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那些花儿(二十一):半天红染

 二班毛豆 2022-03-24

深圳街头的木棉

我与木棉的亲密接触,是来深圳以后。

我的老家没有木棉树,所以从没见过木棉花长什么样。书里说木棉花如火一般炽烈。红得像火,也是有很多花的。

对木棉心生敬意,是源于读书时舒婷的那首《致橡树》。那时的女生,理想中的爱情,大抵如此。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第一次见到木棉花,我就被怔住了。深圳街头很普通的一个街道,也是春天。正走着,迎面几棵树,一树红花,灿烂夺目,树上没有一片树叶,枝桠斜飞,直指蓝天,枝头红花密密匝匝,一朵一朵,大而坦荡。

我问同行友人是什么花。答曰:木棉花。原来这就是木棉花,果真如火一般炽烈。

一次在中心公园附近,绿茵茵草地跌落了好多木棉花。我拾起一朵。花很大,完好无损,花瓣大方绽开,花萼成三片匀称的花壳,托起着红丝绒般艳丽的五片花瓣,殷红动人。忽闻““啪”地一声,身后又一朵跌落,干脆利落,掷地有声,一点也不含糊。果然有种阳刚之气,无怪乎人们称之为“英雄花”。

最早记载木棉花的是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木棉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

木棉树产于热带亚热带诸地。古代又叫斑枝花、古贝,或有称攀枝花、吉贝者。称之为吉贝,便正是英雄花的来历。

古代海南岛五指山上,有位英雄叫吉贝,他多次率领黎族人民抗御外敌,屡连战功,得到人民的爱戴。后因叛徒出卖,被敌人围困于山中,身中数箭,仍屹立山巅,身躯化为一株木棉树,箭翎变为树枝,鲜血化成花朵。后人为纪念他尊称木棉为英雄树,木棉花称为英雄花。

一次在路边,见本地阿婆正认真拾起地上的木棉花,装入袋里。我问她捡花干嘛。阿婆说,煲汤喝啊,很清凉的。

木棉花可煲汤,果壳成熟后,里面的芯如棉絮,可做棉衣、枕垫。清代陈淏子《花镜》记载:“攀枝花,又名木棉,产于越南。树类梧桐,高四五丈,叶类桃而稍大,花似山茶,开时殷红如锦。结实大如酒杯。絮吐于口,即攀枝花。土人取其实中絮铺褥,甚软美,但不可作棉线。若树上有取不尽者,犹如柳絮,即飞扬四散矣。

唐代诗人李琮就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里也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

苏东坡被贬海南时,当地人赠他木棉制成的吉贝布衣。苏东坡以诗致谢:“遗我吉贝衣,海风令夕寒”。

木棉花开时红艳如火,自古文人多有赞美。宋代杨万里在《二月一日雨寒五首其》诗云:

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
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

姚黄魏紫这样的极品牡丹向谁要,连郁李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也没有。但南方春色却别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

大月 摄

宋代刘克庄的《潮惠道中》描绘得更形象:

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

几棵树连半个天都染红了,正是我第一次看见木棉花的惊诧。

木棉花是广州市花,广州人特别喜欢木棉花。古时广州越秀山麓学海堂一带有很多木棉树。清代林伯桐《学海堂志》记载:“花开则远近来视,花落则老稚拾取,以其可用也。”

清代彭羡门《广州竹枝词》诗云:


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
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

好一幅南粤春景,还有树下一对小情侣依依不舍惜别情。

清朝诗人陈恭尹的木棉歌也别有风味: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华开。

有如尧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复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如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

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则极富浪漫情怀:

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
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

大月 摄

大月前几日在家附近转悠,拍出了如梦如幻的木棉花。此时,正是木棉如火如荼时节。

昨天出门办事,开车穿行于街道。等红绿灯时,见街上所有人都带着口罩,神情木然(当然也看不起表情),急匆匆,忙忙碌碌。

一时间很是恍惚,有点不真实,不知自己身处什么时代,哪个时空。只有路边的木棉依然挺直,湛蓝的天空下,无畏地盛放,炽烈如火。霎时觉得有股力量充满心中。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文末“在看”,让我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