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6年,叶剑英得知朱德临终遗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凤凰山居士 2022-03-25
2022-03-23 00:20:02 来源: 宝宝早教动画                             

  • 在周恩来总理逝世六个月后,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朱德元帅,在妻子康克清和战友们的陪伴下也离我们而去了。人民又失去了一位好元帅,整个国家顿时笼罩在难以言喻的悲痛之中。朱老总生平最放心不下的不过是这巍巍山河、广袤天地,康克清深知丈夫的抱负和期盼,所以将朱德临终前的交代铭记于心。

叶剑英元帅与朱德既是战友,也是知己。得知朱老总离世,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正在料理身后事的康克清与叶剑英对视,双双情难自已,数次哽咽落泪。受朱德生前的嘱托,不久后,康克清特意到叶剑英住处拜访,将朱老总临终前的遗言亲自告知了叶剑英。叶帅听后,发出连连的赞叹声。


(朱德、康克清和朱敏、刘铮的合影)

康克清究竟说了什么,能让叶剑英反应如此之大?朱德又为什么偏偏给叶剑英留下嘱托?两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深厚情谊呢?

一、英雄虎胆不惧愁,立志报国终不悔

朱德在建国后位列十大元帅之首,战功赫赫四个字已经无法形容这位军人的丰功伟绩。他少年时便立志报国,是信仰坚定的老革命家。朱德见证着这个国家从疮痍满目到兴盛自强,每一步都有他的血泪。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朱德不顾渐渐衰老的身躯,依旧奋斗在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国家百废待兴,祖国的建设、社会的生产发展都要重视起来,需要有人领军前进。朱德暗暗下着决心,要一马当先。


(朱德在北京阅兵)

朱德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为建国初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在他的领导和参与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初见成效,经济、政治、军事、国防等领域都有了飞速发展。

在1959年至1976年间,朱德被连续选为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位期间,朱老总主持了170多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日夜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奔波忙碌,对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卓越贡献。

“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这是朱德年少时立下的豪迈誓言,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为稳固国家的政治局势出谋划策,为国为民是他融入骨血的信仰。长年累月的艰苦工作给他们的身体留下无数的伤痛和疾病。


(朱德与战士们的合影)

周恩来总理的噩耗在1976年1月传来时,朱德悲恸不已。他和叶剑英等人纷纷赶到老战友的追悼会前见他最后一面。

当时的朱德元帅已经90岁高龄,看到周总理的遗体连站都没站稳,当即痛哭出声。叶剑英望着这一幕心痛难忍,小心搀扶着朱德元帅,安慰道:“朱老总也要保重身体啊!”

眼睁睁看着战友离世,朱老总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自此更加卖力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任谁劝说都不听。

在他眼里,如今所得的一切成绩皆是大家团结一致的结果,他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更要为了老同志们的心血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周恩来总理离世没多久,朱老总的身体大不如前。就在6月初的一天,朱德准备接见外宾,但出发前隐隐觉得身体不适。他想是年纪大了有点小感冒很正常,便没有放在心上,照常去人民大会堂接见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泽。


(正在授军衔的朱德)

当天天气分外炎热,朱德元帅到达迎宾厅时已满头大汗。身旁陪同的警卫员眼看朱老总身体状况不佳,便劝阻他暂时放下工作,先请医生看病。

但在朱德的一生中,国家安排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大事,私人问题永远排在最后,朱老总摆摆手道:“无妨!这都是小事!”

迎宾厅里空调温度设置得很低,满满的冷气。在会见弗雷泽的几个小时里,朱德感冒更加严重,工作结束后立即被送往医院。

朱德本就年事已高,又在冷热交替的环境中病况加重。即使医生倾尽全力救治,朱老总还是在十几天后离开了人世。在弥留之际,朱德临终前还是交代康克清了一些话,让她一定要亲自带给老友叶剑英。


(朱德与康克清)

叶剑英了解老友的脾气,估摸着可能留有遗言。所以,当康克清来到屋中时,叶剑英就已猜到她的来意。两人刚坐下叶剑英便急忙问道:“大姐,朱老总临终时有什么交代?”

康克清神情凝重地说:“农民不愿意让地主回来,工人们也不愿意让资本家回来。”

叶帅表示赞同,点点头道:“嗯,老总说得没错。”

康克清又继续讲:“老总说军队里绝大多数是好的,地方上的绝大多数干部和广大群众也是好的。我们的军队,有这些老同志在,一定靠得住!”


(叶剑英与朱德)

叶剑英听罢这席话,深受感动。他深深感叹于朱德的胆识和见解竟到如此地步,连声称赞道:“老总有这分析啊!”

康克清交代完朱老总的遗言后,叶剑英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一位好元帅最终还是离开了他们,两人之间弥漫着浓浓的悲伤。作为国家领袖,朱德非常了解这个国家,也了解他所忠诚的党,一路走来的宝贵经历让他完全确信自己的判断。朱德誓要在临终前,给他亲爱的战友叶剑英吃一颗定心丸。

二、即席演讲初相识,世纪友谊永相随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发展起来的情谊格外纯粹。朱德元帅能够在临终前特意给叶剑英交代遗言,足以证明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革命友谊多么真挚。

叶剑英与朱德自青年时代起,便怀有同一个救国梦。当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脆弱不堪,无数奋起的青年人在黑暗中挣扎前行。


(朱德与群众的合影)

朱德要比叶剑英年纪稍长,率先考入云南讲武堂学习,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这次革命让朱德看到了拯救中国的希望。他开始不断参与武装斗争,为救国家于水火之中摸索前行。而在八年后,回到中国的叶剑英也从辛亥革命中受到启发,选择考入云南讲武堂。

这段素未谋面的同窗经历便是两人缘分的开始。朱德和叶剑英虽然没有碰面,但都在各自的道路上为同一个梦想前进。

紧接着,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让朱德醍醐灌顶。马克思主义使这批追寻真理的青年人,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发。自此朱德远赴德国留学,结识了一批和他一样的爱国者,周恩来、邓小平便在其中。朱德也在周恩来等人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德与周恩来)

此时的叶剑英虽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在周恩来的影响下,他渐渐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拯救国家。尤其在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他便有了强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奈何当时因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有诸多限制。

这时候朱德和叶剑英的轨迹开始重合。但真正让两人结下不解之缘的,还要归功于一场爱国的即席演讲。叶剑英加入国民党的本意是为了救国,但当蒋介石的行动开始偏离轨道、残害同胞时,叶剑英便再也坐不住了。抗日迫在眉睫,而蒋介石却因一己之私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这场反革命运动引起了众多爱国志士的强烈不满,叶剑英更是奋起反抗。


(叶剑英与华国锋)

在南昌一场针对“反蒋”的爱国集会中,叶剑英为鼓励更多人参加反蒋运动,身着军装严肃地站上演讲台,对着底下人头攒动的群众们喊道:“蒋介石在上海屠杀工人、屠杀群众,变成了十足的反革命,我们打蒋介石不是因为有什么个人恩怨,而是因为他反革命,我们就是要团结起来,一起讨伐反对革命的人!”

叶剑英这一番言论引起了极大反响。参加集会的有志之士大声附和,就连路过的行人也纷纷拍手叫好。这场演讲让叶剑英树立了威望,同时也让看台下面的朱德刮目相看。早在这之前,朱德就对叶剑英的事迹有所耳闻,如今一见果然是英雄豪杰。

叶剑英下台后,朱德穿过拥挤的人群一把握住他的手,连声道:“叶师长,讲得好!讲得好!”

言语间尽是对叶剑英的欣赏,颇有一见如故之感。


(工作中的叶剑英)

这次即席演讲让两个同路人相识、相知。在集会后,叶剑英和朱德一起探讨了救国之道,将各自所学、所得倾囊而出。他们彼此欣赏、互相鼓励,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革命友谊。也就是在这一年,叶剑英因明确的反蒋态度和对共产党无条件的支持,被周恩来举荐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朱德与叶剑英在第一次见面后,分别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接下来,他们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数次聚到一起配合工作。在那段籍籍无名又热血沸腾的岁月中,两个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士互帮互助。他们见证着彼此的荣耀与光辉、血泪与痛苦。


(朱德与康克清)

随着日本侵略者和国共矛盾的双面夹击,叶剑英与朱德的作战任务不再统一。两人聚少离多,在通讯落后、物资匮乏的艰苦环境中,也无法时时联络。

没过多久,叶剑英被党组织任命为南方局常委兼军事部长,负责抗日战线的统一工作;而朱德则冲在前线,与国民党周旋、谈判,压制国共内战的爆发。

两人虽然不在一处工作,却因同一个信仰而心意相通。不久后,叶剑英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去往延安协助作战,此时的朱德也结束作战任务回到延安领导中共中央的军事行动。


(叶剑英参加会议)

再次相聚的两人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与所有的共产党员统一战线。他们不仅在作战过程中配合默契,也对彼此精神层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成为对方生命中难以割舍的精神支柱。

一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结束,叶剑英和朱德始终以手足兄弟相待。固然前路艰难,但心中有梦、眼前有路、周围有光便无惧无畏,这些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勇者彼此扶持,为新中国闯出一条血路。

两人既是战场上的生死之交,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挚友,所谓志趣相投还在于两人有共同的业务爱好——诗。


(朱德与家人)

三、以诗会友诉衷肠,铁血柔情藏心中

朱德和叶剑英都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但两人除了行兵打仗外,对诗词也颇有研究。

古人常说:“以酒为媒,以诗会友。”他们在抗战过程中所遇的艰难险阻、苦闷郁结,都以诗的形式排解,彼此互道衷肠。

在抗战过程中,叶剑英、朱德、董必武、林伯渠等人在延安成立了“怀安诗社”,战士们的生活条件艰苦,作战之外也没有多余的爱好消遣,考虑到有这么多的诗词爱好者,所幸便成立了诗社供他们业余交流。

当时抗日战争迫在眉睫,叶剑英、朱德等人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发行诗刊、报纸,他们只能在一个诗集本上进行创作、传阅、抄写和交流,正是这个没有现代设施、战火频发的时代,他们有感而发的创作才格外感情真挚。


(叶剑英年轻时的合影)

听闻日军进攻晋西北根据地并进逼陕甘宁边区时,朱德立即率兵从太行返回延安。当时正值国共矛盾频发暴乱的时期,朱德在回到延安的途中忧心忡忡,便提笔写下《出太行》: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洋洋洒洒四句诗,将朱德心中苦闷跃然纸上,他在诗集本中标注到:“时经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

“怀安诗社”的诗人大多是共产党员,他们共用一本诗集传阅,没过多久,诗集本便到了还在重庆的叶剑英手中。


(工作中的朱德)

仔细研读了朱德的诗后,叶剑英明白他为何心忧,便挥笔在《出太行》下写下这四句诗:

将军莫唱大刀头,沦陷山河寸寸收。

勒马太行烟雾外,伊谁与我赋同仇。

朱德对叶剑英的豪迈诗风十分欣赏,待这本诗集回到他手中时,便在行军路上摘录下来细细品味。

集子上还常常有标有两人对诗文的鉴赏和感悟,其中不乏有别人摘录的优秀诗文。“以诗会友”是叶剑英、朱德在战争年代的慰藉,但这个习惯在建国后也依然没有改变。斐然的文采在这两个铁骨铮铮的硬汉身上也毫无违和感,所谓英雄惺惺相惜都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


(叶剑英)

叶剑英和朱德除了兴趣爱好一致,连生活习惯都所差无几。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人都不曾居功自傲,始终将祖国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他们明白,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痛难以估量,所以生活中都从不铺张浪费,不给国家增添任何负担。

朱德元帅生前曾患有糖尿病,只能遵医嘱少食多餐,肉类一概不能碰,严重时只能吃烤干的馒头片。抗战时期条件艰苦,战士们吃不饱是常有的事,饿了啃树皮、吃草根也不在话下,朱老总势必与他们共进退。


朱老总在建国后也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习惯。他从不吃山珍海味,普通肉食都很久才吃一次,粗粮蔬菜是餐桌上必有的食物。之后的糖尿病又限制了朱德元帅的饮食,他曾调侃到:“我真是一辈子没吃过饱饭!”

这句无意间的玩笑话是朱德元帅实实在在的经历,而今想来着实让人心酸。

叶剑英元帅的日常也以勤俭节约为主。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没有资金引进器材,但战士们又需要正规训练,叶剑英便主张勤俭练兵法。

这种方法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绳索、木板等常用物品制成训练器材,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贯彻勤俭节约的精神。生活中,叶剑英的衣食住行都按最低标准来置办,甚至母亲的坟墓也以简洁为原则。

冯梦龙曾说:“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叶剑英与朱德元帅的情谊便是后者,推心置腹也不过是如此了。

 

叶剑英深知朱德的期望与抱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人民谋福利,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没有辜负朱老总的生前所托,也对得起自己此生为国为民的崇高志愿。朱德和叶剑英两位老革命家曾经一同跨过的荆棘、挡过的炮火,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