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北京故事

 若森知道 2022-03-25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为六朝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长城、故宫、颐和园这些建筑享誉世界,北京烤鸭、炖吊子、涮羊肉也是闻名遐迩的地道美食。而生活在北京城中的老北京人,也有个俗语“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说出了地域或方位上的差异性,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渊源。

北京地势,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走势。西部边界的东灵山海拔高达2303米;东部边缘的盘山(与天津交界)最高也只有858米,大都是低山丘陵;北部为燕山余脉的军都山,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南部,则为平原。而东南部为最低,向渤海湾缓慢倾斜。古人常常用“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等语言,来形容北京的山河之巩固壮美、地势之险要雄奇,正是绝佳的“藏风聚气”的格局。

古代帝王讲究“面南背北”登基坐殿,要求的是背(北边)靠着山,面(南面)向着大河和平原。北京的北面是燕山山脉,南面是永定河,又面向着华北平原,正是帝王建都之地。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因此多朝选择定都北京。燕、辽、金、元、明、清六朝定都北京,特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建设,使北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帝都。

由于地势西北部高,优质的水源也是从西部山上向东南方向流下,京城西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上风上水的贵地。因为空气好、水质好,因此,北京人都爱住在城北。

到了清朝,北京作为皇城,根据不同等级、身份,规划出了不同的居住地点。最早有“东富西贵”这个概念,还是在清末的时候,满族学者震钧在其所著《天咫偶闻》卷十记提到:“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又云:'东风西雨’,盖逢东庙市日多风,逢西庙市日多雨。而今则皆不尽然,盖富贵人多喜居东城,而风雨亦不复应期矣。”所谓“东富西贵”的意思非常明确,住在北京东城、西城地区的富人和贵人比较多。

我们知道,中心皇城是给皇帝及后宫们住的,内城是给八旗子弟们住的,外城才是给汉朝官员、商贾、老百姓们住的。为了以防万一,皇帝们在内城外面设立了九道门,做了一道自我保护程序(怕大汉子民造反)。这九道门都有讲究,各司其职,故旧有“九门走九车”的说法。

离城东最近的一个门——崇文门,又称哈德门,是大清国的税门。之所以定这个门是税门,主要是因为这里离京杭运河入口最近,通航最方便。京城里的大人物想吃点南方的应季美食或者想用点外来的好东西,一般都是走水路。通惠河(京杭大运河西分支)从外城的东便门汇入护城河,流经的第一个内城门就是崇文门。由于崇文门税门的地位,令城东成为了所有商人必经之处,久而久之就成了商人聚集之地。元代漕运的船只一直可以通到积水潭,明代的时候才把漕运的终点截在了城墙外头。粮食运来了得有地儿放,所以东城的粮仓非常多,所以有很多仓储,想当年北京城共有13个仓场,而东城就有7个之多,另外还有一些大商贾的家宅也安置在了这里。这就是所谓“东富”的由来。

而”西贵“,则是说西城中的人非富即贵,王府、官邸可以说比比皆是。《寻访京城清王府》一书中,就曾提及北京城王公府邸高达132处,但位于西城的就有70多处。正所谓东城多仓场,西城多王府,这与“东富西贵”的说法正好相符。据史料记载,清代十三位皇帝共育118位皇子,这些皇子的王府至少有80%以上都设在西城。老北京人都知道西城王公贵族多如牛毛,这也体现出了皇家所独有的“贵气”。

所谓“南贫北贱”,说的是住在北京南北城中的人多为贫贱之人。最早的说法是反过来的叫“南贱北贫”,“贱”是下贱(职业)的意思,“贫”是贫寒的意思。城南是普通老百姓住的地方,房子占地普遍比较小,聚集了社会上大部分的下九流之人,所以称为“南贱”。按照穷人互帮互助的传统来说,南城也是北京城最有人情味儿的地方。各种老字号、少数民族聚集地、天桥,其实就都位于南城一带。

南城除了穷苦人多还有就是“三子”多,哪三子呢?戏子、窑子、举子,先说举子。举子多自然是因为南城会馆多,会馆就相当于现在的驻京办,那个时候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各地的举子们进京赶考的时节,所以叫“举子来”。举子们来到北京赶考,一路上舟车劳顿,同一个地方的举子为了互相有个照应,来到北京都住在本地的会馆。

第二子就是“窑子”,其实窑子并不是妓院的统称,老北京只有低档的妓院才称为窑子。而一说到南城妓院的聚集地,没有人不知道八大胡同的,八大胡同说的不是一条胡同,而是八条胡同的统称。

戏子聚集南城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清朝实行满汉分居,其实严格地说应该是兵民分居,在旗的旗人住内城,不是旗人的住外城。内城不允许娱乐,所以老北京的戏班、戏园子都聚集到了南城,

由于南城中都是“下九流”,或者说都是社会最底层的贫苦百姓,所以才有“南贱”的说法。

最后说说北贫,在清朝时期,北城属于普通居民的住宅区,住在这里的大多都是穷苦的老百姓,由于经济能力有限,这片地区的房舍就一直无法得到修葺,而一旦有了些钱的人也会找机会搬离这里,所以,北城在当时就属于又穷又破的地方。

另外,老北京北城也是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地盘,地位不低了,可是到了清末的时候,这些在旗的贵族们断了钱粮,就只能靠变卖家当过日子了,所以就越来越贫穷。这些北城大户人家里有货,而且为了脸面又不好意思把古董拿到街上去卖,就把收古董的叫进家里卖,正应了那句话“脸比命值钱”。您说他们穷吗?那是真穷。但人家身份在旗,即便穷也不能说人家低贱,哪怕家里的被窝都当了,这些大爷出门也得穿得倍儿体面,整个一个驴粪蛋,外面光。这就是北贫的由来。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上百年前的事了,事实上“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在最近二十年才又流行了起来,不过现在指的当然不是老北京二环里那一小块地方了。

可以看到,东/东北是朝阳,西/西北是海淀,南边是丰台、大兴。这个时代的东富西贵代表了什么呢?

东富,指的其实就是朝阳区。由于东城崇文是以前经商密集地,所以对外扩展了之后商人们还是愿意在东边发展。初期的商圈其实也大多在东部,如王府井、国贸、CBD、望京等,这也导致朝阳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GDP常年位居全市的前两位。

西贵,指的自然是海淀区。说它贵,主要是因为这里聚集了北京绝大部分的高等学府和军区(包括军属大院),住的都是些有文化有身份的人,这些人也称贵人。随着国家规划方向的调整,西部的经济发展也很快,加上以中关村科技产业园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如今的海淀区GDP已经稳居全市第一。只能说,海淀区不光贵气十足,而且“太有钱了”!

如今的南北城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城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丽泽商务区、亦庄经济开发区,这些超大型商圈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南城的发展,南城已经成为居住、文创、休闲娱乐的优选之地;

北城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亚奥商圈、亚洲第一大社区回龙观社区等等,都带动北城的快速发展,北城已经成为文体、宜居的优选之地。

南贫北贱的说法一去不复返,北京的全方位规划发展将缔造更加靓丽夺目的新北京。

坚持原创,欢迎转发,请尊重付出,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