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穴——中府穴

 言午文摘 2022-03-24

中府穴属手太阴肺经。是肺的募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具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之功效。根据其穴性,现代主要用于治疗运动和呼吸系统疾病,如肩周炎、哮喘、颈椎病、支气管炎、感冒等。

本穴首见于《黄帝内经太素》,如《黄帝内经太素》中记载:“天以候天,地以候地,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中指中焦,府是聚的意思。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中府为中气所聚,又为肺之募穴,藏气结聚之处。肺、脾、胃合气于此穴,所以名为中府。别名膺中外俞(《黄帝内经灵枢·五邪》)、膺俞(《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膺中俞(《针灸甲乙经》)、府中俞(《针灸大成》)、肺募(《备急千金要方》)、龙颔。

【定位】

在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见下图

文章图片1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学教材针灸学第四版

【解剖】

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外、内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内、外侧神经。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 1 肋神经外侧皮支。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胸腔。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先定胸骨正中线,即胸骨正中垂直线。锁骨中线:由锁骨中点向下引经过乳头(男性)的垂直线,距胸骨正中线4寸即是。本穴取法有两种:

1、用指量法

1、食、中指相并,以近节指关节横纹水平放在外乳头(指男子)向外2寸处,直上摸3根肋骨,于第1肋间隙平齐处外取穴。

2、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肩峰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当云门直下约1寸,与第1肋间隙平齐处是穴。

【主治病证】

1、咳嗽、气喘、胸痛等胸肺病证;

2、肩背痛。

【操作方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可灸。

【常用配伍】

1、配大椎、丰隆、孔最,治肺炎。

2、配定喘、内关、天突、肺俞、膻中,治支气管哮喘。

3、配风门、少商、照海、合谷,治寒热、喉痹。

【保健按摩】

咳嗽不止时,用中指的指腹按揉对侧的中府穴,局部有明显的酸痛感,适度用力,对即时止咳有一定功效。经常按摩中府,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肌肉代谢,有减轻胸闷、肩背痛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