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冷香金迷,原名潘玥吉。吉林大学眼科学硕士,现从事眼科临床特检工作。典型的九零后,好奇心极强,喜欢挑战,喜欢接受新事物。热爱古筝和诗词,工作后本着“自娱自乐”的原则,坚持着自己的爱好。2018年加入素笛轩学习诗词,现正努力探索个人风格。 ![]() (古筝由冷香金迷演奏) 作品集 (以成稿时间为序) 中秋夜 阴雨值中秋,层云连小楼。 他乡休见月,见月使人愁。 秋日 秋已三分老,一分寒雁知。 两分归落叶,撷取寄相思。 鹧鸪天 乍暖之时生嫩寒,高楼被酒莫凭栏。欲将红锦裁新句,且放离愁入旧弦。 惭夜月,忆流年。流年易老月难圆。情知旧曲伤心调,香冷烟沉一梦眠。 虞美人 新添绿醑伤春瘦,无那分襟后。浅情最是落花飞,不待暮云深处雁来归。 阑干六曲相思地,今夕成孤倚。玉轮犹带旧时痕,常使清光斜照两愁人。 蝶恋花 紫燕归来寒未去。昨梦难销,添作春情绪。那日分襟临小渡,柳含半面樱初吐。 风落啼红云送雨,点点纷纷,总在凄凉处。天意不怜人意苦,音书恐被花期误。 水龙吟 画梁蛛网空垂,墙腰枯叶悬无几。彤云冻牖,寒烟侵夜,萧疏意思。倦续残章,难裁新句,孤阑愁倚。忆玉梅影底,酿诗分韵,吟多少,寻常事。 忽见琼英新缀,漫寻思、故人知未。啼螀渐杳,冰澌初结,霜风凝泪。往事销磨,音书寥落,旧痕零碎。欲重添绿醑,移灯听雪,唤何人醉。 八归 仲春游沈水岸 仲春游沈水岸,恰逢诗社分韵,取“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得“我”字,乃作。 迟寒染柳,疏风藏露,云态树杪独卧。飞绵远近溟濛岸,还见碧痕初涨,蕊珠才破。暂弃尘喧幽径外,听半晌廊间琴课。伫望久、叶里莺啼,伴棹桨声过。 犹记当时此景,移舟凭水,暗盼桃红休堕。客乡春感,旧怀心境,未抵离愁难作。向垂杨影底,折取青枝寄江左。归来后,漫填新稿,但约明年,裁诗相和我。 长白山四题 大戏台河 山中新雨过,林静起轻烟。 邈邈传幽响,云端九重泉。 天池 一水千重境,连峰映白云。 偶然风雨过,薄雾共氤氲。 长白飞瀑 隔崖闻清响,溟濛雨未收。 极目无秋色,却疑秋风稠。 绿渊潭 岳桦隐飞流,潭幽空曲暗。 跳波竞相逐,叠影浓复淡。 霓裳中序第一 空庭夜雪积。半冱冰澌悬欲滴。前日冷香巷陌。剩霾雾冻檐,霜风吟壁。凉欺曙色,似那时、南浦岑寂。笺书滞,一行雁字,渺渺绝踪迹。 还忆。旧游江国。荡古溆、烟舟缓楫。匆匆归路望极,客影凄清,柳意寒碧。梦痕寻未得。问后约、巫山阻隔。唯留取、幽怀无尽,待暖付梅驿。 庚子初春漫兴 巷陌萧萧夜雪残。乱云低结更添寒。 可怜细草生春色,少有行人驻足看。 记丙申仲夏往游长白山事 昔游长白山,薄晓过溪谷。 岳桦隐激流,飞鸟时在目。 冷雨来复歇,湿岚浸林木。 山半翠浪叠,山巅素冰覆。 骤风欺人倒,酽寒透衣服。 雾集千峰淡,云生万状伏。 茫茫无所识,清响破幽独。 天池临未睹,怅然归平陆。 庚子冬至沈阳作 岁暮寒飙声瑟瑟,苍茫斜照暗孤城。 寻常廛市如宵禁,千百医家尽夜行。 病气经年祛未彻,煎心终日梦犹惊。 高楼极目忍垂泪,一派彤云映雪生。 盛京仲春即兴 东风一夜催春近,雪底依稀见草芽。 去岁庭中双燕子,明朝寒尽可还家。 鹊踏枝 宿雨初收风暂歇,憔悴寒蝉,帘外空悲咽。旧梦难凭新梦绝,春愁未遣秋愁叠。 满目清霜兼落叶。还似当时,南浦伤离别。雁入楚天烟水阔。孤帆长对云明灭。 清平乐 空庭雪老,渐觉人情少。薄雾馀寒春尚早,已料春愁难了。 昨宵虚梦佳期,别来枉费相思。欲破一怀幽恨,晓风偏入窗扉。 ![]() 愿倾一生,体会平平仄仄 遥远的从前,桃花树下,一个小姑娘用童稚的声音吟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母亲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这是我对诗歌最初的印象,那一年,我三岁。 大字还不识一筐的时候,偏喜欢翻看父亲泛黄的高中读本,惦记着生动的插图。父亲就在临睡前为我读里面的诗词传记,我也咿咿呀呀地读,“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还嘻哈地说:“好玩儿,好玩儿,真像绕口令!” 后来,我开始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摇头晃脑、装模作样地各种背诵,爸妈笑着问我明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我总会理直气壮地回答“不知道”。记忆中,我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小表情相当可爱。渐渐地,我开始联系身边的事物。捉蝴蝶时,我想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下雪时,我又会指着窗外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上学后,生活的经历变得丰富,从幼稚的争执到复读的寂寞再到升学的焦灼,这些不起眼的点点滴滴影响了我的人生,打磨着我的思维。我不再是那个只会背诵的小女孩,也不再嘲笑那些前辈“一被贬,就写诗”,我能感受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那位“拍遍栏杆”的词人的痛苦和无奈,欣赏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豪迈。 很喜欢庄子的一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世间从不缺乏美,荒凉也好,繁华也罢,豁达的人会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忧伤的人会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深情的人会想“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思乡的人会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王国维先生的书中,我知道了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自己写诗的想法也愈发强烈。 终于,某个雨后的秋日,霜风微凉,我提笔写下:“秋已三分老,一分寒雁知。两分归落叶,撷取寄相思。”从此,我的心思更加细腻,会欣赏消融的冰雪,会聆听枝头的鸟鸣。 诗词的魅力在于情景交融,而交融的源泉又在于对生活的体会。人生如戏,起起伏伏后渐入平淡;人生亦如诗,平平仄仄中渐悟豁达。记得启蒙我写诗的姐姐说过,年少时多写一些总是好的,二十岁和三十岁的感悟绝不会相同,当我老了,再翻看这些文字时,会想起那时的快乐,那时的忧伤。 工作后,日子逐渐忙碌起来。可是,越是忙碌的日子,越想留一点时间反思自己,我相信文字是有灵性的,笔端流淌的墨水就是就是心声的汇聚,我喜欢以我笔写我心。 回想三十多年的点点滴滴,皆是随性而为,学琴是,学医是,学诗也是。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或许,我天生就属于“乐知者”。 感谢开明的父母,给了我多彩的生活。感谢启蒙我学诗的姐姐,带我进入了诗词的世界。感谢素笛轩耐心又严厉的素师,为我纠正了很多认知上的错误,指引我创作,让我进一步感受了诗词的魅力。 平仄的韵律是美好的,像极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文字不论贵贱,不问出身,它源于自然,归于人心。将来,希望还有时间留给自己,留给我爱的文字。我愿做诗词的信徒,愿倾一生,体会这无限的平平仄仄。 ![]() 素笛轩是由青年诗人楚凌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创办的诗意平台,致力于奉献原创作品、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一个纯粹风雅的世外桃源。 作为素笛轩核心理想的诗词课程,开设至今已5年有余,培养了上百名优秀学员。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因诗相聚,因诗相伴。今,我们特以『此心安处』栏目展示诗友们的风采,分享他们的点滴心语、兴趣爱好、原创作品,愿以诗会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