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镜中的威尼斯秘史,又因何于法兰西掀起“美丽之战”?

 LicorneUnique 2022-03-24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

第一时间获取小鹿最新的推文和资讯


1666年8月的一天,威尼斯共和国最核心、而行事最诡秘的决策机构,十人议会(Consiglio dei Dieci)的全体成员聚首一堂。在经过一番辩论后,众人很快达成了一项决议:在必要情况下,予出卖国家重大机密而不知悔过的叛国者以极刑处分!

贝纳尔多·切伦塔诺Bernardo Celentano,《十人议会》,1861,罗马国家美术馆

然而,在一个当时以自由与开放闻名,商业至上的城邦里,究竟是什么人,出卖了何等重大的机密,竟只能以命相抵呢?答案或许出乎你的意料——这些“罪大恶极”之人,都是威尼斯穆拉诺岛上制镜工坊的工匠。

17世纪,威尼斯穆拉诺工坊打造,带有华丽装饰的镜子,现藏佛罗伦萨

曾经名动天下的威尼斯穆拉诺玻璃,以其地中海特有的烂漫色彩与天马行空的造型设计,不但曾经作为稀有奢品为欧洲贵族奉若珍宝,时至今日,仍然令造访威尼斯的万千游客叹为观止。


然而,这脆弱易碎之美,真有这般价值吗?
就让我们走进一段瑰丽而传奇,
同时交织着欲望与阴谋的威尼斯玻璃秘史吧。

亚得利亚海的明珠

住在威尼斯的人们,人格必然会变得非常独特,正如威尼斯是世上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

——歌德



『水城』、桥城』、漂浮之都『尊贵之城』亚得里亚海的王后』……

所以这些称呼,都指向世上这座世上最独特的大都市之一——威尼斯


远在巴黎崛起前,在长达数百年间,
全欧洲最纸醉金迷、特立独行,
却又最具包容力的都市
非威尼斯莫属。

保罗·委罗内塞,《加莱的婚礼》,1562-1563,卢浮宫博物馆藏。威尼斯画派的大师委罗内塞,因常在宗教题材中过度世俗化,强调奢华享乐的表现而被宗教裁判所传唤。
这座城市位于现今意大利东北部,是威尼托大区的首府。而从地理上看,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上游,阿尔卑斯山区重要隘口,布伦纳山口以南的方向——这决定了威尼斯得以成为欧洲与阿拉伯地区,以及间接地与印度乃至远东地区进行贸易的重要港口


然而,这片土地并非是建立大型城市的理想之地。因托起这座宏伟城市的,不过是波河与皮亚韦河出海口之间,潟湖上的一片群岛。这也是威尼斯如今面临不断下沉之危机的主因。

卫星拍摄的威尼斯地区俯瞰图。这一区域最初的定居者,应是古罗马帝国末期,为躲避蛮族入侵的一批难民——选择这片地区的理由,仅仅是这片沼泽过于贫瘠,不会成为蛮族劫掠的目标。


尽管生存环境恶劣,早期的威尼斯居民依旧靠着捕鱼以及食盐贸易,顽强地生存下来,逐渐站稳了脚跟,并且在周边诸多列强环绕中保持了相当的独立性。

威尼斯曾经兴隆的食盐交易一度垄断了意大利内河地区。图中这座始建于中世纪晚期,后不断重修、扩建的大型食盐仓库及集市,如今已被改建成艺术会展、演出场地。


而在君士坦丁堡于1204年解体后,威尼斯逐渐成为欧洲与蒙古帝国、波斯,以及亚美尼亚、高加索和小亚细亚间更为便捷的纽带。

来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及日用品都在威尼斯的市集上交易:埃及、小亚细亚和远东的宝石,还有丝绸、棉花和锦缎等贵重在东方纺织品,都通过威尼斯港口被引进欧洲大陆,成为最受追捧的奢侈消费品。

乘此神风,威尼斯共和国迅速成长为地中海贸易帝国的一大核心。到13世纪末,威尼斯已是欧洲最繁华、富庶的城市:它有着自成一套的政治体系,并不臣属于任何一个帝国,甚至不受天主教会的约束。这诸多便利,使之成为欧、亚、非多民族、多宗教及多文化汇集十字路口

Vittore Carpaccio,《威尼斯的里尔多之桥》,16世纪


而正是在这样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上,栽培出了一朵最纯净而绚烂,且至今不曾凋零的琉璃之花——穆拉诺岛。

盛放的琉璃之花

如今,从威尼斯的Fondamente Nove站出发,用单程7.5欧的价钱,乘上名为Vaporetto的摆渡船,搭乘4-1或4-2路线,只需十多分钟,便可到达闻名遐迩、有着“威尼斯之花”美称的小岛——穆拉诺。

但穆拉诺岛的玻璃工坊并非自发形成。早在公元10世纪左右,威尼斯潟湖地区的玻璃制造与加工业就已颇具规模,是欧洲玻璃的重要产地之一。在1291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决定将原本设在威尼斯的玻璃厂尽数搬迁到当时人烟还十分稀少的穆拉诺岛上。


14、15世纪前后的穆拉诺岛地图

这一举措,首先是为了避免高温炉火在威尼斯主岛上引发火灾事故。而更重要的其次,把玻璃工匠大师集中到穆拉诺岛上,显然能有效地阻止配方外泄。玻璃工匠们被困在岛上生活,受到严密的监视。

当时工坊的条件相当艰苦。而工匠在没有取得许可的情况下不得离岛,否则会被永久剥夺从业资格。


但与此同时,玻璃匠人也享受着当时绝大部分手工艺劳动者无法享受的待遇。玻璃工匠中的大师享受与贵族同等的待遇,被允许佩剑,工匠的女儿亦可与贵族通婚。正是借着这样一套“软硬兼施”的制度,威尼斯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的确让大部分工匠心甘情愿地留在岛上工作,同时也鼓励他们的后代把工艺传承下去。

但正如我们都知道的那样,
世上并没有什么永远的秘密。

残酷的“镜子战争”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在法国与威尼斯之间爆发的这场“镜子战争”。在17世纪以前,全欧洲只有穆拉诺工坊打造的镜子能达到“水晶玻璃”的通透与明亮度,更手握能铸造出边长2米超大镜面的秘诀——同一时期,欧洲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工坊仅能制造出30厘米以内的小块镜面。


威尼斯共和国无疑从“镜子经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就连总督本人都要亲自过问。这也就决定了威尼斯制镜的工艺流程及配方有必须以铁腕来保密的价值。

表现威尼斯总督访问玻璃工坊的版画,约16世纪

但威尼斯制镜业在欧洲的绝对垄断终于还是走到了末路。在1664年前后,立志打造一座前所未见之宏伟宫殿的那位”太阳王“,决意要让建造凡尔赛宫的建筑及装饰材料全部由法国本土制造——其中,当然也包括了镜子。

尽管价格高昂不菲,但没有一个宫廷能抗拒那样尺寸气派、明亮通透且装饰意趣丰富的华镜。

精明而果敢的财政大臣决定向威尼斯派遣间谍,成功策动数十名资历较浅的工匠叛逃至法国。很快便发现端倪的威尼斯政府大为震怒。十人议会迅速决定,这个天价的秘密值得动用一切手段来保护——包括最极端、最卑劣的办法。不久之后,数名已身在法国的威尼斯工匠在短时间内接连离奇身亡,余下幸存者最后大都选择返回威尼斯,祈求宽恕。

尽管威尼斯人的果决相当有效,无奈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威尼斯制镜的一部分重要秘密仍然就此留在了法国,并很快转化为成效。时隔数年,当路易十四开始打造凡尔赛宫中最气派的“镜厅”时,已经全数使用法国本土生产的镜面了。

凡尔赛宫,镜厅

不过,这些镜子仍然是用边长不足90厘米的镜面拼接而成的,而这已是当时的法国制镜工坊所能达到的极限,而必须再待数年后,那位掌握了真正机密,且才华出众并自愿归化的制镜大师Bernardo Perotto现身才完全解开。
传世精工

失去制镜的独家秘方,无疑为威尼斯的玻璃工业带来了一次十分沉重的打击,18世纪的穆拉诺玻璃曾一度陷入沉寂,一些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精良工艺甚至一度失传。所幸的是,仍有一批穆拉诺玻璃工匠始终没有放弃传承,同时亦不忘探索与创新,才终于使得这些美丽而绝妙的工艺传承至今。

Avventurine——点金



“点金”工艺,有时也译作“砂金石”工艺,是在半透明的玻璃上加入闪光的金属氧化物颗粒,获得如石英般的纹理效果,而威尼斯玻璃的点金工艺多以氧化的铜砂制成。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点金都是仅为少数熟练工匠才掌握的绝技。 

这种工艺的名字来自于意大利语的“avventura”,有“冒险”与“运数”之意。这正是因为在工艺理论尚未完善的早期,连发明这种工艺的工匠自身也无法彻底解释其原理,导致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以至于每次制作都被认为是一次“冒险(avventura)”,或是托付给不可掌控的“运数”。


穆拉诺玻璃艺术博物馆藏的一款花瓶,可谓将点金工艺发挥到极致的杰作

Foglia d'oro/argento——金/银箔

这是一种结合了威尼斯同样悠久的制作金箔传统,用材极其奢华的技术。匠人在初始加工阶段,以半融熔状态的玻璃置于薄如蝉翼的金箔上滚动“收集”而来的。然后再用一层透明玻璃包裹住金箔。

当脆弱的金箔碎裂后,便会在玻璃内部产生“洒金”状的绚烂效果。十九世纪时,这项技术也被引申到银上。

以金箔工艺修饰的穆拉诺玻璃盏,俯瞰

Filigrana——花丝

花丝亦是极具代表性的威尼斯玻璃工艺之一。自16 世纪起已被穆拉诺工匠采用,是当地其中一种历史最悠久的技术。

以极致的花丝工艺制作的穆拉诺玻璃盘,19世纪出品。

其过程是将内部带有彩芯的透明玻璃棒放置在金属板上,将其加热至达到熔点,然后将其置于圆柱形物体上滚动,最终得到如蕾丝般纤细致密,有条不紊的纹理效果。


以花丝工艺打造的穆拉诺带盖玻璃樽。盖蒂博物馆藏

Calcedonio——玉髓玻璃


玉髓玻璃,是通过在玻璃中混合不同颜色的金属,再通过匠人巧妙的塑形手法,模仿出玛瑙、玉髓、缟玛瑙、孔雀石和青金石等天然宝石的奇妙纹理。

以“玉髓玻璃”打造的穆拉诺玻璃樽,18世纪,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藏民。

这种加工技术最初是在15世纪后期创建的。期间一度失传,直到 19 世纪末才由天才匠人Lorenzo Radi成功再现

Lattimo——牛奶玻璃

这是一种半透明,乳白色的玻璃,将玻璃以高温煅烧至不透明状态,还可加入各种颜色的金属氧化物使之着色。 

以“牛奶玻璃”及花丝工艺打造的穆拉诺玻璃樽

而穆拉诺玻璃的许多造型设计都以海生物或水生物为灵感,如海马、海豚、贝壳、鱼类或是传说中的神龙等,其色彩、造型或肌理,都在穆拉诺的玻璃中幻化为独特的装饰细节,诉说着这座城市依旧蓬勃的生命力。

19世纪,一家穆拉诺工坊的设计图

时光荏苒,在如今这个时代,

玻璃和镜子都已步入寻常百姓生活,

调节光线,装点华室,

为家居生活提供便利与美的享受,

再无需大动干戈,兵戎相见。

不过,若有机会至凡尔赛宫亲见那堂皇的”镜厅“,

或是登上穆拉诺岛一睹七色之花的真容时,

回想起这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历史,

或许会别有一番心得吧。

编辑 | 小鹿

更多收藏,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洽询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