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玉路上那些杂乱之音,面对这些不太友善的提问,玉友们该如何正确应对?

 和玉大叔 2022-03-25

和田玉常常因些许颜色的变化,就有不小的价格差距。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叔也经常遇到客户的困惑疑问,许多问题集中在玉友们入手了玉石之后,身边的亲朋好友的一些质疑。虽然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基础的问题,真的解答起来确实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今天和玉大叔就来总结一些常见的疑问,也为咱们玉友提供部分参考:

一、你的这个玉石不够白啊,是新疆产的吗?

玉友们最常遇见的疑问就是对料子色度的质疑,大部分普通人对和田玉了解都不太多,只是从电视、互联网上看到经过精心处理修饰的图片或视频,会下意识的以为好的玉料都应该特别白。

其实行业内对玉石的评判,白度只是其中一个指标,最重要的还是细度和油润的质感要均衡,往往最白的料子是俄料,青海料也有一些含有大理岩成分的“高白料”,结构比较糟糕价格并不贵,所以白度不能作为考评玉石的唯一指标,这里多说一句:准确的讲,特别白的料子很可能根本不是新疆产的。

二、你看XX买的那个玉,比你的绿还更便宜

女性玉友碰到这个问题比较常见,在整个玉石市场中,绿色的玉种有很多——比如岫玉、翡翠等等。和田玉的绿也分很多种,根据科学成因,越绿的碧玉越有可能出现黑点,从质感出发,纯绿色度方面也是比不过岫玉的,大家都知道翡翠正绿的料子特别的贵,所以普通人就会拿“绿色深度”来统一评判玉石,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对不同玉种区别看待,比如碧玉在绿的基础上是否还夹杂有其他的黑点、杂色,假如没有什么黑点结构又均匀,那才是高价的好料,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三、这个料子打光这么透,是不是真的

早些年有不少冒充和田玉的“西贝货”,最常见的材质就是玉髓、石英岩甚至是乳化玻璃,这类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底子比较干净,同时打光显的非常透。其实和田玉的青海料本身含有硅灰石,加上透闪石晶簇中较短的晶体含量高,透光率确实比较好,不能因为打光透就认定是假货,具体咱们还是要以科学鉴定为准,毕竟天然形成的东西,各种可能都有。

四、这证书上写着“表面颜色成因未定”,肯定是染的

许多玉友在购买玉件的时候,玉商都会附送上一张玉石鉴定证书。其中在备注一栏经常有这样的描述——“表皮颜色成因未测”或者是“表面颜色成因未定”,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一些有皮色的籽料鉴定中,让许多的玉友产生了疑惑,以为是不是鉴定机构在暗示什么。其实这种猜测完全不必要,因为在国标中,并没有规定鉴定机构在鉴定成分的过程中,必须要鉴定表面颜色成因。更多的实际情况是即便鉴定了表面的颜色,也不一定能确定是否天然或者是人工形成。

以目前的科技鉴定水平,鉴定染色主要是选择被测物的裂隙处进行观察,即是否有人工染料的痕迹,可惜不少山料的染色料本身根本没有裂纹,也就不具备这些观察条件,鉴定机构标注“未测”或者是“未定”反而是负责任的表现,既然不能科学下结论就不能随意发声,希望玉友们不要自行过度解读,无端猜测就是了。

玩玉是个人享受,想要堵住众人之嘴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收藏玉石是小众爱好,不能苛求大众都接受,大叔认为唯有自己了解的更清楚,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心绪的影响了。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