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发性损害包括: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 2.继发性损害包括:鳞屑、糜烂、溃疡、痂皮、抓痕、皲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萎缩等。 3.皮肤病的病因,外因主要是风、湿、热、虫、毒;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肝肾亏损(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 4.蛇串疮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痛如火燎。 5.疣目多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外治宜选用推疣法、鸦胆子散敷贴法、荸荠或菱蒂摩擦法。 6.头癣包括白秃疮和肥疮。白秃疮相当于西医的白癣;肥疮相当于西医的黄癣。 7.白秃疮皮损特点是头皮有圆形或不规则的覆盖灰白鳞屑的斑片。病损区毛发干枯无泽,常在距头皮0.3~0.8 cm处折断而呈参差不齐。青春期可自愈,秃发也能再生,不遗留疤痕。 8.肥疮皮损特点是蜡黄色,肥厚,富黏性,边缘翘起,中心微凹,上有毛发贯穿,质脆易粉碎,有特殊的鼠尿臭。久之毛囊被破坏而成永久性脱发。 9.白屑风是皮肤油腻,出现红斑,覆有鳞屑。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10.油风是指头发突然发生斑块状脱落。 11.黄水疮是指发于皮肤有传染性的化脓性皮肤病。 12.黄水疮皮损特点是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的特性,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家庭中传播流行。 13.虫咬皮炎皮损特点是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尖大小的瘀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 14.疥疮皮损特点夜间剧痒,在皮损处有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可找到疥虫。 15.疥疮外治杀虫为主,硫黄治疗。 16.湿疮皮损特点是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 17.急性湿疮以丘疱疹为主,炎症明显,易渗出;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18.湿疮脾虚湿蕴证:治法为健脾利湿止痒,选方为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 19.接触性皮炎皮损特点:皮损边界清楚,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皮肤斑贴试验阳性。多有明确接触史。 20.药毒发病特点:多有用药史,突然发病,自觉灼热瘙痒,重者伴有发热、倦怠、纳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 1、疖(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简便记忆:先清洁污物 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暑热浸淫:清暑汤 体虚毒恋: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 体虚毒恋、脾胃虚弱: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2、疔(急性化脓性疾病,易走黄) 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火毒炽盛: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 3、痈 1)体表痈: 简便记忆:驼痈显现 火毒凝结:仙方活命饮 热胜肉腐: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 气血两虚:托里消毒散 2)颈痈(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风热痰毒: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 4、发(急性蜂窝织炎) 1)锁喉痈(口底部急性蜂窝织炎) 简便记忆:侯永蒲县逸 痰热蕴结:普济消毒饮 热盛肉腐:仙方活命饮,秒杀词:脓出黄稠 热伤胃阴:益胃汤 2)臀痈(臀部蜂窝织炎) 简便记忆:屯八黄桃 湿火蕴结: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秒杀词:苔黄腻、脉数 湿痰凝滞:桃红四物汤合仙方活命饮,秒杀词:苔薄白或白腻、脉缓 气血两虚:八珍汤 5、有头疽(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之处,多见于中老年人) 简便记忆:黄竹八仙由头 火毒凝结: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 湿热壅滞:仙方活命饮 阴虚火炽:竹叶黄芪汤,秒杀词:舌红、苔黄燥、脉细弦数 气虚毒滞: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 6、流注(发于肌肉深部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 简便记忆:擒获硫磺 余毒攻窜: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 暑湿交阻:清暑汤 瘀血凝滞:活血散瘀汤 7、丹毒(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简便记忆:担无锡菜谱 风热毒蕴:普济消毒饮 肝脾湿火: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 湿热毒蕴: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 胎火蕴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砭镰法:只适用于下肢复发性丹毒,禁用于抱头火丹、赤游丹患者 8、走黄与内陷 走黄: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毒邪走散,毒入血分,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重证。 病因病机:主要在于火毒炽盛 内陷:疮疡阳证过程中,因正气亏虚,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重证。 病因病机:正气亏虚,火毒炽盛 二、乳房疾病 1、乳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最常见原因-产后乳汁淤积) 简便记忆:瓜农托用 气滞热壅:瓜蒌牛蒡汤,秒杀词:苔薄,脉数,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热毒炽盛:透脓散加味,秒杀词:壮热 正虚毒恋:托里消毒散 2、粉刺性乳痈 概念:是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乳房慢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特点: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期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不愈,全身症状较轻。 鉴别诊断: 1)乳岩:粉刺性乳痈在急性炎症期易误诊为炎性乳腺癌。乳岩肿块多无疼痛 2)乳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溢液多呈血性及淡黄色液体,或在乳晕部触到绿豆大圆形肿块。但无乳头凹陷畸形,乳窍无粉刺样物排出,肿块不会化脓。 3)乳房部瘘管 多为急性乳腺炎、乳房蜂窝织炎或乳房结核溃后形成,病变在乳房部,瘘管与乳孔多不相通,无乳头凹陷畸形。 此外,还应注意与乳房结核、乳腺增生病及乳腺纤维瘤相鉴别。 3、乳癖(乳腺组织的良性病变,乳腺增生) 简便记忆:二逍入脾 肝郁痰凝:逍遥蒌贝散 冲任失调:二仙汤合四物汤 4、乳核(乳腺纤维腺瘤,直径0.5-5cm,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大,触诊常有滑脱感) 简便记忆:小小河 肝气郁结:逍遥散 血瘀痰凝: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5、乳岩(乳腺癌) 简便记忆:二神严审八人 肝郁痰凝: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 冲任失调:二仙汤合开郁散 正虚毒盛:八珍汤 气血两亏:人参养荣汤,多见于术后,放化疗后 脾虚胃弱: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