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

 z55j03b55 2022-03-25
Image
最近再一次看完《天道》,脑子里不由得冒出一个词:人性。人性的法则是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这句话出自小丹和王明阳两个人在审讯室的对话之中。
他们之间的对话也第一次让我知道了,人性这个词原来是有这么深广的含义。
人的善恶是不定性的,所以上帝的救赎才有了真正的价值
如果一个人的善良是永恒不变的,那么上帝就可以直接把他带入天堂就好。
假如一个人的恶性是永恒的,那么上帝的救赎还有什么价值?上帝在创造世人的时候,难道他也有分别心吗?
所以现在我们会认为,相信一个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难在不是因为说这个人值不值得相信,而是当你用人性之眼去看人性的时候,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脆弱。
Image
你曾经认为是你最好的朋友的人,他可能会是你人生路上给你留下教训印象最深刻的那个人。
这是人性法则,不因你的单方面的感情不接受或者是不承认,而能改变事实真相。
《天道》开篇以旁白和无声的画面叙述三个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死法,剧中叙述王阳明之死,这四个人,也可以扩大为社会上的四类人,问题的实质就是这几类人的死法,是否符合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
芮小丹之死,对生命的顺应,是一种形态的转变。她美而不媚,富而不骄,聪慧善良、吃苦耐劳、近乎完美的女神。27岁的夏天,在追捕逃犯的过程中,带着一份永恒的愛恋,走向了天国。
Image
她的死,在很多寻常人看来,或许不值得的,但却是命中注定的,这源于她对生命的价值取向和对事业的执着。当丁元英得知芮小丹的死讯后,默念着:“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不简单。”
对于小丹而言,她的心灵,像是“天国的女儿”,本来清净无染,不受贪嗔痴所蒙蔽,不受生死分别所缠缚,这种心性,不管遇到多大的逆境,都只是接纳当下,作出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而不起心苦,不求解脱而自解脱。
小丹该不该自杀,这个问题是不能站在我们各自的价值观立场上去判断的。因为她活的是她自己;她的选择,是她自己对美好的一种追求;她描绘的,是她自己的人生;她自杀,是她对自己生命赋予的意义。
Image
林雨峰之死,对于生命更多的是一种曲解。作为中国当时音响界的领军人物,将民族品牌乐圣做到为数不多的能够与洋货抗衡大品牌,终因他的聪明反被聪明误,使乐圣公司败诉給格律诗。
他无法承受巨大的打击和压力,驾车冲下了山崖,留下最后的一句遗言:“人,原来是可以被憋死的,就这样吧”。
他的“被憋死”源于丁元英的“杀富济贫”计划。商场如战场的血腥气味弥漫整个商业市场,这个计划,实则是破坏性的开采资源,引用剧中律师的话来讲,是被:“同胞兄弟在背后捅了一刀”。
Image
林雨峰是个独狼者,只懂得进攻,而不懂得防守。他以为自己天下第一的时候,一方面证明,他有超强的自信心,另外一方面,一个人自信过了头,就容易成自负和骄傲。他的自负和骄傲,会把自己带向失败。
因为自负和骄傲,很容易让人从理性走到情绪的世界,而在情绪的漩涡里,一个人会失去正常的逻辑判断和分析
林雨峰无法承受和理解民族品牌乐圣被格律诗这样一个农民个体经营式的公司吞并的现实,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他喘不过气来,所以,他不得不发出最后的悲鸣:···就这样吧!
林雨峰之死,只能归结于他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得,不能失的价值取向。记得《齐物论》中写到:“一受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糜,其形尽如驰。”
Image
林雨峰一个“楚霸王”式的悲剧人物,亦正亦邪,他不肯委曲求全,宁为玉碎在鸡公山的万丈悬崖下,也不肯委屈苟活于世人的怜悯嘲讽眼光中。应了那句俗语:天要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同属邪魔人物:林雨峰是狂多,王明阳是邪多。林雨峰属于明白人,是明白人中的狂魔人物。
刘冰之死,对生命更多的是一种侮辱。剧中的刘冰就是古城一个卖唱片的小人物,最终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纵身从楼顶跳下去,以一句:“丁元英,你撒谎了!”作为对生命最后的回响。
且不说他的死值不值得,别人如果撒个谎,就可以夺去一个鲜活的生命,足以见证:生命是多么的脆弱,不管这个“谎”撒得有多么的阴恶。
Image
反观其外在的环境因素和自身的内在因素,一个卖唱片的小市民,没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意识必然狭隘、易产生偏差,又缺少一种平静、坦然、淡定的心态。
面对外部事物給自己的不公平、缺憾和打击,不能正视,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借用《中庸》一书中所倡导的:“中庸之道”,足以解释 “刘冰”一类人行为的思想偏激。
其实刘冰并不是什么坏人,只是喜欢耍些浅显的小聪明,让自己成为那个即得利益者,但还想当个实在人。只是从头到尾,都是让他在不该承受的范围内承受了不该承受的事情。
Image
或着说没有一个够大的格局,却要去承受大起大落,得到和失去,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因此他是叶、冯、刘三人中结局最惨的一个。
现实生活中类似刘冰这样的人其实很多,刘冰也代表了我们最底层大众想出人头地的愿望,可是我们都应该明白成功之道不仅仅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还需要极强的专业能力和超高的格局。
王明阳之死,是对法律和正义的验证。剧中的王明阳其实是跟丁元英在同一高度的人,也是一个集聪明、才智于一身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他选择了与道义相悖的不归路。
Image
在剧中,他虽然有才华,但不能称之为君子,他的行为有悖于道义,失去内心理智的约束,是强盗行为,是破格获取。
破格获取是他没有自信和强者在同一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他是弱者。这是违背事物的规律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大概讲的就是这类人吧。
王明阳一直在追求一种生命的高度,这种高度上升到了灵魂,所以需要一个能让他的灵魂有归宿的地方,就是“天国”。天国在哪儿?天国在心里。
Image
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王明阳这类人,要寻找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精神的满足。王明阳需要一个句号,也就是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能够让他心甘情愿认罪伏法的理由。
一般聪明人做事都需要逻辑,是非常理性,他们做事都是要有一个理由。没有理由的、冲动之下做的事情,往往在情绪冷静后会非常后悔。所以王明阳就算是死,也需要一个理由,他一开始给自己找的理由是:运气不好,命中注定,所以道法自然,坦然赴死。
Image
芮小丹说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突破了他的心理防线,看似简单的9个字,却把王明阳说服了。
用人性之门看《天道》是一步步推开《天道》大门的方式与方法。别拿一根稻草当柱子去支撑灵魂,一颗阴暗的心,永远也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与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