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卷一百四十七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3-2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第一百四十七卷目录

 表章部艺文一
  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    汉蔡邕
  表章论         唐牛希济
  跋王禹玉谢翰林学士承旨表本
              宋周必天
  跋宋元宪公表槁      陈傅良
 表章部艺文二〈诗〉
  上表谢恩         元宋褧
  送南安镇抚赵南山捧表西省 萨都剌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 明唐顺之
 表章部选句
 表章部纪事一

文学典第一百四十七卷

表章部艺文一

《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汉·蔡邕

今月十八日,臣以相国兵讨逆贼。故河内太守王臣等屯陈破坏,斩获首级,诣朝堂上贺,臣邕奉贺录。故羽林郎将李参迁城门校尉,而署名羽林左监右卫尉。杜衍在朝堂而称不在录,咎在,臣不详。省按使参以亡为存,衍以存为亡,错奏,谬录不可行。侍御史劾臣不敬,当赐刑。书惩戒不恪陛下天地之德,不辱收戮。丙辰诏书以一月俸赎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臣邕顿首死罪,臣不惟石庆数马之误,简忽校雠不谨之愆。虽见原宥仰愧先臣,伤肌入骨不胜忪蒙流汗,臣邕顿首死罪。

《表章论》唐·牛希济

人君尊,严臣下之言不可达于九重表章之用,下情可以上达,得不重乎。历观往代策文、奏议及国朝元和以前名臣表疏,词尚简要,质胜于文,直指是非,坦然明白,致时君易为省览。夫聪明、睿哲之主非能一一奥学,深文研、穷古训且理国、理家、理身之道,唯忠、孝、仁、义而已。苟不踰是所措自合于典,谟所行自偕于尧舜,岂在乎属文比事。况人君以表疏为急者,窃以为稀况览之茫然。又不亲近儒臣,必使傍询左右,小人之宠用是为幸傥,或改易文意,以是为非,逆鳞发怒,略不为难。故《礼》曰:臣事君不授,其所不及。盖不可援引深僻,使夫不喻且一郡一邑之政。讼者之辞蔓引数幅,尚或弃之,况万乘之主、万机之大焉。有三复之理,国史以马周,建议不可以加一字,不可以减一字,得其简要。又杜甫《尝雪房琯表》朝廷以为庾辞傥端明易,晓必庶几免于深僻之弊。夫僻事新对用以相誇,非切于理道者,明儒尚且抒思,移时岂守。文之主可以速达,窃愿复师于古,但寘于理,何以幽僻文烦为能也。
《跋王禹玉谢翰林学士承旨表本》宋周必大

翰苑多杂著,故其体不一。某以乾道庚寅岁初忝寓直,凡词头之小者,院吏辄以片纸录,旧作谓之屏风儿。予笑曰:此陶谷所谓一生依本画葫芦。今观《王岐公谢承旨表槁》亦连别本,殆屏风之类矣。其词谓由西掖入北门,行将二纪。又云:鼎圣历之肇新,顾藩麾之屡易,则为张文定公安道。无疑然闳博、燕闲、浮鳌、宣精等语。岐公表实用之文,体大略,亦颇类。二公盖同直者,顾不嫌于同,此前辈广大规模也。淳熙戊戌十月十四日。

《跋宋元宪公表槁》陈傅良

景祐二年定新乐,是时同在词掖如胥公、偃丁公、度张李晁石皆前进。元宪公以元年四月掌制,乃独属笔,岂非其文擅一时。诸公所推逊欤钦诵遗稿,令人起敬。

表章部艺文二〈诗〉

《上表谢恩》宋褧
瑞日鲜明射玉题,华袍繂䌨近罘罳。舍人宣赞瞻丹阙,新进趋跄诣赤墀。黄屋云行天杳邈,绿章风送路逶迤。湛恩岂许须臾报,要见他年献纳辞。

《送南安镇抚赵南山捧表西省》萨都剌

平生尺剑众中师,臣子肝肠天地知。少壮金戈探虎穴,太平铠甲网蛛丝。青衫白发尊前酒,紫塞黄云马上诗。今日又随天表去,梅花香里立沙墀。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唐顺之
子月开周正,朝宗协禹方。诸神将受纪,四海共迎祥。望日扳仙仗,呼嵩绕御床。天威临下国,星使入明光。彤管书云物,黄钟献乐章。欣逢阳道复,愿祝帝图昌。

表章部选句

唐张说诗海县衔恩久,朝章献寿新。
白居易诗共词加宠命,合表拜恩光。〈又〉和煖春城拜表还,〈又〉行香拜表为公事。
刘禹锡洛中初冬拜表诗凤栖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
韩愈诗拜章请讨俟,命起坐。
李商隐诗那劳出师表,尽入大荒经。〈又〉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又〉平明赤帖使修表,上贺嫖姚收贼州。
王建送司空神童诗独向凤城持荐表,万人丛里有光辉。
司空图诗宴罢论诗久,亭高拜表频。
宋余靖诗侍臣交表荐殊能。
欧阳修诗清晨拜表上东阁,郁郁瑞气盈官庭。苏轼诗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陆游诗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又〉思归新草乞祠章。
方岳诗渡泸诸葛表,哀汴老韩诗。
谢翱归朝曲供帐归朝亲奉表〈又〉鼓吹曲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
元元好问诗见说人间有新异,绿章封事谢升平。明吕楠诗一表才投遂隐沦。

表章部纪事一

《后汉书·周举传》:举为平丘令。上书言当世得失,辞甚切正。尚书郭虔、应贺等见之叹息,共上疏称举忠直,欲帝置章御座,以为规诫。
《皇甫嵩传》:嵩为人爱慎尽勤,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馀事,皆手书毁草,不宣于外。
《祢衡传》:曹操送衡与刘表。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
《东观汉记》:马援征浔阳山贼上书,除其竹林譬如婴儿,头多蚁虱而剔之。书奏,上大悦,出尚书尽数日敕黄门取头虱,章持入。
和熹邓后逊位,手书谢表,深陈德薄不足以奉宗庙,充小君之位也。
《三国志·钟会传注·世语》曰: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再呈辄不可意,命松更定。以经时,松思竭不能改,心存之,形于颜色。会察其有忧,问松,松以实答。会取视,为定五字。松悦服,以呈景王,王曰:不当尔邪,谁所定也。松曰:钟会。向亦欲启之,会公见问,不敢饕其能。王曰:如此,可大用,可令来。会问松王所能,松曰:博学明识,无所不贯。会乃绝宾客,精思十日,平旦入见,至鼓二乃出。出后王独拊手叹息曰:此真王佐材也。《太史慈传》: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邪。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邪。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间,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有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
《晋书·乐广传》:广迁侍中、河南尹。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曰:当得君意。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比,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述异记》:晋末荆州久雨,粟化为蛊虫,害民春秋。云:谷之飞为蛊,盖是也。中郎王义兴表奏曰:臣闻尧生神木,而晋有蛊粟,陛下自以圣德何如。帝有惭色。《宋书·傅亮传》: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记室参军滕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自此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
《南齐书·刘绘传》:鱼复侯子响诛后,豫章王嶷欲求葬之,召绘言其事,使为表。绘求纸笔,须臾便成。嶷惟足八字,云提携鞠养,俯见成人。乃叹曰:祢衡何以过此。《南史·谢脁传》:脁为晋安王镇北咨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启王敬则反谋,上甚赏之,迁尚书吏部郎。脁上表三让。中书疑脁官未及让,以问国子祭酒沈约。约曰:宋元嘉中,范晔让吏部,朱修之让黄门,蔡兴宗让中书,并三表诏答。近代小官不让,遂成恒俗,恐有乖让意。王蓝田、刘安西并贵重,初自不让,今岂可慕此不让耶。孙兴公、孔顗并让记室,今岂可三署皆让邪。谢吏部今授超阶,让别有意,岂关官之大小。撝谦之美,本出人情,若大官必让,便与诣阙章表不异。例既如此,谓都非疑。脁让,优答不许。脁好奖人才,会稽孔顗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圭尝令草让表以示脁。脁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谓圭曰: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其好善如此。
《梁书·任昉传》:明帝既废郁林王,始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封宣城郡公,加兵五千,使昉具表草。其辞曰:臣本庸才,智力浅短。太祖高皇帝笃犹子之爱,降家人之慈;世祖武皇帝情等布衣,寄深同气。武皇大渐,实奉话言。虽自见之明,庸近所蔽,愚夫一至,偏识量己,实不忍自固于缀衣之辰,拒违于玉几之侧,遂荷顾托,导扬末命。虽嗣君弃常,获罪宣德,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东牟,任惟博陆,徒怀子孟社稷之对,何救昌邑争臣之讥。四海之议,于何逃责。陵土未乾,训誓在耳,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将何以肃拜高寝,虔奉武园。悼心失图,泣血待且。宁容复徼荣于家耻,宴安于国危。骠骑上将之元勋,神州仪刑之列岳,尚书是称司会,中书实管王言。且虚饰宠章,委成禦侮,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存没同归,毁誉一贯。辞一官不减身累,增一职已黩朝经。便当自同体国,不为饰让。至于功均一匡,赏同千室,光宅近甸,奄有全邦,殒越为期,不敢闻命,亦愿曲留降鉴,即垂听许。钜平之恳诚必固,永昌之丹慊获申,乃知君臣之道,绰有馀裕,苟曰易昭,敢守难夺。帝恶其辞斥,甚愠昉,由是终建武中,位不过列校。《刘之遴传》:之遴为太学博士。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任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昉曰: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御史中丞乐蔼,即之遴舅,宪台奏弹,皆之遴草焉。
《陈书·沈炯传》:王僧辩羽檄军书皆出于炯。及简文遇害,四方岳牧皆上表于江陵劝进,僧辩令炯制表,其文甚工,当时莫有逮者。炯为魏人所虏,魏人甚礼之,授炯仪同三司。炯以母老在东,恒思归国,恐魏人爱其文才而留之,恒闭门却扫,无所交游。时有文章,随即弃毁,不令流布。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其辞曰:臣闻乔山虽掩,鼎湖之灵可祠,有鲁既荒,大庭之迹无泯。伏惟陛下降德猗兰,纂灵丰谷。汉道既登,神仙可望,射之罘于海浦,礼日观而称功,横中流于汾河,指柏梁而高宴,何其乐也,岂不然欤。既而运属上仙,道穷晏驾,甲帐珠帘,一朝零落,茂陵玉碗,宛出人间,陵云故基,共原田而膴膴,别风馀址,对陵阜而茫茫,羁旅缧臣,能不落泪。昔承明既厌,严助东归,驷马可乘,长卿西返,恭闻故实,窃有愚心。黍稷非馨,敢忘徼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言:甚不惜放卿还,几时可至。少日,便与王克等并获东归。《姚察传》:察转中卫、仪同始兴王府记室参军。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
《谢贞传》:贞迁南平王友,加招远将军,掌记室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徐伯阳传》:天嘉二年,诏侍晋安王读。寻除司空侯安都府记室参军事,安都素闻其名,见之,降席为礼。甘露降乐游苑,诏赐安都,令伯阳为谢表,世祖览而奇之。
《魏书·胡方回传》:方回,安定临泾人。父义周,姚泓黄门侍郎。方回,赫连屈丐中书侍郎。涉猎史籍,辞彩可观,为屈丏《统万城铭》《地祠碑》诸文,颇行于世。世祖破赫连昌,方回入国。雅有才尚,未为时所知也。后为北镇司马,为镇修表,有所称庆。世祖览之嗟美,问谁所作。既知方回,召为中书博士。
《高聪传》:聪为辅国将军,南讨望风退败,高祖恕死,徙平州为民。行届瀛州,属刺史王质获白兔将献,托聪为表。高祖见表,顾谓王肃曰:在下那得复有此才,而令朕不知也。肃曰:比高聪北徙,此文或其所制。高祖悟曰:必应然也,何应更有此辈。
《北史·董绍传》:孝武崩,周文与百官推奉文帝,上表劝进,令吕思礼、薛憕作表,前后再奏,帝尚执谦冲不许。周文曰:为文能动至尊,唯董公耳。乃命绍为第三表,操笔便成。表奏,周文曰:开进人意,不当如此也。及登祚,方任用之。
《北齐书·卢文伟传》:文伟子询祖,袭祖爵大夏男。有术学,文章华靡,为后生之俊。举秀才入京。李祖勋尝宴文士,显祖遣小黄门敕祖勋曰:茹茹既破,何故无贺表。使者伫立待之。诸宾皆为表,询祖俄顷便成。后朝廷大迁除,同日推拜。询祖立于东止车门外,为二十馀人作表,文不加点,辞理可观。
《邢邵传》:邵迁著作佐郎。深为领军元叉所礼,叉新除迁尚书令,李神俊与陈郡袁翻在席,叉令邵作谢表,须臾便成,以示诸宾。神俊曰:邢邵此表,足使袁公变色。孝昌初,与黄门侍郎李琰之对典朝仪。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于时袁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卲藻思华赡,深共嫉之。每洛中贵人拜职,多凭卲为谢表。尝有一贵胜初受官,大集宾食,翻与卲俱在座。翻意主人托其为让表,遂命卲作之。翻甚不悦,每告人云:邢家小儿当客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卲恐为翻所害,乃辞以疾。属尚书令元罗出镇青州,启为府司马。遂在青土,终日酣赏,尽山泉之致。
《周书·柳庆传》:庆除尚书都兵,郎中如故,并领记室。时北雍州献白鹿,群臣欲草表陈贺。尚书苏绰谓庆曰:近代以来,文章华靡。逮于江左,弥复轻薄。洛阳后进,祖述不已。相公柄民轨物,君职典文房,宜制此表,以革前弊。庆操笔立成,辞兼文质。绰读而笑曰:枳橘犹自可移,况才子也。
《隋书·李德林传》:德林举秀才入于邺。任城王湝因遗尚书令杨遵彦书云:燕赵固多奇士,此言诚不为谬。今岁所贡秀才李德林者,文章学识,固不待言,观其风神器宇,终为栋梁之用。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今虽唐、虞君世,俊乂盈朝,然修大厦者,岂厌夫良材之积也。吾尝见孔文举《荐祢衡表》云:洪水横流,帝思俾乂。以正平比夫大禹,常谓拟谕非伦。今以德林言之,便觉前言非大。遵彦即命德林制《让尚书令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因大相赏异,以示吏部郎中陆卬。卬云:已大见其文笔,浩浩如长河东注。比来所见,后生制作,乃涓浍之流耳。卬仍命其子乂与德林周旋,戒之曰:汝每事宜师此人,以为模楷。
《李谔传》:谔为治书侍御史。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曰: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
《唐书·苏味道传》:味道举进士,中第。累调咸阳尉。吏部侍郎裴行俭才之,会征突厥,引管书记。裴居道为左金吾卫将军,倩味道作章,揽笔而具,闲彻清密,当时盛传。
《岑文本传》:文本孙羲为中书舍人。中宗时,武三思用事,敬晖欲上表削诸武封王者,众畏三思,不敢为草,独羲为之,词谊劲切,由是下迁秘书少监。
《李翰传》:张巡死睢阳,人媢其功,以为降贼,肃宗未及知。翰传巡功状,表上之。帝由是感悟,而巡大节白于世,义士多之。
《颜真卿传》:真卿,字清臣。李希烈党周曾、康秀林等谋袭希烈,奉真卿为帅。事泄,曾死,乃拘送真卿蔡州。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墓志、祭文。
《李澄传》:澄始封陇西公,后乃进王爵,每上章,必叠署二封,士大夫笑其野。
《温廷皓传》:咸通中,署徐州观察使崔彦曾幕府。庞勋反,以刃胁廷皓,使为表求节度使,廷皓绐曰:表闻天子,当为公信宿思之。勋喜。归与妻子决,明日复见,勋索表,倨答曰:我岂以笔砚事汝耶。其速杀我。勋熟视笑曰:儒生有胆耶,吾动众百万,无一人操檄乎。囚之,更使周重草表。彦曾遇害,廷皓亦死,诏赠兵部郎中。《旧唐书·刘祎之传》:初,祎之既下狱,睿宗为之抗疏申理,祎之亲友咸以为必见原宥,窃贺之。祎之曰:吾必死矣。太后临朝独断,威福任己,皇帝上表,徒使速吾祸也。祎之在狱时,尝上疏自陈。及临终,既洗沐,而神色自若,命其子执笔草谢表,其子将绝,殆不能书。监刑者促之。祎之乃自操数纸,援笔则成,词理恳至,见者无不伤痛。时麟台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思钧共称欲其文,则天闻而恶之,左迁翰为巫州司法,思钧为播州司仓。
《令狐楚传》:李说、严绶、郑儋相继镇太原,皆辟为从事。自掌书记至节度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楚才思俊丽。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为,颇称之。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自是声名益重。
开成二年,楚疾甚。前一日,召从事李商隐曰:吾气魄已殚,情思俱尽,然所怀未已,强欲自写闻天,恐辞语乖舛,子当助我成之。即秉笔自书曰:臣永惟际会,受国深恩。以祖以父,皆蒙褒赠;有弟有子,并列班行。全腰领以从先人,委体魄而事先帝,此不自达,诚为甚愚。但以永去泉扃,长辞云陛,更陈尸谏,犹进瞽言。虽号叫而不能,岂诚明之敢忘。今陛下春秋鼎盛,寰海镜清,是修教化之初,当复理平之始。然自前年夏秋已来,贬谴者至多,诛戮者不少,望普加鸿造,稍霁皇威。殁者昭洗以云雷,存者沾霈以雨露,使五谷嘉熟,兆人安康。纳臣将尽之苦言,慰臣永蛰之幽魄。《大唐新语》:狄光嗣,仁杰长子也,历淄、许、贝等州刺史。居丧备礼,睿宗朝,起复太府少卿。光嗣频表不赴。乃降敕曰:朕念卿家门忠于王室,夺卿情礼,以展殊恩。屡表固陈,词理恳至,循环省览,有足可矜。今遂所请,用劝浮薄。待卿情礼云毕,更俟后命。仍编入史。元宗尝赐握兵都将郭知运等内人天军节度,太原尹王皎独不受,上表曰:臣事君,犹子事父。在三之义,宁有等差。岂有经侍宫闱而臣子敢当恩贶。以死自誓,固辞不受,优诏许之。
李辅国求宰相,肃宗谓之曰:卿勋业则可,公卿大臣不欲,如之何。又讽裴晃等速表荐己。肃宗患之,乃谓萧华曰:辅国求为宰相,若公卿表求,不得不与。卿与裴晃蚤为之所。华出问晃,晃曰:初无此事,臂可截也,表不可为也。华奏之,上大悦。
《因话录》:裴晋公平淮西后,宪宗赐玉带一条。公临薨,却进,使门人作表,皆不如意。公令子弟执笔,口占状曰: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向人间,谨却封进。闻者叹其简切而不乱。
《北梦琐言》:李商隐员外依彭阳令狐楚,以笺奏。受知相国危疾,有宝剑尝为君上所赐,将进之。命李起草不惬,其旨因口占云:前件武库,神兵先皇特赐,既不合将归泉下,又不宜留在人间。时人服其简当。唐太和中李德裕镇浙西有刘三复者,少贫苦学,有才思。时中人赍御书至,以赐德裕。德裕试其所为,谓曰:子可为我草表,能立就或归以创之。三复曰:文理贵中,不贵其速。德裕以为当言三复,又请曰:鱼歌樵唱皆传公述作,愿以文集见示。德裕出数轴与之。三复乃体而为表。德裕嘉之,因遣诣阙求试,果登第,历任台阁。
《清波杂志》:白屋同愁已失凤,鸣之侣朱门自乐,难容乌合之人。唐郑光镇河中,宣宗欲封其妾为夫人。上表辞焉,书记田绚之辞也。宣宗大喜曰:谁教阿舅作此好文。左右以绚对,便欲以翰林召之,以不繇进士,遂止。
《北梦琐言》:黄巢入广州执,节度使李佋随军至荆州,令佋草表述其所怀。佋曰:某骨肉满朝,世受国恩,腕即可断,表终不为领,于江津害之。
《十国春秋·吴·周本传》:齐王知诰将受禅,徐玠周宗等以本及李德诚名位,隆重讽之,使率群臣。劝进本已昏老,其少子弘祚惧家祸,代署表上之。本初不知犹谓所亲,曰我受吴室厚恩老矣,复能推戴异姓乎。临川王濛既降爵为公,诛死。本随众至建康,劝进由是愧恨,属疾,数月卒。
《前蜀冯涓传》:涓生平尤工于章奏。先是景福间,高祖杀陈敬瑄,田令孜命涓草表曰:开匣出虎,孔宣父不责他人,当路斩蛇。孙叔敖盖非利己,专杀不行于阃外,先机恐失于彀中。一时为中朝所诵。
《后蜀李昊传》:初,前蜀降唐昊草其表,后主之降也。其表亦是所为蜀人,潜署其门曰世修降表,李家见者哂之。
《楚李弘节传》:弘节,弘皋弟也。少有文学,与弘皋同居莫府。同光初,武穆王拜江南诸道都统。唐昭宗诏赐战马数百疋,王属弘皋草谢表,会弘皋文思艰涩,顾谓弘节曰:马有旋风之队,那得一事作对。弘节曰:独不闻军有偃月营耶。弘皋欣然捉笔云寻当偃月之营摆作旋风之队。表成,王大称赏,其警敏如此。《吴越罗隐传》:武肃王初授镇海节度使,令沈崧草谢表。盛言浙西繁富,成以示隐。隐曰:今浙西兵火之馀,日不暇给,朝廷执政,方切于贿赂。此表入奏,执政岂无意要求耶。乃请更其,略曰:天寒而麋鹿常游,日暮而牛羊不下。朝廷见之曰:必罗隐辞也。及昭宗易名,晔隐为贺表云:左则虞舜之全文,右则姬昌之半字。京师称为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