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天空人类比鸟儿更脆弱

 碧华视窗 2022-03-24

在天空人类比鸟儿更脆弱

作者:周碧华

古代中国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但仅仅是神话。直到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一号”离开地面,才算是人类首次实现了飞行的梦想。

“飞行者一号”虽然简陋得像只蜻蜓,但它依然是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的真正的飞行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飞行器,即飞机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也改变了军事史。

人类借助钢铁的翅膀,在天空飞来飞去,视野更加开阔,生产力大大提升。但同时也将人类的欲望与野心膨胀了无数倍,战斗机已研发到了第六代,连一般的导弹都追不上。

当然,飞机更广泛地用于民用领域,全世界每天有10几万架次民航飞机在蜘蛛网般的航线上飞行,几千万人在天上或思考或打盹。

权威的说法是,飞机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失事率在万分之零点零二以下。尽管如此,人类是因为地球的引力而生存在地面,一旦离开地面,似乎一切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难免有些心虚。虽然有些人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还是默默祈愿的,直到飞机落地,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犹记得2011年8月的某一天,来自全国的10多位名博在鄂尔多斯正享用告别午宴,我与宾语兄弟需提前一点时间去机场,这时服务员上了一道当地名菜,一位名博对我俩说:快尝尝,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这句话在平时真没什么,可对于两个赶乘飞机的人来说,一下子连举筷的动作都僵硬了。我俩乘的是小型飞机,那飞机果然几上几下,似乎总冲不上去,先前机舱里还谈笑风生的人,都静默了,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大汉闭着眼手不停地转着佛珠,更增添了紧张气氛,回想那个名博说的话,一种不祥之感重重地压在心头。

当然,我们还是安全地落地了。但我相信,无数乘飞机的人有过不祥念头和紧张的情绪。但是,飞机还得照样搭乘,个个都拥有必须乘飞机的理由,人人都怀着侥幸心理,不相信自己会遇上那万分之零点零二的事故。

但如果政治的军事的原因介入到民航领域,万分之零点零二的事故率就会突破

1983年9月1日清晨,大韩航空007号班机进入前苏联领空,遭前苏联空军Su-15拦截机攻击而坠海。飞机上有韩国旅客75人、美国旅客61名、日本旅客22人、中国台湾旅客25人、中国香港旅客6人、其他国家旅客51人。美国众议员拉里麦克唐纳也搭乘这架班机预定前往汉城参加《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签订三十周年纪念仪式。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谴责前苏联,而前苏联的充足理由是“为了国家安全”。你不能说他们没有道理,上个世纪80年代,正值冷战高峰期,美国在前苏联领域周边不断通过间谍、侦查等手段刺探情报,甚至将侦察机伪装成民航客机进行间谍活动。谁知道007号班机上的美国人是否持有侦查设备?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掉一个,普通旅客便成了陪葬品。

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航班”失踪事件更是诡异,在未收到求救信号的情况下人间蒸发,航班上载有227名乘客(其中154名中国乘客),机组人员12名。先后有10多个国家参与搜寻,前后延续了四年,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

在国际航班上,谁也不清楚乘客中谁谁谁负有特殊使命,掌握有何种重要情报,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每天都在发生激烈的较量。某发达国家制造的飞机,鬼晓得是否在控制系统留有“后门”可以远程操控?

鸟儿很小,但它们拥有翅膀,能在天空自由飞翔;人类没有翅膀,只有复杂的思想,即使借助飞机到了天空,也远离不了罪恶。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祈祷祈祷再祈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