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那么多育儿知识,为什么还是教不好孩子|豆爸读书会•102

 亲子学乐 2022-03-24

文/编辑:豆爸读书会

欢迎来到豆爸读书会,每周四在亲子学乐公众号首发更新。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李子勋曾经在他的博客中提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听关于如何养育孩子的专家讲座,或者阅读相关书籍来获取教育子女的方法。之后,他们会把学到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结果往往是在开始的时候这些方法会有用,但过一段时间后却不管用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因为很多时候家长学到的是一些原则性的内容,他们知道了教育的方向,却不知道面临孩子身上各种具体问题时,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将孩子引向正确的方向。还有很多家长在孩子情绪失控时,自己也很快就陷入抓狂的状态,对孩子大吼大叫,全然忘记了应该好好教育孩子这件事情。

那么,在养育孩子时,到底怎么做才能跨越“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呢?

《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这本书列举了大量与学龄前孩子沟通的实战案例,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平和的状态,才有可能将学到的方法灵活运用起来。通过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真正读懂孩子,才能做到用孩子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化解他们的情绪。

这本书的作者郑婉瑜,是英国英语学院校长,并且拥有南阿拉巴马大学幼儿与儿童英语教育系双硕士学位。她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在20余年的幼教生涯中,是如何通过读懂孩子的逻辑来应对孩子们身上常见难题的。

书中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说明,也有手把手指导的实践步骤,教会我们透过孩子的行为看懂他们的内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本书,看看郑婉瑜老师有哪些应对低龄儿童的妙招吧!

应对孩子的情绪,对的方法也要用对时机 

人人都会有情绪,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但他们因为年龄还小,所以常常不懂得怎么正确地把情绪表达出来,才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而对家长来说,学习怎么帮助孩子化解情绪很重要。

如何化解孩子的情绪呢?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可以通过“预告”的方式来减少孩子闹情绪的问题。比如,父母在出门游玩前可以先告诉孩子游玩的计划,以及游玩场所几点开门、关门,大家都要按照这个时间进出。并且在行程快要结束前再次提醒孩子还有多长的游玩时间,让孩子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也有时间去调整心情。

即使孩子仍然会有小情绪,父母也可以通过与他们约定下一次再来游玩的时间去化解这个情绪。当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得到理解与满足,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明白了孩子产生坏情绪的逻辑,家长就能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更冷静地思考应对方法。

然而,冷静的家长在使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孩子的情绪时,也可能会出现问题。

作者在书中讲过一个案例,就是她在英语学校当校长时,有个叫安迪的孩子经常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哭起来。他的带班老师也没有办法,认为他是情绪管理出了问题,所以向作者寻求帮助。而作者与安迪沟通过后,发现他其实每次只是因为害怕“被丢下一个人”,所以才会哭泣。

事后,郑婉瑜老师与安迪的父母沟通时,进一步发现了安迪问题的根源。原来他的父母在书上看过应对孩子哭闹的方法,说是可以给孩子换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冷静。于是,每次安迪哭闹时,父母便把他独自关在房间,直到他冷静下来为止。

虽然说安迪的父母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上没有发脾气。但是他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毕竟孩子这么小,内心对独处是很害怕的。如果这时候父母把孩子放在一个单独的空间里,只会让孩子恐惧不安,留下阴影。

其实,正确的方法在使用时,也要考虑适时适性。学龄前儿童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往往是因为“想要的事情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被剥夺了拥有喜欢事物的权利”而导致他们情绪的爆发。

比如小孩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得到父母的关心和注意力,而如果父母因为忙自己的事情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孩子便会通过闹情绪来吸引他们的关注。

这时候如果我们懂得了孩子的逻辑,明白问题的核心是他们对陪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问题或许很快就能迎刃而解。只有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与父母合作。

解决孩子的问题,聪明的方法才会事半功倍

正确应对了孩子的情绪之后,也并不能消除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家长需要利用智慧来“强迫”孩子们改变他们的问题。

网上有一幅漫画图曾经被7000万人疯传,图片的标题是“我妈要我去和某个小时候抱过我的阿姨打招呼”,图片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妈妈拿枪顶住了我的后背,逼迫我跟人打招呼。

这张图反映了许多人童年的阴影。可是,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任何人都要跟人打交道。引导孩子学会与人打招呼,是培养他们社交能力的基础,还有助于帮他们养成大方、礼貌的性格。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引导孩子呢?

孩子不愿意与人打招呼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因为孩子不懂得为什么需要与人打招呼;有时候是因为要打招呼的对象对他们来说是陌生人,所以他们会下意识地存在防备之心;而有些时候仅仅就是因为孩子不想开口而已。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看到自己与人打招呼的实际场景,并且告诉孩子这是有礼貌的行为。然后父母在让孩子与人打招呼时,要告诉孩子对方是谁,孩子放下戒备心之后,打招呼就会更容易一些。如果孩子只是不想开口说话,我们也需要知道,打招呼不仅仅只有一种方式。

作者告诉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眨眼睛、微笑、握手或者拥抱的方式来与人打招呼。没有孩子会抗拒有趣的事情,所以我们将这些方式变成和孩子之间的一种暗号,循序渐进地教他们,最终他们是可以接受大人打招呼的方式的。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些低龄儿童在刚上幼儿园时,每天很难做到按时起床,有些家长可能会通过大声催促、拍打孩子甚至是抽走被子的方法来让他们起床。而这些令人抗拒的方式,让孩子感觉更糟糕,甚至会哭闹不止。

其实,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闹钟,选择轻柔的音乐作为闹铃,让孩子听到音乐就知道自己该起床了。有了心理准备之后,父母可以拉开窗帘,轻抚孩子,告诉孩子如果能赶紧起床,就可以听一个故事或者玩5分钟自己喜欢的玩具作为奖励。

当我们要求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只需要掌握一个诀窍,就是把他们该做的事情变成游戏、变得有趣!花点巧思就能提高孩子对事情的接受度,用点智慧就能让事情转个弯!

好的亲子关系,仍须坚持父母的角色

懂得了孩子的逻辑,学会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问题时,我们也要避免走向过度宠爱孩子的极端。比如有些父母出于尊重孩子的理念,把自己和孩子的位置放得太平,模糊了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界线,导致最后孩子无法管教。

曾经有一则新闻,一个小男孩玩手机玩到上瘾,不愿意去上学,他的妈妈劝了很久都没有用,最后在孩子的要求下,她甚至跪在地上整整一个小时来央求孩子。可是孩子不仅没有去上学,还拍下妈妈跪着的照片去发朋友圈炫耀。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位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大概从来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但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意识到与父母之间的长幼关系,甚至将父母当成了平辈,出现这样的后果也就并不奇怪了。

因此,在建立好的亲子关系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仍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坚持自己的角色。

第一,身教第一位,做孩子的人生导师。

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但他很多次都在采访中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母亲对他的教育和影响,还说母亲是他的英雄。

马斯克的母亲梅耶曾经在婚姻中遭受暴力,离婚后又面临破产的困境,但她从来没有向生活屈服过。而是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孩子知道,努力是帮助我们打败困难的有力武器。

所以她的三个孩子在她的影响之下,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了亿万富翁。其中马斯克的故事最广为流传,他在创建特斯拉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多困难,但他从来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一直努力,将特斯拉打造成为了全球第一的车企。

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但说得再多都不如用实际行动来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作者在书中也告诉我们,“以身作则”在孩子的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你希望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就先让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第二,建立规则感,为孩子的自由成长筑起防护墙。

蒙台梭利针对0-6岁儿童的 “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想必很多家长都听说过,但是这其中的“自由”并不是意味着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任何自由都需要以规则作为前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帮他们建立规则感,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自由发展人生潜能最重要的一环。

比如在每一个假期,孩子们总是希望能随心所欲地休息和玩乐。如果家长任由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度过假期,恐怕等他们再回到学校时,会感觉很难适应学校原本的规则。

所以家长在给予孩子假期应有的自由时,也一定要有规则作为前提。

例如在生活方面让孩子仍然按时起居、饮食、活动和休息,保持生物钟不被打乱。在玩乐方面,让孩子动静结合,平衡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在学习方面,督促孩子完成学校的任务,同时让孩子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孩子知道了在做任何想要做的事情之前,都要先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是培养他们规则意识的不二法则。

第三,倾听孩子的心声,成为最懂他的人。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在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时,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给孩子预先定罪,而应该协助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这也是懂得孩子的逻辑最重要的一环。

例如,当孩子哭闹时,我们要蹲下来,与孩子眼神平视,减少一种上对下的距离和压迫感,让他感受到我们是处于平等的位置。

然后语气平和地跟孩子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或者“你很伤心被妈妈批评了”等等,把造成孩子不开心的原因说出来。低龄儿童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所以帮助孩子说出不安的情绪,是抚平情绪的关键

等到孩子情绪被安抚下来,他才会愿意跟我们分享更多他的想法。我们才能针对性地告诉他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怎么表达,而不用生气或哭闹。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鲜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只有愿意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心声的父母,才有可能理解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走在孩子前面引领他们,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

总之,教育孩子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保持稳定的情绪是我们解决孩子问题的前提;探索孩子的逻辑,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我们化解孩子情绪的核心;而以身作则,建立规则感,则是与孩子共同成长,实现共赢的重中之重。

让我们一起带着从书中获得的启发,在生活中从点滴做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