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慢(十二):闲逛小金山 慢啜绿杨春

 二班毛豆 2022-03-24

小虹桥

从徐园过小虹桥,对面便是小金山。

为区别那座著名红桥,这座红栏杆小桥,被称为小虹桥。那座兴扬州文风的红桥,则称为大虹桥。这个后面说。

上桥,正面月洞门额上书三个字“小金山”。一拨人拥着导游下桥,听介绍小金山。

三人行到此处,方觉口渴。东面有间临水厅屋,门前有喝茶字样,正好品茗休憩。

小金山

进门坐下。身着长裙的小姐姐过来问泡什么茶。

小姐姐皮肤白皙,温婉可人。都说扬州出美女,这两天在街上见到的女子,皮肤真叫一个好,白里透红,吹弹得破,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叫了本地的绿杨春。绿杨村外绿杨春,应景。

小姐姐进去泡茶,萍儿与华歇息,我绕出去闲逛。

梅岭春深

前面说过,瘦西湖有两处绝佳位置,一是熙春台,即二十四景的“春台明月”。熙春台东可见五亭桥与白塔,北可望蜀冈,位置极佳。

而另一处位置更好,便是小金山,即二十四景的“梅岭春深”。

小金山原名长春岭,是全园最高点。

瘦西湖是条狭长河道,由南而北,至小金山转而向西,小金山刚好矗立在河道转折点。山顶有“风亭”一座,置身亭中,西可见五亭桥与白塔,南可见大虹桥和长堤春柳,尽收美景,是全园首屈一指的黄金地带。

风亭

清代扬州豪绅为打通瘦西湖至大明寺平山堂的水上通道,供皇上游赏,在瘦西湖西北开挖莲花埂新河。

据说当初堆土时,屡堆屡塌,三年不成,督工心急如焚。一次做梦,见关羽带领士兵将木桩打在河心,几个一组成梅花桩,堆土成了山。

督工猛然惊醒,即仿效此法。十天后,果然堆成了一座山。乾隆游览至此,听闻此事龙心大悦,赏一众人等。

关帝殿

从小金山月洞门进入,是关帝殿。门前太湖石几上,置一船形钟乳石盆。据说落雨天石盆积水,可映出峰峦倒影,背面钟乳滴翠,甚为神奇。

此石乃是北宋“花石纲”遗物,十分珍稀。关帝殿外一副楹联:

弹指皆空  玉局可曾留带去

如拳不大  金山也肯过江来

传说苏轼在扬州任职时,一日过江到镇江金山寺与佛印下棋。苏轼先输一局,佛印要了苏轼的玉腰带,留于金山寺做镇寺之宝。后佛印也输一局,便问苏轼要什么。苏轼说要金山过江到扬州。佛印灵机一动,写了“小金山”三字,交给苏轼带回。遂有了这副楹联。

宋代“花石纲”遗物

出关帝殿西边是湖上草堂。草堂门前有两棵300多年的紫薇树,象征紫薇高照。

正中“湖上草堂”匾,乃伊秉绶手书。

伊秉绶还记得吧。就是那位发明扬州炒饭和伊面的扬州知府(详见《扬州慢(二):品品淮扬菜》)

草堂前有一码头,停泊几只画舫,湖的前方正是五亭桥。

300多年的紫薇树

伊秉绶题字

湖前方为五亭桥

小金山三面环水,是瘦西湖建筑最密集的地方。有风亭、吹台、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等琴棋书画文韵。

回到小金山月洞门,无意间看东面花窗,见萍儿与华正坐里面。

窗内二人歇息

从关帝殿东门进去,是个露天院,东面墙一株粉色月季攀上屋檐,花开得甚是娇美;南面即是喝茶的厅屋,上书“琴室”。柱挂楹联“一水回环杨柳外,画船来往藕花天”。杨柳为春,藕花为夏,春夏临湖品茗,抚琴清心怡神。虽无琴字,音韵早已萦绕其间。

说到琴,扬州自古便是音乐之乡。著名琴曲“广陵散”,便是一首流行于扬州的音乐。“广陵”为扬州秦汉时古称,“散”是操,引申为乐曲之意。

“棋室”与“月观”,有曲廊相连。郑板桥当年来到月观,面对美景,写下中堂楹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观”四面格扇,堂后是桂园。秋日桂花盛开之际,推窗赏月,清香四溢,天上水中两月同收眼底,令人陶醉。

桂花有木樨之称。院中“木樨书屋”四字,乃园林大师陈从周所题。

粉色月季

黄鼎铭《望江南百调》云:

“扬州好,入画小金山。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即仙寰。”

说小金山可入画成幅。登山望远,亭台楼榭、桃柳环湖,美不胜收,这地方就是仙境啊。

品茗

萍儿见我回来,倒杯茶递给我。

”来,品品绿杨春。”

不知是太渴,还是窗外湖绿醉人,竟觉得绿杨春好喝极了。

游园到此时,才咂摸出味儿来:

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

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文推荐:扬州慢(十一):夕阳返照桃花坞   柳絮飞来片片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