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观音洞

 晋见人文 2022-03-24

观音洞,位于五台山栖(qī)贤谷。从大石线银海山庄对面的石桥过清水河,沿着道路前行,右转为南山寺,不转弯沿着道路继续前行,约1公里,可到观音洞。观音洞往里,还有地藏洞、普贤洞、文殊洞等。

观音洞位置示意图

观音洞往里,还有地藏洞、普贤洞和文殊洞

观音洞所在的山叫贡布山,寺又名栖贤寺,古称古贤寺,是五台山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寺庙为上下两院,上院建在半山腰的悬崖峭壁之中,下院建于山脚河畔平地。占地面积约2016平方米,殿堂房屋共40余间。观音洞位于上院,传说观音洞是观音菩萨显化的地方,故因洞建寺。明代镇澄《清凉山志》卷二“五峰灵迹 ”之“观音洞”条载:“栖贤谷口岩畔,洞有滴泉,味甘。”游人视之为“圣水”。

下院为一四合院,进入寺门,正面为大雄宝殿,除此之外,四面均有房屋围护,颇为规整。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四出廊。

观音洞卫星图

观音洞下院颇为规整

穿过大雄宝殿,有石阶通道,石阶陡峭,共有398级台阶,曲折迂回,绝壁如立,攀登起来稍觉险峻。

通道中段,向外凸起的巨岩上建有六角亭,玲珑可爱,称之为“观音亭”,又名“飞来亭”。檐下横枋上绘“观音救苦”三画,表现的是观音菩萨显现真容,拯救受到歹徒和猛兽威胁的凡人。

中段傍岩壁筑七间殿堂,曰“香积佛殿”。从小门入内,墙壁与石壁之间宽不足1米。中间一段墙壁上画有十八罗汉,六位一组,均呈日常生活状,富有世俗情趣。相传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观音洞的六年中,曾有三年闭关于此。这里也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坐静所。十三世达赖喇嘛法名土登嘉措,拉萨东南部达布地区郎敦村人,生于1876年5月5日,1879年6月13日坐床,1933年12月17日圆寂于拉萨。1908年进京时,因听说五台山观音洞是六世喇嘛避难之处,曾取道五台山,到观音洞朝圣。

此外,石阶沿途还有长寿殿、五爷殿等新建的殿宇。尤为奇特的是五爷殿,殿内供泥塑五爷,高约1米。五爷供奉于观音洞颇为特别,五爷在五台山是有求必应的神灵,据说他得到菩萨果位后,专程到观音洞参禅修炼,成为了观音菩萨的一胁侍。

石阶云梯尽头,便是观音洞。相传,这里是观音菩萨曾经显圣过的地方,所以洞前建殿。

观音殿依山崖而建,三开间,殿内主像为八臂十一面观音,头上有头,最上面的头部沿额鬓又排有小头型,故称“十一面”,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应化的法像,并可拯救十一种人间的最大疾苦和灾难。观音的两侧为八大菩萨,并有唐卡悬挂正中。唐卡上左面绘西方极乐世界,右面为四观音,中间是观音菩萨。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和黄教祖师宗喀巴。

观音殿的背后便是著名的观音洞。“观音洞”是自然生长的两孔洞穴,深嵌在岩壁之中,东面的洞穴又小又低,仅可容一尊佛趺坐。据说,这就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在此避难时的静坐之洞。如今的这个洞穴已被寺庙师父们用门窗阻隔保护起来,我们虽看不出当年那位活佛在此静坐的半点痕迹,但这个天然的神奇岩洞,却仍然以鲜活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明朝时,宗喀巴创立了藏传佛教的新教派格鲁派,俗称黄教。宗喀巴圆寂后,他的徒弟们继承其衣钵,逐渐演变为达赖与班禅两套活佛系统。据说达赖和班禅世世转生。从一世达赖到四世达赖,并不是以“达赖喇嘛”称呼。1653年,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dá)喇达赖喇嘛”,并授予金册和金印,以后 ,“达赖喇嘛”这个名号才正式确定下来。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公元1617-1682年)死于公元1682年,按黄教的嗣续法,仓央嘉措应是他的接班人,可是当时的藏王桑结,偏偏秘不发丧,继续伪传五世达赖的命令,任意孤行。直到1697年,康熙皇帝责问时,才立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当年他只有十四岁。仓央嘉措二十一、二岁时 ,已是一位颇有才华的诗人了,一方面由于他经常出入拉萨市的酒家,另一方面,他写的诗多为爱情题材。因此,西藏那些大农主们对他很反感,拉藏汗杀掉第巴(达赖系统的总管)桑结嘉错,并派人赴北京向康熙皇帝奏报新立的仓央嘉措不是真达赖灵童,平日耽于酒色,不守清规,请予“废立”。康熙帝命侍郎赫寿等人来藏进行“安抚”,并敕封拉藏汗为“翊法恭顺汗”,赐金印一颗。仓央嘉措“诏执献京师”。1706年,仓央嘉措被“解送”北京,据说行至青海逝世,时年24岁。关于仓央嘉措的下落,历来说法不一。

另一说法是仓央嘉措被迫到五台山避难。就居住在观音洞,当时观音洞无任何建筑,仓央嘉措在观音洞建造一座观音殿以后,这里才有了建筑。殿前那棵高大的树,据说为仓央嘉措手植。

在观音洞的同一崖壁上,西面的洞穴口小洞大,积水一潭,水色如银,清冽甘甜,这就是信众们所说的“圣水”,佛教徒认为饮此水能够“消灾免难”。每当游人来此,观音洞的喇嘛师父总要为你舀一瓢清泉,让你尽兴而饮。

正是因为传说观音洞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避难处,也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静坐所在,因此藏族佛教徒朝五台山,观音洞是必到之地。

观音洞历史沿革:

观音洞据说始建于明代,没有任何资料可寻。

康熙四十六年(1701),第巴桑结嘉错为拉藏汗执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也随着被黜,解送赴京。关于仓央嘉措的下落,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没有死,后到达五台山。牙含章在《达赖喇嘛传》中说:“据藏文十三世达赖传所载,十三世达赖到五台山朝佛时,曾亲自参观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静休的寺庙。”据此来看,六世达赖送到内陆后,清帝即将他软禁在五台山,后来死在这里,可能性很大。“观音洞”就是六世达赖在五台山的避难之所。可能观音洞也就是从此开始,才真正逐渐建寺的。

光绪十四年(1908),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进京陛见清德宗时,于正月十八日来到五台山,受到五台县官、五台山扎萨克大喇嘛和全山僧众的欢迎。《西藏文史资料选辑》辑录了此场景,十三世达赖“在五台县官和十五个寺院的欢迎站班和僧侣仪仗队的欢迎下,下榻五台山扎萨克的欢迎蓬里,随受接扎萨和拉基等人进献的三佛田,后在五台山各寺院和五台山扎萨克的欢迎下,下榻于菩萨寝宫。”二月十七日,离开五台山。期间,“曾亲自参观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静休的寺庙”,因此,观音洞又予以修葺。

1984年,政府拨款对观音洞进行了维修。复原僧舍11间、亭台1座,维修僧舍3间,砌围墙50米,整修石条踏步170米,砌洪坝1200立方米。

1996年,益西法师来到观音洞,在益西法师主持下,观音洞重修了三座大殿,维修了斋堂,铸造了香炉,补塑了佛像,邀请了著名藏族画家花丹扎西绘制了大幅唐卡,使观音洞恢复成今日模样。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显通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菩萨顶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塔院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罗睺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清凉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龙泉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集福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碧山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金阁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白云寺

晋见之遇见五台:五台山诸寺之万佛阁(五爷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