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校盲区】听话,大环境下的“选择”更重要‼️

 昵称OZyR4v2W 2022-03-25

图片

图片
同学们好!
昨天就#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这个热搜话题,跟同学们简单的聊了一下。

我是觉得这个话题起的过于随意了,因为15年前我考研的时候,一年才招录20多万人发展到现在,一年招录100多万人,从研究生招考第一年算起,40多年了,我国培养研究生总共969万人

而我国的就业人口是7个多亿,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城镇)1300万左右。完全不至于说研究生学历是入职起步的门槛✘

图片



但也有同学说了自己找工作的实际情况:老师,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想进体制内或好单位,研究生学历确实是敲门砖……

我觉得其实是这样:鼓励年轻人上进当然是对的。就像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会说:“你要好好努力,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但尽量别去说:“你要是不努力学,以后就没有资格在这个社会上活着”。因为并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会带来一种扭曲的焦虑

所以,学生积极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实现更好的就业,让自己更有价值这是好事儿。但完全不必恐慌,认为不读研就没有资格进入职场。

当然,对于一个上进心十足的人来说,焦虑也不是坏事,它能成为动力。但是,面向社会,每个人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夸大事实,用情绪去逼迫所有的人做出同样的选择嘛

图片

所以啊!孩子们,不要被这些话题弄的太焦虑,
做你们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永远保持上进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钟南山院士说的:
“一个人不想学新的东西时,就真的老了。”

图片

图片

那最近呢,
我也收到了很多23同学催内容的留言:

图片

因为现在是3月底,正处于一个择校的阶段,

前几天我也给大家出了《择校方法》

但落实到具体要收集什么样的信息呢,

这些我还没有教给大家。

所以,今天就跟23的旺仔宝贝们,

说说择校前收集信息避坑的问题吧,

对于22正在挑选调剂院校的同学可能也有帮助,

来来来!看下去吧!

图片

 一、择校前需了解什么? 
 
在选择院校之前,
一定要多了解目标院校有关考研招生的信息
包括以下几点:
⬇︎⬇︎⬇︎⬇︎
 01 认准院校基本信息 

①  报考一个院校和专业,首先要对目标院校有基本的了解,比如学校的地理位置,处在一区还是二区一区的分数线要高于二区)一线城市的名校竞争力更强。

②  了解目标院校的重要程度,是“985'、“211” 或者双一流院校建设工程院校还是普通院校

图片



③  了解报考院校是否是34所自划线院校之一,有没有自己划定分数线的权利,自划线院校不受国家线的影响。

  学校综合实力排名情况,学校专业排名情况及近年来排名变化情况,判断该校整体实力呈现上升还是下降趋势。
 02 看清招生计划 

通过往年的招生计划数据,能清楚知道近几年每个专业招收人数变化情况,判断适不适合报考。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不是特别热门的专业,招收的人数越多,意味着考上的机会越大,当然你也是需要参照往年报录比的,因为招收人数多可能报考人数也多。

图片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不要小看招生计划,一定要在报考前就知道这个学校招几个人,自己要达到什么水平才能考上,做到心中有数。
 03 看准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可以明确自己要复习到什么程度考到多少分才可能超过别人,成功考上。
 04 关注实际录取人数 

复试完毕后从录取数据中可以得知实际录取人数,结合去年公布的招生计划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图片

 05 了解复试分数线 

复试线是最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

此外,复试线还有校线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这时候一定要明确你报考的是哪个学院的哪个专业。

图片



还有部分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比国家线高得多,对于这样的专业,同学们心里必须清楚真正的分数线,如果学校没有公布分数线,可以从录取数据里找分数最低的一位同学,以他的成绩作参考
 06 注意复试比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
第二,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所以初试通过的同学,哪怕是高分也不要对复试掉以轻心,复试不仅仅是看初试成绩,还看你的综合能力

图片


 07 弄清推免人数 

如果某个学校推免人数超过50%,那就意味着留给统考生的名额不多了,竞争也会异常激烈。名额少了,考研的难度将会剧增,如果确定报考,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查推免人数有这几个方法:
第一,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选择硕士目录栏查询
第二,通过院校官网公布的推免生录取名单查询

图片

 08 记住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

初试和复试的比重决定了复试的重要性,如果复试比重较高,那么就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大家在收集这些信息时,
一方面要通过利用网络媒体等工具进行搜集,
另一方面要善于寻找学长学姐去认真了解。

还应该注意的是:
信息的搜集往往不是单方面的,
要综合多项招生信息来合理对院校进行判断。

图片


 二、这些盲区一定要避免   
 

在选学校的过程中,

很多同学经常犹豫不决,

但其实就是在纠结一些不必纠结的问题,

所以,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择校盲区

希望你们能够有效避免!

⬇︎⬇︎⬇︎⬇︎

 01 盲目追热门 

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热门与否,只是一个数量标准。

择校时只看热门地区、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对自身能力和考研现状判断不够准确,容易变成“炮灰”

正确衡量自身实力是关键。选择学校不仅要正确认识院校还要正确认识自己,考试能力与你所报考的学校是否相符决定你考研的成败。

图片


 02 混淆兴趣和志趣 

是对这个专业比较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你是否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这些都要考虑清楚。
 03 左右徘徊,频繁更换报考院校 

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一些同学在几所学校之间犹豫不决,频繁地更换考研报考院校,有的甚至考研报名前夕开始换别的院校。

由于各个院校的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都不一样(统考除外),换学校就意味着之前的复习白费,要重新购买教材,重新复习。这种行为对考研的危害非常大,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还会影响复习心情

图片


 三、寻找符合自己能力的院校  
 

选择学校不仅要正确认识院校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考试能力经济能力。尤其是考试能力,它与你所报考的学校是否相符决定你考研的成败。

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不是仅仅看你日常的学习成绩,考研的内容与你平时大学里学习的内容关联性不大,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也不必要过于灰心,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包括了基础、耐力、毅力、潜力等很多因素。

大家本身的个人基础是考研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一定要正确看待自己。

图片

图片

其实说了这么多,
大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就行:
●  一个内部因素: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

●  一个外部因素:就是要去了解目标院校的竞争力,往年的一些报录比数据,分数线等。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相信不论结果怎样,
我们都可以毫无遗憾。

我越来越觉得当你想要做成一件事的时候,
最应该做的其实是按部就班,
安静点也用点心,渴求别那么强烈,
规划好每天的事情,按部就班地去完成,
努力一段时间后水到渠成是自然而然的事,
越是用力急躁就越容易走捷径,
这样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反而一团糟。
当你发自内心一点一点打好基础后,
其实一切都会如约而至。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