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85晚春宴无锡蔡明府西亭
2022-03-24 | 阅:  转:  |  分享 
  
晚春①宴无锡蔡明府②西亭(唐李嘉佑)五言律诗文/译张宁?仁安茅檐③闲寂寂④,无事⑤觉人和⑥。井近时浇圃,城低下见河。兴缘芳草⑦积,情
向远峰多。别日归吴地⑧,停桡⑨更一过⑩。现代文解读:茅草房檐下悠闲静谧,这里的生活太平安逸,民心和悦如意。近处就有水井很是便利,可
以时时汲来浇灌园地;城墙低低,俯身便可望见下面的河流清溪。浓郁的芳草引起我无限的雅趣兴致,望着远处的山峦群峰把深情寄。别后他日归来
吴地,一定要停下脚步再到这里玩赏一次。注释:(1)晚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现指农历三月。唐杜荀鹤?《登城有作》诗:“上得孤城向晚春
,眼前何事不伤神。”(2)明府:汉有以“明府”称县令,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3)茅檐: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
屋。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4)闲寂:空荡寂静。(5)无事: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6)人
和:人事和谐;民心和乐。(7)芳草:香草。(8)吴地: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9)桡(ráo):船桨。《方言·九》“楫谓之桡”。(
10)一过:一遍。李嘉佑(?~779?)唐代诗人,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李嘉佑少年才华出众,仕途得意,天宝七年(748)中
进士时年仅26岁。授秘书省正字,曾奉使去扬州、饶州搜集图书,继升补阙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职。肃宗时曾因事得罪,贬江西鄱阳令,前后
四年。与诗人刘长卿相识,有诗交往。上元二年(761)移江阴令,永泰元年(765)回朝任拾遗、司勋员外郎。大历六年(771)出任袁州
(今江西宜春)刺史,至九年冬(774)卸任。卸任后至吴兴一带居住,后定居苏州。晚年仕途遭受挫折之后,好禅理喜结僧侣,与当时著名诗僧
皎然经常交往。约于大历末去世。有《李嘉佑集》2卷。李嘉佑是中唐肃、代宗两朝时期的才子。他的诗,感情奔放,词华流丽,为人所爱;大部分
诗是反映他的闲适生活及山水田园风光的。无锡蔡明府是指无锡一位蔡姓的县令。汉朝的时候,有以“明府”称谓县令的,唐朝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
。《后汉书·吴祐传》:“国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虽加哀矜,恩无所施。”王先谦集解引沉钦韩曰:“县令为明府,始见于此。”诗人应邀
来到蔡县令府上西亭赴宴,“茅檐闲寂寂,无事觉人和。”估计这是一个茅草盖的亭子,赴宴的人们悠闲舒适的待在茅檐下,四周一片安然静谧,
在这样一个没有战事,灾异的世道,人和万事兴。历史上无锡曾发生过惨烈的战乱,但次数很少,且为时不久,也就是和平的日子多,打仗的日子少
,人们安居乐业。“井近时浇圃,城低下见河。”园圃附近有水井,很方便时时浇灌园圃里的植物,低低的城墙上,俯身可以看见城下的河流。因为
战事少,所以无锡古时候不重视建造高大的城墙。史称无锡古城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距今两千二百余年。也有学者认为,秦朝置会
稽郡,就有无锡县了,把建城时间又提前了二十余年。迟至唐宋时期,无锡县衙所在地的子城,“东接运河、西距梁溪”,被夹在人字形的两个河道
中间。“兴缘芳草积,情向远峰多。”芳草萋萋,诗人兴致勃勃,放眼远山群峰,诗人心中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无锡真是个好地方“别日归吴地,
停桡更一过。”以后归来吴地的时候,一定要停下舟船,再次到这里来拜访。吴地通常指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
浙江、江西的一部分。亦指东汉时的吴郡(今江苏省)。停桡就是停住船只,古时候的无锡是个水城,停船上岸便可到想去的地方。更一过这里的意
思就是说再全程游赏一遍。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简练。应该是李嘉佑早期的作品,看得出心情非常好。春末赴宴,环境静怡,世事祥和,芳
草远山,颇生情趣,令诗人留恋。EnglishTranslationAFeastinWestPavilionofCai
’sMansionofWuxiCountyOfficialinLateSpringByLiJiayouin
TangDynastyTranslatedbyZhangNingSoquietunderthethatchedr
oof,Peacebestowedaharmoniouslife.Awellclosewateringthega
rdenoften,Fromthelowcitywallariverwasseen.Cheeredupby
therichmeadow,TotheremotepeaksIletmyfeelingsflow.Som
edaywhenIgobacktoWuRegion,I’llstopbyandenjoythelifehereagain.
献花(0)
+1
(本文系rabitzn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