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锋||以儒家优秀文化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作家董刚 2022-03-24

以儒家优秀文化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宝文理中文98级一班   

[摘 要]本文论述以儒家优秀文化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用儒家文化中的“礼”“和”“信”思想提升高职学生对协调性道德的认同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用儒家的义利观矫正当下拜金主义给高职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用儒家“三立”的思想激发高职学生的责任担当,用儒家忠孝思想提升高职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孝敬父母的赤诚之心。

[关键词]儒家优秀文化  高职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义利观  孝心  爱国  和谐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教育方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高职教育应当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传统文化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儒家文化,“自孔子以来,直至于今,继续不断的,还是儒家实力最大。自士大夫以至台舆皂隶普遍崇敬的,还是儒家信仰最深”。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却停留在较浅显的表层,因为在中小学阶段,没有系统讲授过中国儒家文化,而在大学阶段更是缺乏相应的课程。儒家优秀文化进思政课堂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用儒家优秀文化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挖掘其理论价值和实现途径。

一、用儒家文化中的“礼”“和”“信”思想提升高职学生对协调性道德的认同,促进社会的和谐

在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那里,“仁”是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孔子的学说归根结底都可以落实到“仁”上来。而要成“仁”,还有三个关键词,分别是“礼”“和”“信”。

“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可以从孔子为早期代表的儒家对礼的重视程度看出。孔子对“仁”的定义很多,但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修养而成为一个“仁者”。即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如果是“仁”是以内在的、以质的形式藏于心的话,那么礼则是形于外的,可观可感的。一个人接受教育,尊崇“礼”是很重要的,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言凡是不合乎礼的东西都不要去接触它。孔子还讲:“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就是说要成为君子,除了要广泛学习文献,还要用礼节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在孔子看来,“礼”还是人安身立命所离不开的,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培养良好的礼节礼貌,所以他又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目前,高职院校囿于课时紧张,很少开设“中国文化概括论”“中国思想史”等课程讲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尽管部分学校在就业指导课时会讲到职场的礼仪,但关注的重点通常是外在仪容仪表,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学生表现出“质胜文”的粗野,或者“文胜质”的虚伪,而真正做到文质彬彬的较少。

“和”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核心范畴。所谓“和”,就是多种性质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恰当、合适、和谐。孔子在论述“和”与“礼”的关系时认为:“礼之用,和为贵”,“礼”是手段,“和”是目的。孔子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认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和代表了一种境界和智慧,既不压抑个性和创造性。又能和谐相处,形成凝聚力,这正是我们今天追求的和谐社会的理性状况。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把“和”看得很重,欲得人和,则必行仁政,这样才能上下同欲,团结一心。人和才能家和,家和才能国运昌盛。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在人际交往方面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喜欢独来独往,遇事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在家不能体谅父母的艰辛,在校不理解老师的辛苦,不能为同学考虑,一味强调自己的感受和得失,这些缺陷会严重制约了他们日后的发展空间。

信,作为“五常”之一,是传统文化中亦占有重要地位。人无信不立,中国传统文化极重视对人诚实守信的品德的培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否诚实守信是每日都应该多次反省自身的内容,足见其重要性。孔子还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治理国家时也要信实无欺。即言上到治国,下到做人,守信都是极重要的。孔子的结论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今天,还应包含重视契约精神职业操守含义。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式极为灵活,这给大学生更多的就业选择,便于大学毕业生们找到符合自己兴趣和职业发展的工作,但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悔约率高,不重视契约精神的现象值得警惕,这不利于自身的发展。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接受高职学生,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希望招聘的高职学生能同公司一起成长,但很多高职学生往往把小公司当跳板,等到自己熟悉业务能独当一面时便选择换工作。这样从微观上讲对大学毕业生自己的成长不利,从宏观上讲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利。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契约精神对改善这一现状极为必要。

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应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中系统地,有意识地加强协调性道德的培养,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在开展职业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时要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外在礼节礼仪,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要求和内心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做到内外兼修,文质彬彬重契约精神和职业操守。通过开展一些角色互换的游戏,让高职学生转换身份,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别人。

二、用儒家的义利观矫正当下拜金主义给高职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义利观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并不反对合理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虽然也肯定“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他同时也强调“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追求功名利禄一定要用正常合理的方法,这其实也代表了儒家思想对君子性人格的美好期望。孔子按人们对“义”和“利”的态度把社会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立场。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中表达了重义轻财的态度,颜回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寻求精神富足的心态,他更在乎的是道德上的幸福感。孟子在谈到义和利的关系是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追求的是君子型人格,君子型人格的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重义轻利,君子要见利思义,而不能见利忘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西方的拜金主义侵蚀到了当代大学生,庸俗唯物主义片面地强调物质决定意识也成为唯利是图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哲学依据。这种思想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导致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庸俗主义流行。很多在校大学生为了追求奢侈生活而放弃基本的做人原则和道德底线,为了虚荣,很多大学生陷入形形色色的“校园贷”,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大学生之间的各种攀比,从笔记本电脑到手机,从服装到游戏装备,凡此种种,从根源上讲,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被拜金主义严重扭曲的表现。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加强儒家的义利观教育。儒家的义利观则可以起到矫正拜金主义,肃清庸俗唯物主义价值观流毒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上,加强义利观的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在遇到义和利冲突时,不能见利忘义。可以学生观看莎士比亚悲剧《威尼斯商人曹禺悲剧《雷雨戏剧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对义的辩证关系进行思考指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义利观

三、用儒家“三立”的思想激发高职学生的责任担当

所谓儒家“三立”,即“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如何能赋予有限的自然生命以永恒的价值,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儒家,他们思索的结果就是通过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种方式超越有限的生命。

这种思想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极为深远,西汉司马迁在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通过撰写《史记》这种立言的方式超越个人荣辱,实现生命价值的永恒。张载在《横渠语录》中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近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成为“横渠四句”,“横渠四句”是儒家“三不朽”思想爱发展到宋明时期的经典表述。它最能表达一个个体的生命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言简意赅,境界寥廓宏远,可以说“横渠四句”是中国人精神上的坐标。文天祥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以及此后他本人的宁死不变节的行为,用鲜活的生命对儒家“三不朽”思想做了悲怆的诠释。对生命价值不朽的追求,可以激励人们释放出巨大的生命能量,奋力拼搏,建功立业;而置个人身后名誉于不顾的人,则难免流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甚或沦为暴徒恶棍、独夫民贼。对国家、民族而言,只有人们都追求建功立业,或者立德立言,这样的社会才能充满正能量,才会永不衰落,慷慨前行。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一个文化得以延续至今的古国,这与儒家文化当中这种健动不已、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

当下的年轻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精华较陌生,不少学生追求声色犬马的生活,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部分学生沉迷于生活在狭小的个人圈子,全力追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自觉做金钱的奴隶,这种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健康。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如何让他们走出自私狭隘的“小我”,立志在广阔社会的“大我”中建功立业、奋发有为是、今天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儒家传统文化中“三不朽”的思想对我们今天肃清庸俗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流毒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和思政课改革时,应把激发学生的责任和担当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培养高职学生建功立业的志向,弘扬鲁班精神坚守职业操守,把个人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一起来走出狭隘的小我成就社会和国家有用的大我”。

四、用儒家忠孝思想提升高职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孝敬父母的赤诚之心

忠孝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依据,也是君子所必备的品德。“忠”是子民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维护。《论语·八佾》中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些都是讲臣子对国君必须尽心事奉。在现代,我们可以把忠君思想发展为爱国情怀,因为在古代,君即代表了国,因此忠君和爱国在大多数时候是统一的,如果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侧重于表达君臣的关系的话,那么《春秋左氏传》中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则侧重于表达臣民和国的关系。而曾子则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忠”不局限于臣对君的关系,还包含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朱熹在《论语注》中认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为恕”,而冯友兰先生则认为“尽己为人之为忠”,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能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忠的表现。在当代我们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将“忠”转化为爱国敬业和待人忠诚,不怀二心。

孝是子女对父母和祖宗的尊重和敬顺。《尔雅·释训》中,对“孝”作了如下解释:“善事父母为孝”。这是“孝”字的一般含义。如何才算是“善事父母”呢?《大戴礼记·曾子立孝》认为:“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孝经·纪孝行章》中提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把“敬”列为“孝”首要内容。这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儒家认为,孝本之于人的天性,萌发于人心,而礼则是孝的具体外化,并且在其发展中凝固为程式,整个社会、每个成员都应无条件地遵循实践。

在很多当代大学生的观念中,爱国主义就是运动员赛场上为了国家荣誉奋力拼搏,是军人在战场上视死如归,是仁人志士为了国家而奔走呼号,是少数英雄人物的为国家为民族赴汤蹈火,这些都离自己很遥远,但爱国主义教育从来都不应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应该落实为具体的点滴行动。爱国离当代大学生并不遥远,相反它时时处处就体现在寻常的学习生活当中。2018年9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节目连续播出多期台湾间谍利诱策反在校大学生案件,其实在此之前的2016年4月,广东省在国家安全机关组织实施“南粤行动”,侦破的一批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案件中就有在校大学生被利诱策反对敌对势力提供重要军事情报的案件。这些事件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不强,但另一方面更说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仍有待加强,有的学生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置国家的安全于不顾,可见十分缺乏爱国情怀。用传统文化“忠”的思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容易落地生根因为传统文化的“修齐平治”思想,会把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当中。

传统文化里“忠”的思想还可发展为今天的敬业,如果说爱国是侧重从情感上的表述的话,那么敬业就是实际行动,对大多数人而言,爱国就是要通过敬业的工作的实际行动来实现报效祖国的志向。当然,传统文化中强调“忠”和“孝”也有其消极方面,如果放弃是非观念而一味强调尽忠尽孝则是愚忠愚孝,愚忠愚孝是不利于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

当今社会有一种“啃老”的社会现象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部分在校大学生甚至是已经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和物欲,不肯节俭,习惯性伸手向父母要钱,父母不给要么自暴自弃,要么加恨于父母。要钱花时父母便是摇钱树,花父母的钱财时肆意挥霍而无愧意,在心理却又嫌弃自己的父母不是大官大款,甚至把自己的不顺意都归咎于父母,成为家庭甚至社会的寄生虫。

目前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很大,在对贫困大学生大力资助的同时,也应大力开展感恩教育,除了要强调感恩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还要强调对父母的感恩,对师友情谊的珍惜,把孝亲利群和爱国结合起来。在人际交往中,有意识地加强真诚待人,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处世原则。可以在主题班会,用角色模拟形式体验为人父母的艰辛用角色互换的形式体验忠恕之道的必要性。对高职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不必舍近求远,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是最接地气的。

总之,在高职院校加强儒家优秀文化的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使之能适应当下社会,成人、成材,这是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06

[2]肖群忠.《礼记》的孝道思想及其泛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3)

[3]冯友兰选集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86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研究”研究成果(2015LSZ010)

                   ---本期编辑 宋筱琦
吴锋,1978年出生,陕西山阳人,美学硕士,本科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文学爱好者。曾出版过《图解诗经》、《诗经之美》等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