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再次来袭,这两类人更需要特别注意

 度麦心理 2022-03-24

疫情下的心理防护:避开“吸引力法则”的反作用力

  

从2020年到现在,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再次抬头,围攻了全国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让全国大部分地区重新笼罩在疫情扩散的阴影下。在两年多的抗疫过程中,大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已经趋于平稳,能够正常应对,但是,还是有两类人群在疫情防护的过程中,成为心理健康的危险者。

第一类人是侥幸心理的拥护者。

这类人通常是全能自恋者,总感觉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的。于是,他们无论去哪里、做什么,都会很大意,并因此而成为无意识状态下的传播者或者被感染者,并因此造成疫情加重。

第二类人是过度小心的奉行者。

这类人活得太过小心翼翼,总感觉哪里都不安全,谁都可能携带病毒,整天自己吓自己,导致自己哪里都不敢去、什么都不敢做。迫不得已要出门时,就会整日处于胆颤心惊的心理状态中,引发的后果就是因心理状态的脆弱而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时间一长,要么心理出现问题,要么身心俱疲,得不偿失。

二者皆不可取。

作为度麦心理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我想为大家提供两点建议:

  

第一、保持平常心。

面对常态化的疫情形势,谁也无法避免。国家有正常的应对政策,作为普通人,遵照执行即可。需要做核酸就做核酸,需要戴口罩就戴口罩,需要隔离就隔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该吃饭就吃饭,该工作就工作。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做好应有的防护措施,减少与非必要人群的接触,在安全的前提下增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才是疫情常态化下的有效防护措施。

第二、避开“吸引力法则”的反作用力。

心理学有一个吸引定律,也叫“吸引力法则”,指的是当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通俗地说,就是我们老话所说的 “怕什么、来什么”。

面对疫情严重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对个体的影响。如果你特别恐惧它,那么必然迅速加大它对你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会突破你的心理防线,而后就是影响你的身体免疫力,最终导致身心状态的不断弱化而成为易感人群。

同时,心存侥幸的状态下,个体会放松对自己的正常防护,并因此给病毒更多的感染机会,让自己在无意识中成为易感人群,甚至成为传播者,导致疫情加重,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避开“吸引力法则”的反作用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疫情下的生活。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积极的应对,就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