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壁疾病超声诊断

 杏林网事 2022-03-25
1、解剖:腹壁是一层状结构,分别为皮肤层、浅筋膜层、皮下脂肪层、肌肉层、腹横筋膜和腹膜外脂肪层,前面肌肉层由中线处成对的腹直肌、前外侧的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组成,腹直肌向上附着于5-7肋弓前面,向下止于耻骨嵴,并包绕在腹直肌鞘的前层和后层内,腹直肌鞘为一连续的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其后层止于弓状线,中间位于脐和耻骨联合之间,在正中线,腹直肌鞘前层和后层融合形成白线,将两侧腹直肌分开。

2、腹壁正常声像图:皮下脂肪层厚度存在差异,常表现为低回声,而肌肉表现为等回声,可显示片状肌纤维回声。
图片
A ,前腹壁横断扫描。RA,腹直肌;EO,腹外斜肌;IO,腹内斜肌;TA,腹部横切。箭头指向侧肌腱膜。

3、腹壁疝
腹壁疝是最常见的腹壁病变,检查可直接显示腹壁缺损及缺损大小,疝环边缘,肌层组织有无薄弱,是否有多发缺损和疝内容物的成分,同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或站立位,前后对比腹壁包块的大小,内容物的回声改变,如为网膜组织,一般呈实质低回声区,内无肠蠕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如为小肠,一般为气体、液体和食物残渣所组成的混合性回声团,且可见到肠蠕动和其内容物的翻滚现象。白线疝发生在正中线,声象图可显示腹白线强回声中断,在缺损处可见界不规则的回声区向体表突出。

疝内容物为网膜组织
例1
图片
图片
例2
图片
图片
脐疝,内容物为肠管
图片
图片
白线疝
例1
图片
例2
图片
图片
4、腹壁血肿
通常由腹壁下动脉、静脉的撕裂引起,可发生于发作性咳嗽后、喷嚏或癫痫发作后,其根本原因通常是抗凝治疗或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突发腹部锐痛并逐渐加重,在做收缩腹部肌肉的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皮肤可有瘀斑。

超声表现:血肿常为卵圆形,呈无回声或低回声。
图片
5、腹壁脓肿
局部多有疼痛,皮肤红肿表现,但深部感染,上述症状可不明显,声像图特点因脓肿液化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未液化时为非均质性低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可见血流信号,液化不完全时低回声包块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完全液化呈液性暗区,内见絮状点状强回声。

图片

6、腹壁结核
声像图特点因脓肿液化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液化时类似腹壁脓肿的声像图改变
图片
图片
7、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足月剖宫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为0.03%~0.40%,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是在剖宫产手术时,肉眼难以发现的子宫内膜碎片,散落在腹壁切口,并种植于其中造成的。
临床症状是腹壁切口处有硬结或肿块,绝大多数的肿块与月经密切相关,经前及月经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疼痛缓解而且肿块缩小。
超声表现:多呈低回声肿块,肿块较大时回声不均匀,内部可见小无回声,可呈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边缘不规则,无完整包膜,内部多无或少血流信号,肿块较大时可有丰富血流信号。
诊断要点:1、位于剖腹产切口瘢痕下方。2、经期可有疼痛。3、其大小及内部回声可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腹壁缝线肉芽肿鉴别:其特征性表现是缝线纵切面呈轨道样强回声,横切面呈双点征。

例1

图片

图片

图片
例2

图片

图片

8、腹壁脂肪瘤
较常见,质软,生长缓慢,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卵圆形或分叶状肿物,大多数腹壁的脂肪瘤与肌肉相比是等回声到轻度强回声的,边界清楚,无明显血流信号,常能见到薄的强回声包膜。脂肪瘤与脂肪肉瘤鉴别困难,对于高龄、肿物近期生长较快,内部可见血流信号者,要警惕脂肪肉瘤的可能。

图片

图片

9、腹壁韧带样纤维瘤
好发于腹壁肌层和筋鞘膜的纤维瘤,该瘤生长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和局部破坏性。
临床表现:常见于30~50岁有妊娠生育史的女性,有腹部手术史或腹部外伤史者,多偶然发现腹壁肿块,无明显症状,少数伴有局部隐痛或不适感,
超声表现:肿瘤呈扁平形或椭圆形,边界常不清楚,内部多呈较低回声,分布均匀。

诊断要点:
1、位于腹壁肌层;2、呈梭形低回声;3、与肌层分界不清。
例1

图片

图片

例2

图片

图片

10、恶性肿瘤腹壁转移
在原手术疤痕的两侧或两端多见。声像图常呈均质的低回声,境界尚清晰。

例1:腹壁切口粘液腺癌

图片

图片

例2:胃癌腹壁转移,多发低回声结节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