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妓写下一首词,堪比李清照,妻子读后大哭,决定让丈夫把她娶回家

 柠檬猪nyzbh9re 2022-03-24

爱情是什么滋味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会用不同角度的诗歌,予以表达。在辛弃疾笔下,爱情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突然眼前一亮。在元稹那里却是难以复制的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秦观心中,爱情则是代表着希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商隐的爱情,更注重感情,所以他大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元好问却把爱情上升到生死的高度,“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以上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阐释爱情的意义。哪一个更深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千人千面。但是,爱情其实并不止以上这些味道,这不,下面这个歌姬是用一首词来表达。歌妓写下一首神奇宋词,感人肺腑,妻子读后,让丈夫把她娶回家!才情堪比李清照!

这首词的作者叫聂胜琼,是宋代著名的歌妓。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擅长琴棋书画。这时,她与李之问相遇,并彼此爱上对方。一段时间之后,李之问回京城任职,聂胜琼想要嫁给他。可是囿于身份的限制,这件事没有成功。聂胜琼不得不与李之问告别。在李之问离开5天之后,聂胜琼写下这首词,并让人快马加鞭送给正在回京途中的李之问。

这首词用情极深,李之问看后不禁潸然泪下,就连他的妻子读完这首词之后,都感动不已,决定让丈夫娶聂胜琼回家为妾。

这首词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让妻子与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下面我们先欣赏一下这首词:

《鹧鸪天·寄李之问》

宋·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这首词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情真,可以说是离别之情感人肺腑。具体我们看一下译文,就一目了然:“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花且如此,人会如何?可想而知!)。

在莲花楼下,我为你饯行,此刻那柳树早就青青悠悠。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深情的哭诉,人见犹怜!)。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这首词的另一个特点是词美。词的上片,开篇两句“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渲染出了送别时的伤感,在用词上也非常常考究。“玉”与“花”比喻词人的美貌,“惨”与“愁”是说送别的愁苦,作者用词非常考究、精准。

此外,一句刘青青是对王维的诗“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致敬,情景结合、感人至深。

下片,前两句“寻好梦,梦难成”重点写痛苦相思,好梦难成。一句“况谁知我此时情”,更是道出了女词人内心强烈的孤独与苦闷。最后两句“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帘前雨”与“枕前泪”相衬,以无情的雨声烘染相思的泪滴,窗内窗外,共同滴到天明。这两词立即营造出一种非常强的画面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鹧鸪天·寄李之问》是聂胜琼留下的唯一一首词。尽管是唯一,但这首词非常讲究,不仅征服了李之问夫妻,后世评价也非常高。清代许昂霄在《词综偶评》评价道:风致如许,真所谓我见,犹怜者也。

还有很多人评价,这首词的艺术水准并不比李清照的词低,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