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换炉维护检修

 福田书屋 2022-03-25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第一变换炉(R0901)、第二变换炉(R0902)的维护与检修。

1.2 设备概述

1.3设备结构与技术性能简介

1.3.1 设备结构

  第一变换炉(R0901)和第二变换炉(R0902)均为立式设备,壳体材料采用了SA387Gr11CL2中温抗氢钢,二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为:

  a)第一变换炉(R0901)装有两层催化剂,并在第二层催化剂上边设置了碎片收集器,第二变换炉(R0902)则只有一层催化剂。

  b)第一变换炉(R0901)温度计从筒体侧面径向插入催化剂内,第二变换炉(R0902)温度计从上封头上部插入催化剂内。

1.3.2 技术参数与性能

项  目

第一变换炉(R0901)

第二变换炉(R0902)

容器类别

工作介质

水煤气(CO、H2、CO2、H2O、CH4、N2、Ar、H2S、COS)

变换气(CO、H2、CO2、H2O、CH4、N2、Ar、H2S、COS)

介质特性

易燃易爆,中度危害

工作压力 MPa

6.24/6.15

5.95/5.88

设计压力 MPa

6.7

6.7

工作温度 ℃

305/465

270/294

设计温度 ℃

480

330

腐蚀裕量 mm

6

3

全容积  m3

97.6

53

保温材料与厚度/mm

硅酸铝纤维/140

硅酸铝纤维/110

水压试验 MPa

12.4

8.42

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

最大吊装质量 kg

135000

55510

设备最大质量 kg

250000

136000

设备净质量 kg

(含催化剂、耐火球)

237035

132625

催化剂和耐火球质量  kg

106700

77100

图片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a)各零部件和附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b)安全附件与安全联锁装置准确、灵敏,不超期使用。

2.2 设备性能

  a)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符合操作指标要求。

  b)设备、管道运行中无异常响声和振动。

2.3 技术资料

2.3.1 技术资料准确齐全,至少包括:

  a)设备档案,竣工图,制造、安装技术文件(含无损检测记录、设备制造合格证、压力容器制造质量证明书、安装工程交工技术文件),设备调试记录,使用说明书。

  b)设备结构及易损件图纸。

  c)设备运行累计时间。

  d)设备检修方案,实际修理情况记录及技术鉴定记录。

  e)设备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检验技术文件和资料。

  f)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g)历年设备缺陷、事故情况记录及处理报告。

2.3.2 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

  a)设备静密封点达到《化学工业设备动力管理规定》中的静密封检验标准。

  b)设备保温良好,无脱落现象。

  c)设备防腐完整。

  d)设备及周围环境清洁,无杂物。

3 日常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按照变换炉工艺操作规程调整工艺参数,使设备正常运行。

3.1.2 按巡回检查路线定时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并作好运行记录。

3.1.3 维护保养好各阀门,保持开关灵活、有效。

3.1.4 保持设备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3.1.5 对防腐不良,保温不完整或保温开裂、剥落的部位及时进行修补。

3.1.6 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对暂时不能处理且不影响安全生产的缺陷做好记录,待机处理。

3.2 常见故障处理

现       象

原       因

处      理

管道振动严重

管卡松

紧固

操作不当

纠正

管道部畅通

疏通

管道布局不合理

改变布局

触媒层偏温

温度计管漏

更换套管

触媒层表面不均,密度不匀

按正确方法装填触媒

设备壁温高

保温不良

更换保温层或处理不合理处

操作不当

纠正操作方法

人孔、卸催化剂口发生泄漏

密封面损坏

修理密封面

螺栓松动

紧固螺栓

密封垫损坏

更换密封垫

4  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

4.1 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12~18

24~36

检修时间(天)

5~8

10~12

4.2 中修内容

4.2.1 对容器进行外部检查并修复缺陷:

  a)变换炉的本体、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的裂纹、过热、变形、泄漏等。

  b)保温层破损、脱落。

  c)容器与相邻管道或构件的异常振动、响声,相互摩擦。

  d)支座的损坏,紧固螺栓的完好情况。

4.2.2 打开人孔,检查设备内壁表面腐蚀、裂纹情况并检查内件情况。

4.2.3 修复更换部分阀门。

4.2.4 更换触煤,检查进出口管。

4.2.5 热电偶检查或校验、更换。

4.2.6 处理日常不能处理的设备缺陷。

4.3 大修内容

4.3.1 包括中修内容。

4.3.2 容器按HG25001《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进行全面检查。

4.3.3 拆掉保温层,检查设备外壁锈蚀情况,宏观检查外部焊缝有无裂纹痕迹,检修完后除锈、防腐、保温。

4.3.4 针对基础下沉、倾斜、开裂情况,对设备基础整修或重灌。

4.3.5 更换进气或出气管件。

4.3.6 设备水压试验。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 炉壁表面缺陷的修理

  a)变换炉壳体的修理应严格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b)轻度的表面腐蚀、表面裂纹、表面焊接缺陷及机械损伤,采用打磨来消除。打磨时应使打磨部位光滑并圆滑过度(坡度1:4),打磨后做磁粉或着色探伤及多点测厚检查,确认缺陷已消除后,若剩余的最小壁厚扣除预计使用期限两倍腐蚀,最后经强度核算合格,即可继续使用。

  c)较深的表面裂纹、凹坑、腐蚀等缺陷采用补焊或堆焊方法修复,焊前用碳弧气刨及砂轮机清除裂纹缺陷,并做表面无损探伤检查,确认裂纹已完全清除后才能进行焊补。补焊长度不宜小于100mm,补焊后对焊补区进行表面成型,表面探伤检查和焊接无损探伤检查。凹坑和腐蚀缺陷经堆焊后、堆焊表面必须打磨光滑,其高度与母材持平。

5.2 密封面的修理

  a)密封面有较深的划痕、蚀坑时,局部补焊后用手工修磨或机械加工至平整光滑。

  b)密封面变形,用专用工具或碳孤气刨刨下后对密封面进行加工至平整,密封面粗糙度Ra值不小于6.3μm。

5.3 触媒装填

  按《变换炉触媒装填方案》进行。

6 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

6.1.1 设备经大、中修理后,在承修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设备主管部门主持会同生产、安全等部门,组成包括承修单位和使用单位在内的验收组,对检修、施工情况、检修记录、特殊情况处理及遗留问题等进行审查、确认检修项目全部完毕并认定检修质量。

6.1.2 生产工艺部门制定试车方案。

6.1.3 按试车方案进行吹扫。

6.1.4 拆除进、出口及有关盲板。

6.1.5 按工艺要求气体置换合格。

6.1.6 检修现场工完料净场地清。

6.2 试车

6.2.1 操作人员必须按试车方案进行试车,同时检修人员应到现场配合检查。

6.2.2 检查调试热电偶,要求灵敏、准确。

6.3 验收

6.3.1 设备投入正常生产,各项工艺技术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方可认定此次检修最终质量合格。

6.3.2 试车合格后,即办理验收手续。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护与检修安全规定

7.1.1 巡检人员必须熟悉设备工艺参数、流程及设备的性能和特点,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指标。

7.1.2 随时保持巡检路线畅通,照明良好。

7.1.3 消防、防护器材处于备用状态。

7.1.4 检修前必须对周围设施和临时性设施进行全面安全可靠性检查;确认设备无压力后,方可松动螺柱;进入变换炉前须置换合格。

7.2.5 吊装设备及工具必须经安全检查,起吊设备必须专人操作。

7.2.6 临时用电执行《化肥生产安全技术规程》规定。

7.3 试车安全规定

7.3.1 试车必须专人负责指挥,检修、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试车负责人汇报、处理。

7.3.2 严格按试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试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