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滇行偶记(十三):一个外乡青年

 二班毛豆 2022-03-24

年三十那天用早餐,服务员大姐告诉我,今天就我们一家房客。

真真正正的包场。

然而早餐自助餐品种丝毫没减少。这样的服务让人心悦诚服。

从松赞林寺回来,打算跟前台招呼一声,请厨房帮忙用压力锅压一下牛肉。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野餐炉可煮不趴牛肉。

前台戴眼镜瘦高小伙换了位中等身材的青年,清秀,白皙,不像当地人。

我询问厨房帮忙的事。青年听完似乎想说什么,沉吟片刻立即答应了。

我道谢,说担心年三十外面餐厅不开门,所以自己做。谁知青年人立刻道:

”我正准备跟你们说呢,请你们跟我们一起吃年夜饭。“

因常在少数民族地区过年,熟悉当地风俗,便欣然应允了。

下午五点左右,前台来电,说餐厅已准备好,请我们下楼。

一进门,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服务员大姐、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年轻女孩、女厨师和那位前台青年人起身招呼。

前台青年身着大红毛衣,自称小张,给我们逐个介绍。

原来那位服务员大姐竟是酒店客服经理。中年汉子和女孩是她的老公和孩子,今晚陪她一起过年。

听故事忘了拍照

客服经理对我们说,小张就是她们的酒店老总。

我吃了一惊。这青年人最多三十出头,竟有如此才干。

“你不是本地人吧。”

“我是上海人。”小张腼腆地笑了。

“他嫁到我们香格里拉来了。”客服经理说完,众人都笑了。

迪庆州的藏民俗很有趣,家中孩子无论男女,老大当家,其余兄弟姐妹成年了都要出去,叫嫁出去。

我们称赞酒店服务贴心,也提了建议。

“天气干,若房间能配台加湿器就好了,花不了几个钱。”陈同学道。

小张与客服经理对望一眼,对我们说:

“酒店是有的,原想着客人需要就提供,现在看来的确需要每间房配置。”小张谦逊地接受了建议。

我很好奇,一个上海人怎么在香格里拉立了足。

小张放下酒杯,笑着说起他的故事:

十五年前,他从上海交大毕业后,假期到梅里雪山旅游,结果被这里的奇丽风光吸引,一住就是一个月。

当时有家客栈转让,生性爱自由的他便接手做起了客栈生意。

说是做生意,其实没怎么打理,每日踏遍德钦各地,与村里的藏民同吃同住,喝酒聊天,无话不谈。

好客的藏民也很喜欢他实在、不耍滑的性格,常邀他到家里做客。

不久,村里就都知道有个上海小伙在梅里。

一次,一位同在梅里雪山开客栈的深圳大姐,临回深圳前与他聊天。劝他年纪轻轻正是学东西的时候,不要浪费大好光阴,干一番事业再享受自由,会不一样。

小张是个聪明人,思索后决定去昆明学习酒店管理。

他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打工,业余时间自学酒店管理理论知识,一步步实践,掌握了高级酒店的管理精髓,两年升为大堂经理。

一个偶然机会,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酒店投资老板。在相处的过程中,老板了解了他的为人与才干。

几年后,老板要在香格里拉开分店,任命小张为分店老总。

热爱雪域高原的小张欣然前往,在香格里拉踏踏实实干了五年,将酒店做到了本地知名品牌。

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美丽的藏族姑娘,与她结了婚,在这里安了家。按本地藏族说法,就是嫁了过来。

众人听完都夸小张。

“运气好,还有就是同事的信任和帮助。”小张对客服经理一家说。

“是你能干,对我们又好。”

这时小张电话响,传来一个清脆女子的声音。小张逗趣了几句,又递给客服经理。

“你多接点团单,回来给你弄好吃的。”客服经理笑道。

“是我们销售经理,在家过年,惦记坚守岗位的同事。”小张转过头对我们道。

看来小张管理很有章法,同事之间有如家人。因种种原因生意可能一时清淡,但未来定会越来越好。

推杯换盏间,大家又聊起客服经理女儿毕业考公务员的事,称赞香格里拉公务员待遇好。

我望向窗外,雪山在夕阳下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屋内酒兴正浓,温暖如春......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文推荐

滇行偶记(十二):传奇的松赞林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