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需要业务架构基础平台?

 场景学社 2022-03-25

发表时间:2005/9/29 21:01:00

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许多非常有创造性的做法,这些东西在传统世界中有许多实际的“链接”,很可能成为企业运营体系的一部分。它是随时随地可以产生的,是群众智慧在商业活动里面的“涌现”;同时企业运营中经常产生一些由上而下的变革,这些变革有时候非常脆弱,很多人质疑是“执行率”的问题,事实上是执行环境与执行工具、执行习惯协同的问题,在技术层面它迫切需要一种机制来进行固化;我们也会经常请一些“外脑”帮助进行改善甚至是变革的事情,除了文化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上面的同样的问题,优秀的基因怎么进入系统值得好好考虑,不至于产生排异,“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们也很清楚,信息化在建设企业运营体系方面的巨大作用,也实际看到了很多富有示范意义的案例。目前主流的商业软件在很多方面起到了优化流程、固化成果、提高效率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软件不软”才是这些软件的真切写照。很多软件宣称已经在系统中内置了许多专家的商业智慧和企业的实战经验,可以解决企业的很多问题,确实在软件项目实施的初期也有不俗的表现,随着项目的推进和新需求的源源不断产生,一种现象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维护的工作量与日俱增,系统经常会捉襟见肘,信息系统与实际运营的系统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对信息化的目标也不停的进行修正----随后发现,系统能解决的大部分是固定程式的业务,从这个角度看,信息化和电算化几乎是一个意思。系统一方面有非常大的成长压力,另外一个方面也表现出很实际的蜕化现象。这样的尴尬情况还将长期存在。本质上这是商业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式决定的。

我们到底需要怎么样的信息化路径呢?北京思维加速公司的《从用到控--Jusutep信息化蓝皮书》里面有许多文字值得我们一读:

正如所有的科学一样,无法有效预见、控制的事物一定会在某个时候给我们“惊奇的打击”!无法控制的信息化是危险的信息化。无法控制的软件,哪怕再好,对于用户只是“垃圾”,甚至是灾难。然而失控的信息化俯仰皆是,在很多用户看来搞信息化就是与狼共舞,很多时候信息化的确是“洪水猛兽”。

有效控制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目标,而不是信息化的摊子要搞多大、蓝图要画多好!

我们一直在深思:到底什么是信息化?如何安全、可靠地走到信息化的彼岸?到底是什么从根本上限制了信息化发展?

我们先看看流行着的两种极端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然后逐渐去解开这些疑团。

 All in One这种方案指的是把软件交给一个厂商来完成。乍看起来,这种方法好像可以解决成本、合作和集成等等一大堆问题。但是这种想法十分天真。放眼全球,也没有一家软件厂商真的能干这件事情。

  Best of All这种方案指的是把所有最好的软件都买来,像搭积木一样来制造信息化。这种想法同样很天真,就好像把天下最美的面部器官拼成一张脸,绝对不是最美的,而且可能非常难看。生产管理软件不是搭积木、完成拼图,可以这样比喻,但千万不要这样做。

其实,不论是All in One还是Best of All,这种思想的核心都是“一种对厂商的彻底依赖”,而缺乏自己独立的勇气。然而,我们的厂商能够经受这种期待和依赖吗?

事实上我们需要一种软件,其实是一种平台,能实在的让企业把握自己的信息化主动权,同时又不作茧自缚。这个软件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要有非常充分的体现:

1)用户主导

利用业务架构平台,用户将成为信息化的主导。用户将轻松逾越技术的关卡,充分发挥自己熟悉业务、对内容易沟通和了解需求等长处。架构平台提供的“以业务为导向”的能力,使得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利用模型工具描述需求、设计模式;然后再利用架构平台提供的业务引擎,自动生成需求的目标软件。这样用户可以彻底改变以前信息化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从而有效保证软件和需求二者之间的平衡。

 2)快速开发

需求和设计之间的反复迭代不可避免。但是如果需求和设计二者的重合过程过于漫长,那么必将导致信息化的失败。然而这种问题屡见不鲜,用户部门提出一个小小的需求,IT部门就需要1个月才能提供,如此缓慢的相应速度,导致了严重的“交货延迟”。业务架构平台使得我们拥有了以“敏捷开发+快速迭代”为特点的快速开发能力,从而让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项目变得游刃有余,让需求和设计之间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3)全面集成

现在的业务需求都是复合型的业务需求。OAMISOAWF(工作流),WFMIS等已经难以清晰地进行界定,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系统”都被统一在了现在的复杂管理系统之中。业务架构平台为应用提供了全面的集成应用环境,将OA及其群件系统、WorkFlowMISERPCRMSCM等都属于我们定义的MIS范畴)和BI等都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无论你要建立什么样的管理系统,这些功能都将轻松整合在一起。同时前期的软件也可以用“描红”的方式迅速融入。

  4)持续完善

业务架构平台要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通过快速开发的方式来实现模型的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不仅是一个设计期模型,也是一个完整的运行期模型。EMA的模式有效地驱动了管理软件的持续完善,从根本上保证了管理软件和企业发展的动态平衡关系。

我们清楚:信息化将不再是一个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信息化将发挥真正的效力,将会把效益作为第一评估目标。

信息化将不再将项目验收作为评判标准,而将以“是否成功”作为标准。我们要将信息化项目做成成功的项目,而不象以前只是求个交差即可。

信息化将不再是基于某些事务需求和战术需求而采取的应对措施。信息化将理所当然成为企业的生命战略,使信息系统真正成为企事业的发展战略、改革战略和业务模式的重要支撑基础。信息化战略将成为一个整体化的战略。

这个题目到最后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平台软件?为什么需要业务基础架构平台?因为没有其他选择。

    最近论坛活跃人士阿朱在支点论坛上发了许多有争议的话题,其实也是对自主权的担忧,大家不妨去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