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五台山系列之一:缘起

 晋见人文 2022-03-24

在中国山西东北部,从太行山伸出一个支脉,这个山脉就是著名的五台山。五台山东接太行山,北隔着一个狭长的盆地与恒山山脉相望。恒山山脉连接太行山与吕梁山两座大山,自古为中原屏障,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五台山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佛教圣地的?而为什么五台山位列中国四大名山之首?在中国古代,五台山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了解五台山不太难,因为史料很多。五台山在古代佛教界的地位之高是我们今天的人所罕知的。研究中国佛教文化脱离不开五台山,中国古代高僧大德总会与五台山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与五台山密切相关的史料有以下几部:唐代慧祥的《古清凉传》、唐代释道世《法苑珠林》、宋代赞宁《大宋高僧传》、宋代释延一《广清凉传》、宋代张尚英《续清凉传》、明代释镇澄《清凉山志》,以及日本遣唐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宋代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记》中大量提到五台山,也是我们了解五台山重要的资料。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与二年(662)六月,长安会昌寺僧人会赜(zé)曾奉旨两次上五台山检寻圣迹、修理寺塔,回京后绘有五台山地图及著《清凉山略传》一卷,当时广泛流传,是第一本五台山传记,可惜后来失传。

几部重要的文献成书时间:会赜《清凉山略传》,唐高宗龙朔二年(662);释道世《法苑珠林》,唐高宗总章元年(668);慧祥《古清凉传》,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延一《广清凉传》,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张商英《续清凉传》,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镇澄法师的《清凉山志》,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到,从初唐开始,五台山一直为中国重要的佛教中心,吸引着高僧大德甚至文人的关注。

而正史中最早提到五台山的是唐代人李百药所撰写的《北齐书》:“(河清)三年(564),突厥入境,代、忻二牧,悉是细马,合数万疋(pǐ),在五台山北合谷中避贼。贼退,敕建送马定州,付人养饲。建以马瘦,违敕以便宜从事。戎马无损,建有力焉。”

古代地理文献最早记载五台山的是唐代李吉甫所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五台县,中。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开元户二千一百六十五。乡五。本汉虑虒县,虑,音闾(lǘ)。虒,音夷。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县理是也,属新兴郡。高齐改为雁门郡。隋大业二年改为五台县,因山为名也。五台山,在县东北百四十里。《道经》以为紫府山,《内经》以为清凉山。虑虒水,在县北十五里。”

从以上资料可知,五台山所在的县为五台县,因山得名。五台县本名为虑虒县,因水得名,因为境内有虑虒水。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名为五台县。那么,到隋朝时,五台山已经有名气了,所以将县名更改为五台县。

五台山究竟得名于何时?又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

顾炎武在《五台山记》中:“然余考之,五台在汉为虑虒县,而山之名始于齐,其佛寺之建,当在后魏之时,而彼教之人以为摄摩腾自天竺来此,即居是山。不知汉孝明图像之清凉台在洛阳而不在此山也。余又考之《北齐书》但言:突厥入境,代、忻二牧马数万匹在五台山北柏谷中避贼。”

五台山得名,应该最晚在北齐,因为《北齐书》中提到的五台山是我们能看到最早的资料。以前叫什么名字?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谓的“《道经》以为紫府山,《内经》以为清凉山。”,应该是后人附会之说,不足为信。而五台县以前的名字“虑虒”颇值得探究,存世的战国时期尖足布币上有“虑虒”的地名,学界认为指的就是五台县。可见五台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虑虒邑的建置最晚当在赵襄子元年(前475)灭代之后。

《山海经·北次三经之首》:“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虖池(滹沱)之水出焉……。又北三百里,曰石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池。”

谭其骧认为鲜于之水即五台山清水河,今日五台县城附近还有虑虒河,五台县境内有虒阳河。虑虒是五台独有的古县名。有学者认为虑虒是古代鲜虞人活动的区域,先秦文献中提到的鲜虞人当是虑虒邑的土著。

那么五台山地区在上古时期,是鲜虞这个被华夏称之为“戎狄”的部落生活的地方。后来鲜虞部落可能被更先进强大的代国所逼,被迫不断迁徙,到春秋时期,已经迁移到今天河北石家庄一带,《左传》中一再提到的晋国伐鲜虞,此时的鲜虞已经不在今天的五台县了。

战国初期,赵襄子诱骗其姐夫代王,将代王在宴会上杀死,灭掉代国,废国为代郡,可能正是这个时候置虑虒邑,虑虒邑因水得名。这时的五台山,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山而已。

唐代慧祥撰写的《古清凉传》,开篇就提到“晋永嘉三年,雁门郡人县百余家,避乱入此山。见山人为之步驱而不返。遂宁居岩野,往还之士。时有望其居者,至诣(yì)寻访,莫知所在,故人以是山,为仙者之都矣。仙经云,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

从以上资料可知,在永嘉之乱时,雁门郡人因为避乱而入此山,可能正是从此时起,开始有人居住,并逐渐附会为仙人居住的仙山,被称之为“紫府山”。

释道世的《法苑珠林》是我们了解五台山历史重要的资料,也是将五台山与文殊菩萨联系在一起最早的文献,《法苑珠林》中记载:

代州东南五台山,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三百里,极巉(chán)岩崇峻。有五台,上不生草木,唯松柏茂林。经中明文殊将五百仙人,往清凉之山,即斯地也。地极严寒多雪,号曰清凉山。所以古来求道之士,多游此山。遗迹灵窟,即目极多。中台最高,去顶七百里,望如指掌。上有小石浮图,其量千计。即是魏文帝宏所立也。石上人马迹宛然如新。有大泉名曰太华,清澄如镜,有二浮图夹之。中有文殊师利像。人有至者,钟声香气,无日不有。神僧瑞像,往往逢遇。龙朔二年,下敕令长安会昌寺僧会赜往彼修理寺塔,前后再返,亦遇灵感。中台东南下三十里有大孚灵鹫寺,古传汉明所造,现有东西二道场,像设犹存。南有华园二顷许,四时相间,互相映发,古今常然,不知元由。贞观年中,有禅师名解脱,聚住习定,自云于华园北四度见文殊师利菩萨,翼从满空,群仙异圣,不可胜纪。近有僧朗禅师居山三十余载,亦遇仙圣,飞空而去,唯留故皮。南台三十里内多是名华,遍于峰岫(xiù),俗号华山。中有圣寺,钟声时发。曾见异人,形伟冠世,言语之间,超腾遂远。其山甚近,滞俗罕登,登者必感胜缘。

从《法苑珠林》、《古清凉传》中可以看到,在初唐,唐人已经将五台山视作佛教中所谓的文殊菩萨的道场“清凉山”了。《法苑珠林》中提到“大孚灵鹫寺”,“古传汉明所造”,这是我们现在认为的五台山的开山首寺,即今天的显通寺的前身,但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连释道世都仅仅是记载了“古传”,顾炎武在《五台山记》中明确否认了此说法。而《古清凉传》中也记载道:“渐下三十余里。至大孚图寺。寺本元魏文帝所立。帝曾游止。具奉圣仪。爰发圣心。创兹寺宇。孚者信也。言帝既遇非常之境。将弘大信。且今见有东西二堂。像设存焉。其余。廊庑基域。仿佛犹存。括地志。以孚为铺。高僧传。以孚为布。斯皆传录之谬也。”

大孚灵鹫寺,今天的显通寺,应该建于北魏,孝文帝所建,这是有记载的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今天一般认为该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元,与洛阳白马寺建于同一年,是中国第二座寺庙,五台山开始首寺,严格考究,该说法不足为信。

那么五台山的发展轨迹应该是这样的:上古时期,五台山地区是戎狄人鲜于部落所居,春秋时期为代国,战国初赵襄子灭代,置代郡,始设置虑虒县,因境内有河曰虑虒,这时候的五台山是一座人迹罕至的普通大山。直到西晋永嘉之乱时附近居民为了避乱躲入此山,开始有人居住,因为山高险峻,人迹罕至,人们以为居住在山中的人为仙人,逐渐演变成道教的仙山,称之为“紫府山”。直到北魏一统北方,佛教兴盛,因为五台山靠近当时的都城平城(今大同),北魏崇信佛教,平城成为了当时的佛教中心,靠近平城的五台山也是从此时,开始开窟造塔建寺,直到唐初,五台山“遗迹灵窟,即目极多。”所以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与北魏定都平城紧密相关。

那么五台山又是怎么成为了文殊菩萨的道场的?这要提到一部重要的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

生活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天竺僧人佛驮跋陀罗首次翻译了《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华严经中提到文殊菩萨:“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在同一部经书“诸菩萨住处品”写道:“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这里提到了文殊菩萨在清凉山演教说法,但是清凉山在什么地方,只是提到东北方。这个时候五台山和清凉山还没有划上等号。

文献中最早把五台山称之为清凉山的就是我们提到多次的《法苑珠林》,《法苑珠林》作者释道世,生活在唐太宗、唐高宗时期,是当时有名的高僧,博览经藏,著述甚丰,最有名的是《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成书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可见,在此时,五台山就是佛经中文殊菩萨演教说法的清凉山已经是佛教界的共识了!

文殊菩萨传入中国时间很早,早至东汉末年西域僧人支娄迦谶翻译的《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后来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佛教最重要的经典《妙法莲华经》及佛驮跋陀罗翻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中都介绍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信仰逐渐流行。到初唐时密宗传入,因为诸多密宗经典都反复提到文殊菩萨的真言和法力,文殊信仰在唐代愈加流行。那么在盛唐时期,文殊菩萨已经成为信众最多、地位最高的菩萨,而五台山因缘际会,被佛教界高僧大德认为就是佛经中提到的东北方的清凉山,因为此时佛教重心已经由印度转入中国,那么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为国际佛教界所认可,这时,五台山已经成为了国际佛教文化中心,日本遣唐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大量提到了五台山。而同时期的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是什么样子?峨眉山虽已有寺庙,但它逐渐被重视还得等到中晚唐唐僖宗被迫入川之后;九华山在此时还没有僧人,需要等到安史之乱之后新罗(今朝鲜)僧人金乔觉到此苦修;而普陀山这时还叫梅岑山,与佛教所谓观音菩萨的道场补陀洛迦山还没有任何关系,这时公认的补陀洛迦山还在印度东南方的海边,普陀山开始有佛教的痕迹还得等到中晚唐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遣唐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开始。峨眉山、普陀山成为佛教名山得等到宋代,普陀山成为佛教名山就更晚了,需要等到明清时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