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公司这轮自购潮跟2020年比,有何异同?

 基星高照 2022-03-24

本文要点:

1、不同点主要在于市场环境和货币政策环境不同。

2、相同点是相信国运,也能为市场带来信心。

3、个人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决定是否买。

正文:

一、不同点

1、市场环境不同。2020年A股已经盘整一段时间了,而现在是上涨过一段时间后的现状,尤其是消费医药赛道上涨很大了。基金公司已经盈利很大了,如果自购太少,难免被认为是完成任务。

2、货币政策环境不一样。2020年美联储和国内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2020年3月,美联储将利率区间设定在0%至0.25%之间,以低借贷成本刺激经济,今年以来,美联储越来越硬派的信号。当时国内的货币政策是积极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而现在降息一再落空。

也许当时和现在的自购都有窗口指导,但是也要看接下来的货币政策是否给力了。

图片

3、此次自购拖拖拉拉。今年以来的自购大致有两个像样的时段,1月27日和3月17日前后。时间上的分化,很难形成合力去支撑基民的信心。

记得在当年2月3日,兴全基金第一个宣布,运用自己的资金共6000万元,购买了旗下偏股型的基金。在兴全基金之后,天弘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也纷纷宣布自购旗下基金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计41家公募基金公司,合计出资25.72亿元,认购或申购了自家的基金产品,据统计2020年自购金额为41.52亿元,2019年为28.67亿元,2018年为32.68亿元。

4、自购金额也有“马太效应”。自购金额前十家占到了15亿,在总共的20多亿里,占比超一半以上,的确是这样,越有钱买的越多嘛。下图是自购5000万以上的部分基金公司

图片

下图是可查到的几只买入超5000万的产品,南方汇添富买的都是自家的明晟A50,称得上是北向资金的偏好,或者说是能反映中国资产状况的指数,也就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中国有信心。

图片

二、相同点

基金公司自购就像是一个大号的发起式基金,然而不是具备发起式这样的特点,基金就会涨,还得看基础市场,只能说明基金公司对未来有信心,可以与持有人利益一致化,稳定市场情绪起到一定作用。

1、增强信心。基金公司会基于长期投资的理念购买旗下基金,展现了基金公司对股市的信心,对公司投研能力的信心等

2、利益一致。基金公司通过自购,可以与持有人利益一致化,对于稳定投资者情绪,增加投资者信心有积极作用;

3、展现担当。在股市大幅度调整时,基金公司以自己行为引导市场,并通过长期持有的形式持有基金,展现了专业投资者的担当。

4、赚取收益。真金白银花出去,肯定为了赚钱嘛。

三、我们怎么做

1、基金公司自购也不一定会涨。就像汇添富1月27日自购的2亿明晟A50,也是浮亏的。这篇文章专门阐述过《定投VS一次性补仓,谁更好?一个相差近500万的案例~》,当然作为长期投资者,浮亏不算啥,相信会涨回来的。

2、根据自己的资产配置情况,来决定跟还是不跟。因为公募基金自购规模放量并不等同于买入信号,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公告里基本上都有这么一句:从估值角度观察,看好A股中长期配置价值,是中长期配置价值,短线的不好预测。

总得来说,基金公司自购还是为市场注入了一定的信心的,再者说,二季度还有降息预期,美国要长期通胀了,加息预计也不会太猛,目前是不悲观的状态。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盈亏自负。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理财心得,一起赚钱~

本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