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药时间由于玉米苗后除草剂喷施后需要2~6个小时的吸收过程,使得药效发挥好不好(也就是除草效果是否理想)与气温和空气湿度关系十分密切。 在气温高、天气旱的上午、中午或下午喷药,由于温度高、光照强,药液挥发快,喷药后一会儿药液就会蒸发,使除草剂进入杂草体内的量受到限制,吸收量明显不足,从而影响了除草效果;同时在高温干旱时喷药,玉米苗也易发生药害。 最佳喷药时间是6:00以后,因为这时喷药,施药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且药液在杂草叶面上呆的时间较长,杂草能充分地吸收除草剂成分,保证了除草效果;傍晚用药也可显著提高玉米苗安全性,不易发生药害。 ![]() 二、喷药方法亩用药量兑水15~30千克,施药时期掌握在玉米、杂草3~5叶期,采用茎叶喷雾。玉米5叶期以后,应压低喷头,定向或半定向喷雾,不能让药液在玉米小喇叭口内形成积累。 三、苗后除草剂玉米除草剂配方有多种,比如烟嘧磺隆、硝磺草酮、2,4-D丁酯、氯氟吡氧乙酸、麦草畏等,但常用的一般是前2种,也就是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而在实际用药过程中,一般还会加人莠去津组成复配药剂,莠去津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 一般常用的配方有3种: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 ①莠去津+烟嘧磺隆。 该配方使用时间比较长,市面上销售的,烟嘧含量一般是4%,莠去津含量有20%和30%2种,总含量为24%或34%。这个配方能防除大部分的玉米田杂草,比如马唐、苋菜、鸭跖草、稗草等,不过对于芦苇效果一般。 优点是价格便宜,一亩地也就是4~5块钱。 缺点也很明显,一是死草慢,20天之后才会看到效果;二是杂草对其抗性大,在一些区域,除草效果一般。 ②硝磺草酮+莠去津。 该配方常见含量为55%(5%的硝磺草酮+50%的莠去津)或53%(15%硝磺草酮+38%莠去津),对于大部分玉米田的阔叶草、尖叶草和莎草都能防除,芦苇效果一般。 该配方优点是见效快,打后7天左右,基本就可以看到杂草死亡或开始死亡。 缺点:一是价格较贵,零售价格在8~10元1亩地;二是使用技术不到位,杂草后期容易反弹。 ![]() ③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 该三元复配的药剂,这几年比较推崇,常见含量为28%(2.5%烟嘧+5.5%硝磺+20%莠去津,或者是3%烟嘧+5%硝磺+20%莠去津)。它结合了烟嘧和硝磺的特点,在除草谱上更加广泛,对于常见的芦苇,在2~4叶期时,防治效果也不错;再大的话,也有一些抑制作用,让其不再继续生长。 在除草速度上面,基本也是1周左右的时间能见效。不过也有缺点,就是价格贵,零售一亩地大概要在15~20元,使用该药剂时,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