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怪郭靖三次放过欧阳锋,原因在九阴真经里,你看周伯通说过什么

 耳东话史 2022-03-25

金庸说过,武侠故事的核心在于“侠”,而非“武”,武林高手的对决固然是武侠故事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但作者所想却是通过武林纷争来传递侠义精神,所以金庸笔下各部作品中的主角大多都有同一种品质,那就是仁慈,哪怕是对自己的敌人也很难痛下杀手。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他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但《射雕英雄传》的主角郭靖与张无忌性格不同,郭靖可没那么优柔寡断,他为何三次放过自己的仇人欧阳锋?

(郭靖剧照)

且不说欧阳锋本就是个恶人,郭靖身为大侠理应要为民除害,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欧阳锋害死了郭靖的几位师父,此仇不共戴天,郭靖怎能轻易饶恕他?

一、江南七怪,西毒杀其三

郭靖为何能够成为后来镇守襄阳的“北侠”?若他一直生长在蒙古,自然不会对大宋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甚至可能压根不会有侠义之心,而江南七怪这七位师父则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人。

比如那“飞天蝙蝠”柯镇恶常被视为搞笑角色,毕竟他武功三流,每每与人交手总难免挨一顿打,动辄一句“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这种“弱小却又示弱”的精神在武侠世界中是十分可贵的,若人人都贪生怕死,这世上哪还有人行侠仗义?

柯镇恶虽然武功三流,但侠义精神却无人可比,他的几位结义兄弟自然也是一样,而郭靖正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才能逐渐成为侠之大者。

(江南七怪剧照)

然而对郭靖如此重要的江南七怪七位师父中有三人都是死在“西毒”欧阳锋手中,而且死状极惨。

当时郭靖一度认为是黄药师下的毒手,几度要找黄药师拼命,好在后来误会解除,他才能与黄蓉重归于好。

不过后来郭靖知晓几位师父之死都是西毒所为,反倒没那么激动,甚至还与欧阳锋立下誓约,说要放他三次,这又是什么操作?他到底想不想杀报仇,不妨看看真正想复仇的人,对仇人是何态度,比如《天龙八部》中的萧峰。

二、藏经阁大战,萧峰的态度

萧峰是金庸笔下主角中为数不多算得上是“心狠”的角色,他一旦进入战斗状态便会变得疯狂起来,哪怕对方曾是他的好友,他也会不留情面,比如聚贤庄大战时,他的旧友奚长老就死在他手中,而当他面对仇人,那态度更是坚决。

藏经阁中,他和父亲萧远山一同面对慕容博父子加鸠摩智的组合,从人员配置来看,他们是弱势一方,而此时慕容博提出了和解方案,说是只要萧峰父子答应他的要求,他便立马让萧峰父子处死自己,你看萧峰是何态度?

(萧峰剧照)

原文道:“杀母大仇,岂可当作买卖交易?此仇能报便报,如不能报,则我父子毙于此便了。这等肮脏买卖,岂是我萧氏父子所屑为?

是啊,若无慕容博当年的挑拨之举,萧峰的母亲何至于被中原群雄杀死?这事如何能当成买卖来讨价还价?别说让萧峰像郭靖那样与仇人达成协议,放过对方三次,在他这儿,一次都不可能,这才是要报仇的态度,从萧峰对复仇的态度不难看出一个事实,当郭靖答应要放过欧阳锋三次时,他心中压根就没想过要报仇,说得再多,也是假的。

三、黄裳放下仇恨,写出《九阴真经》

那么郭靖为何能放下仇怨,只做些表面功夫呢?其实很简单,这事还得从《九阴真经》的故事说起。

(黄裳剧照)

那《九阴真经》是由北宋大内文官黄裳所创,当年郭靖在桃花岛上时听周伯通提及过这段往事。

那黄裳被皇帝派去征讨明教,结果打得两败俱伤,而他则不讲江湖规矩,跑去杀了明教的几个法王、使者,哪料被他杀的那些明教教众里居然有不少人在其他门派都有亲朋好友,结果黄裳便被各大门派的人围攻,落得全家被杀,自己也只能隐居起来躲避仇家的结局。

而黄裳苦心习武四十年后再度出山,他的仇家多半已不在人世间,于是他放下了仇恨,甚至照顾起当年的仇人,继而创出了《九阴真经》。

郭靖在听了这段故事后有何启发?你看他与周伯通的这番对话就明白了。

(欧阳锋剧照)

原文道:“周伯通道:'他那些仇人本来都已四五十岁,再隔上这么四十多年,到那时岂还有不一个个都死了?哈哈,哈哈,其实他压根儿不用费心想什么破法,钻研什么武功,只须跟这些仇人比赛长命。四十多年比下来,老天爷自会代他把仇人都收拾了。郭靖点了点头,心想:'那么我要找完颜洪烈报杀父之仇,该是不该?’

是啊,冤冤相报何时了,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有人言“人恶自有天收”,郭靖听了周伯通这番话也十分认同,他多半是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将“仇怨”看淡了,所以他才会在后来几次放走欧阳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