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通了云端电话,立刻问她腾冲的情况。 云端说,正准备给你电话,客栈老板接到上面通知,政府让他们劝返客人,老板说那意思希望她们早日退房,不过毕竟她们来了几日了,估计也不会立刻赶她们走。遂问我们这边情况。 我说,原计划今晚去腾冲,但上午来了老姆登,觉得风景不错,想住一晚,但这边客栈今天接到通知都不收客了,只能去腾冲。 云端说她们本想过两天去诺邓,但刚刚诺邓客栈的老板发了图片给她,说诺邓已经封路不让进了。腾冲商铺也都关了门,她啥也没买,呆下去也没啥可逛,可能也很快离开腾冲。让我确认一下腾冲宾馆,能办入住再过来。 谢过她后,转身回到餐厅跟陈同学和姐姐说了情况。 出老姆登村 陈同学打通预订的宾馆电话,对方说之前订的可以办入住,这才松了口气。 三人吃了一整只土鸡,实在美味,也许就是树上抓的也未可知。聊了会天,看看时间不早了,才起身出村,继续上碧罗雪山,去知子罗。 知子罗曾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城所在地,坐落于碧罗雪山西麓海拔2023米处的山梁上,高悬怒江江面1000余米,四周是终年积雪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山峰,直线距离不超过20公里处,有怒江和澜沧江两条大江。 知子罗路牌 知子罗是傈僳语,意思是“好地方”。一千多年前,氐羌的一支乌蛮部落后裔,从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到达怒江之上的知子罗,在这里繁衍生息,称之为“怒苏”,这就是碧江怒族的起源。 在古代,从古南诏国(现大理)经知子罗翻越碧罗雪山到高黎贡山,只需一天就进入了缅甸,于是知子罗成为古代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和集市之一。 知子罗村口 由于知子罗的特殊地理位置,云南地方政府曾设“知子罗殖边公署”,后称为“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1932年改为“碧江设置局”。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度成为怒江流域的核心城市,怒江州府和碧江县府都设在这里,成为怒江州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路牌写着记忆之城、老姆登茶厂 但知子罗悬于碧罗雪山之上,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物资供应困难等问题逐渐显露。70年代初,碧江至福贡的怒江江边公路开通后,知子罗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1974年,地质专家预测知子罗因处于碧罗雪山山腰,存在巨大的山体滑坡隐患。同年州府迁至六库镇,知子罗归碧江县管辖,并将其设为县城所在地。 1986年碧江被撤销县制,县城被拆分成为两部分,分别并入泸水县和福贡县,昔日辉煌的碧江县城就这么从地图上消失了,只在原址上留下了空城知子罗。现知子罗村属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从州府所在地变成了一个村子。 八角楼为怒族博物馆 进入知子罗,左边是一个广场,旁边有个标识石牌介绍知子罗的来历。一座八角楼伫立在石阶的最高处,上书“怒族博物馆”,门是关的。1986年碧江县特意从大理请来工匠打造新景观八角楼,为县城图书馆,谁知刚竣工不久,便撤县了。 广场上有个篮球场,周围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屋建筑,墙壁上是那个年代的标语和领袖画像,周围很安静,偶尔一两个游客从广场走过。 环顾四周,有种错觉,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或是走进了哪部电影的外景地。 广场 墙上的语录 领袖画像 墙壁标语 巨幅画像 30多年过去,预言中的山体滑坡灾难并没有发生,有些村民又搬回空了很久的房屋,但知子罗却再也没有热闹起来。 来到这里,会有种感叹,这些整整齐齐、空无一人的旧建筑,如没落的贵族,谢幕于时代,隐退于江湖。经历过城市变迁的人,都会心有戚戚,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记忆之城”。 县城百货大楼原址 忽想起柳永的《雨霖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正沉思中,见球场阶梯有个人冲我笑。定睛一看,原来是渝A,牵着他的两条大狗坐在台阶上。我也朝他点点头,不一会儿,女人从房屋里观赏出来,一家人开车离开。 看了一会儿,陈同学说去老姆登茶厂。据说雪山茶不错,走,品茶去。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文末“在看”,让我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