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自省,自谦,自律,自渡

 天地人和w 2022-03-24

图片

点击上方收听主播芒小芒朗读音频

结尾曲:金玟岐 - 如果世界没有海

看过这样一句话:

到了30岁,家庭、工作和生活都趋于稳定,人也就截然分为两种:

一种是重复30岁,另一种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

很多人抱怨中年后,生活变成一潭死水,其实是失去了对自己的要求。

无论生活有多大变数,保持成长,才是中年人最大的底气。

中年以后,最好的活法就是:自省,自谦,自律,自渡。

01
自省

樊登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批判思维的最高境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

一个人学会了躬身自省,才能真正地认清自己,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

2008年,麦家凭借长篇小说《暗算》获得茅盾文学奖,一举成名。

随后,各种赞誉纷至沓来,他也开始大量出席签售会和种种活动,创作的时间越来越少。

2011年,麦家仅用时3个月,完成了30万字的小说《刀尖》。

小说出版后,随即就招来大量读者的质疑与批评。

这时麦家才醒悟,自己在创作上的这种敷衍对读者有多么不负责。

于是他开始检讨自己,并在《开讲啦》中公开向读者道歉:

当我被很多人追捧时,我放弃了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我想为自己的反省举行一个仪式,想请你们当我的证人,我错了。

经历这次反思,麦家慢慢找回了成名前的写作心态。

2019年,在打磨了八年后,他推出新作《人生海海》,目前已畅销数百万册,成为他写作生涯的另一座高峰。

《论语》里说:“吾日三省吾身。”

圣人早就告诫我们,每天都要自我反省,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检讨并改正。

北宋名臣寇准,年轻时曾向太守张咏请教该如何做官。

张咏沉吟片刻,让他回去翻看《汉书·霍光传》。

回家后,寇准赶紧取来书,翻至《霍光传》一篇。

当看到“不学无术”四字时,他霍然惊醒,这些年忙于政务,确实把学问都丢下了。

此后,寇准发奋读书,潜心研究学问,最终受到朝廷重用,官至宰相。

古人说:“闻过则喜。”

真正有修养的人,总是乐于看到自己的错误,在一次次改正中,使自己不断前进。

中年以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遇到事情,多反省自己,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图片


02
自谦

刘慈欣在《三体》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无畏来源于无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人生在世,懂得放低姿态,以谦卑之心待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梅兰芳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1950年,梅兰芳率团到汉口演出《女起解》。

梅兰芳扮演的苏三有段念白,其中有一句:“崇老伯他说是冤枉难辩。”

此时,观众席上有个姓郭的年轻人,觉得唱词中的“难”字似乎与剧情相悖。

等演出结束后,他径直跑到后台。

梅兰芳正在卸妆,见这小伙无礼也不怒,问他何事。

这位年轻人说:“梅先生,您看崇公德的念白里,哪儿有苏三所唱的冤枉难辩的意思呢?相反,倒是说他的官司,可能有出头的希望了。”

梅兰芳听后不住点头,然后轻声问他:“那应该怎么改才好呢。”

年轻人原本只想提出自己的看法,没料到大名鼎鼎的梅先生,竟然向他这个无名之辈请教。

他忐忑地说:“您看能不能只动一个字,将难辩的'难’,改为'能’。”

梅兰芳听后大声叫好,从此《女起解》中这句词便改为了“冤枉能辩”。

这位年轻人,也被他恭敬地称为“一字之师”。

梅兰芳最终能成为享誉世界的京剧大家,就在于他能够放下自己的身段,向别人虚心求教。

《格言联璧》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人的一生,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根就越要伸向深邃的地底。

懂得谦卑自守,才能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中年以后,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学会放低自己,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中,持谦逊之心,沉淀自身,打磨自己。

03
自律

白岩松曾说过:

不管你承不承认,越是成功的人,越是自律;

自律,几乎可以决定你的事业成功与否。

人,总是越努力越幸运,在自律中,才能遇到更优秀的自己。

作家卡西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有段时间,她一个月里有大半时间都在出差,加上牙疼、头疼同时发作,凌晨时常在噩梦中惊醒,几乎是痛不欲生的状态。

但即便是在最疲惫的时候,她仍然雷打不动地坚持着一直以来的习惯:

每天早上写一两千字,做十几分钟的瑜伽;

每天晚上读半小时的书,并列出第二日的工作清单。

她的同事对此很是疑惑,出差又不需要朝九晚五打卡,为什么不放松一下,偶尔懈怠一次又没什么。

卡西回答说:

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并不辛苦,掌控时间能让人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消耗。

而一旦产生惰性,放纵自己,最后只会因不能有效完成工作焦躁不安,失望抓狂。

想起《少有人走的路》中有句话:“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乃是自律。”

懒惰和放纵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困在生活的琐碎中,滋生更多的痛苦。

主动约束自身,坚持自律,才能获得内心的充实,和精彩的人生。

山本耀司说: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创造出来更广阔的人生。

人生路上,从来就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主迎难而上的回馈,和长期坚持的结果。

中年以后,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

多逼自己一把,多坚持一下,定能不断精进,最终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图片


04
自渡

季羡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

生命中的很多时候,你真正能依靠的,其实只有你自己,别人是帮不了的。

《哈佛家训》里记载了一位名叫约翰的销售员。

约翰出生时,因为高烧,患上了大脑神经系统瘫痪,严重影响了他的说话和行动。

长大后,他直接被很多老板定义为“不适于被雇用的人”。

他投递了无数封简历,但是所有的公司都拒绝了他。

于是他只好拖着病躯,一家家地拜访各个公司,向它们推荐自己。

终于,有一家销售公司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但把他分配到一个偏远地区。

在约翰上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他遭尽冷眼和耻笑,一次次被人拒之门外。

但他仍然一遍又一遍去敲别人的家门,不断尝试,直到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顾客。

24年过去了,他上百万次地敲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

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他成为该公司在西部地区销售额最高的推销员。

《了凡四训》里说:“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替你坚强,你想要的,都得靠自己争取。

没有人为你撑伞时,学会做自己的屋檐;没有人伸出援手时,学会做自己最坚实的靠山。

人到中年,依靠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

脚踏实地提升自我,凭借自己的力量强大起来,才能无惧人生的风风雨雨。


杨绛先生说过:

“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人到中年,需要更透彻地认识人生,更深刻地体会生活,更自觉地提升自己。

在自省中弥补不足,在自谦中低调前行;

在自律中保持成长,在自渡中学会自愈。

永远保持精进,不断磨砺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后半生成功的垫脚石。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简介:晚君。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