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二班毛豆 2022-03-24


   

朋友跟我说,女儿最近有点闹别扭,说上班太辛苦了,谁谁同学不想上班,就呆在家了;谁谁同事辞职了,在家休息一个月,再重新找工作。朋友说,那意思,女儿似乎也想休息休息。

你怎么回答。我问她。

我跟女儿说,我不需要你养,但你要能养活你自己。

我点点头。朋友又接着说,她一个朋友的孩子是硕士,但上班没多久就辞职了,说上班太辛苦还挣不了多少钱,三十多岁就是不出去工作,在家啃老。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我笑了。不是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是自古以来就有勤奋上进的孩子和懒惰依赖的孩子,有正面教育的家长和负面榜样的家庭。但最主要的还是一个人的内心愿望,是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样的生活。

  2  

其实,朋友的女儿我还是了解的。从小学习基本没让父母操心,从未上过任何补习班,努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又自己找工作,算是很独立的孩子。刚上班工作强度大,有点情绪也很正常,但需要正面引导。听说她又想考研出国读书,这都没问题,但要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及早订目标,为未来作规划。

日本有个女医生叫吉田穗波,是名古屋研究所博士,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做妇产科医师。朝九晚五,工作很忙。她有三个人生追求:工作、留学和儿女成群。每个职业妈妈都知道,平衡事业和家庭非常困难,很多人会选择留学结束再生孩子,或者孩子大点再去留学。但吉田穗波的选择是——同时做。她没考虑先做哪个,而是两件一起做。她说,人生只有一次。一件一件按顺序来,不够实现那么多理想。

吉田穗波说,当她听见有人因选A还是选B烦恼时,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先别考虑or,想想看有没有and的方法吧!”,说抱持这样的想法,才能每一秒都不浪费。

吉田穗波考取了哈佛,丈夫因妻子要留学,也辞掉工作,跟随妻子一起去了美国。两年后她取得了哈佛学位,期间还怀上了第四胎。回国后如愿成为主任研究官,致力于研究母子照护议题。后写了本书《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著作出版期间,她第五个孩子出生了。


吉田穗波的座右铭是罗宾·夏玛的名言:“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前段时间我在闺蜜群说,日更后我的时间变得很紧张,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好像很多事没做,就到晚上了。我说要重新列个每日时间管理表,否则太浪费时间。

有朋友劝我,你每天写,究竟有没有意义,没必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灵感来了才能写出好文章,难道你每天都有灵感吗。那言下之意,我懂。

但我其实是把每天的写作当成了工作,正如你们没有灵感也要上班,是必选项。虽然不是坐班朝九晚五,但也是严格执行每日到岗,不会旷课。

连岳说:好的作家,无论他起点高低,有个共性就是能够保持固定的节奏,每天写点东西,感觉不好,没有灵感,也得坐在书桌前,硬写。就像卡尔维诺说的,是匠人的习惯引出灵感,而不能靠等候灵感过日子。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作家这行,灵感容易变成自我欺骗的借口。厨师就不能说我今天没有灵感,不炒菜。我认为厨师状态好时,炒的菜定然更好吃,也有灵感,也有神灵附体的感觉。

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说:一天不练琴,自己就会发觉差别所在;两天不练琴,乐评人便会发觉差别所在;三天不练琴,连听众都发觉差别所在了。

  4  

当然,一切行为都是来自原动力,来自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让我一坐在电脑前就是快乐的,是充满希望的。

汪曾祺说:“孙犁同志说写作是他的最好的休息。是这样。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最充实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凝眸既久(我在构思一篇作品时,我的孩子都说我在翻白眼),欣然命笔,人在一种甜美的兴奋和平时没有的敏锐之中,这样的时候,真是虽南面王不与易也。写成之后,觉得不错,提刀却立,四顾踌躇,对自己说:“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此乐非局外人所能想象。”

我要做的事,就是在快乐之余,将每天的时间做个更合理的规划。我需要与时间来一次密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