控制。 ▲ 12版杆塔规范地脚螺栓分类及强度值 ▲ 20版杆塔规范地脚螺栓分类及强度值 为了验证规范的内容, 我特意翻看了一些地脚螺栓图纸, 大部分图纸依然保留原材质的分类和说明: 而部分图纸则对说明进行了更新, 例如: “表中地脚螺栓性能等级需达到8.8级的要求, 螺母性能等级达到8级的等级, 并应符合现行 《输电杆塔用地脚螺栓和螺母》(DL/T 1236)相关要求。” 钢筋牌号的意思及使用: HRB(Hot-rolled Ribbed Bars)热轧带肋钢筋 R的意思是Ribbed(带肋)。 带肋可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 因此一般用作纵向受力钢筋。 HPB(Hot-rolled Plain Bars)热轧光圆钢筋 P的意思是Plain(平面、光面), 一般用作箍筋。 ![]() HRB400、HPB300后的数值同样是表示屈服强度。 根据GBT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钢筋牌号如下: 由上表可知: 带肋钢筋已彻底删除HRB335钢筋, 因此HRB 现在最小用到 HRB400 , HRB335规范已经淘汰, 市面也买不到。 根据GB∕T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光面钢筋则只有一种牌号: HPB30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 同样对上述规范作出了呼应, 取消了HRB335钢筋: ![]() ![]() |
|
来自: 新用户5915qw2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