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误读搜神记:大汉王朝四百年,赤厄三七有预言,五德轮回国运断

 历史与健康 2022-03-25

赤厄三七:大汉四百年国运,早已被剧本提前安排好

汉灵帝在位的时候,喜欢在皇宫西园游玩嬉戏,与宫女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汉灵帝让宫女扮做酒店老板,自己则扮做经商的客人。汉灵帝进入酒店后,宫女会安排下酒菜,请汉灵帝吃。汉灵帝边吃饭边以调戏宫女为乐,玩得不亦乐乎。因为汉灵帝的荒唐行径,民间开始流传出汉朝即将灭亡的流言。不久之后,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汉朝也受此影响,走向灭亡。

有一本古籍,对于汉朝江山的发展做了预言:“赤厄三七,当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盗短祚,极于三六,当有飞龙之秀,兴复祖宗。又历三七,当复有黄首之妖,天下大乱矣。”当时人们都不是太理解这段预言的意思,直到汉朝灭亡,才明白这段话的含义。根据五行理论,汉朝是火德,火德的代表颜色是赤色,三七指的是二百一十年的年数。整个预言暗示汉朝每过二百一十年,就会经历一次劫数,对于王莽篡汉,赤眉起义,光武兴,黄巾之乱都做了准确的预言。从汉高祖刘邦登基称帝,到汉平帝末年,汉朝立国恰好二百一十年,然后就发生了外戚王莽篡汉自立的事情。十八年后,山东盗贼樊子都等人发动起义,因为起义的人都把眉毛染成赤色,这次起义又称赤眉起义。这期间光武帝刘秀剿灭群雄,消灭叛乱,复兴帝业,中兴汉室。等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五斗米教张角率领教众发动起义。为了便于指挥,张角将几十万教众分为三十六方。因为张角的信徒皆头裹黄巾,所以天下称这些人为“黄巾贼”。道教服装,也受此影响,传承至今。黄巾军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召集百姓参加起义,张角首先在邺城起事,随后各路人马在真定会合。


在邺城起事,是天下大乱的开始,等到黄巾军在真定聚集,很多听信口号和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纷纷加入黄巾军。黄巾军的势力,在荆州、扬州扩张得尤其厉害。由于黄巾之乱,人们纷纷抛弃家产,躲避战乱,在逃难的路上,死伤无数。黄巾起义从二月开始,到当年冬天十二月,全被镇压下去。从光武帝中兴,到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等到汉献帝退位的那一年,三七的运数正好再一次得到应验。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小评:所谓的汉朝“赤厄三七”的命运,在今天看来,很有可能是后人根据汉朝四百年的国祚,倒推出的一套理论。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是遵循阴阳家的金木水火土五德轮回原则的。即每一个正统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德,这种德按照阴阳五行划分,一共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通过一德克一德,完成不同朝代之间的更替。说通俗一点,五德轮回的原则就是“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拿历史事件举例就是,夏朝是木德,因为金克木,所以夏朝被金德的商朝取代,又火克金,所以代表火德的周朝可以取代商朝。后来刘向、刘歆父子觉得五行相克理论杀伐气过重,不是太和谐,就主张五行相生理论。顺便对五德重新排了一下序。刘向父子认为周是木德,木生火,所以汉朝是火德。至于为什么秦朝不是火德,是因为刘向父子认为秦朝国祚太短,不在五德之列。关于汉朝的五德属性,先后有过水德、土德、火德的说法,但因为王莽大肆搞封建迷信活动,最终将汉朝是火德的观点传承下来。东汉光武帝开国后,也沿用了这一说法。

原文:汉灵帝数游戏于西园中,令后宫采女为客舍主人,身为估服,行至舍间,采女下酒食,因共饮食,以为戏乐。是天子将欲失位,降在皂隶之谣也。其后天下大乱。

古志有曰:“赤厄三七。”三七者经二百一十载,当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盗短祚,极于三六,当有飞龙之秀,兴复祖宗。又历三七,当复有黄首之妖,天下大乱矣。自高祖建业,至于平帝之末,二百一十年,而王莽篡,盖因母后之亲。十八年而山东贼樊子都等起,实丹其眉,故天下号曰“赤眉”。于是光武以兴祚,其名曰秀。

至于灵帝中平元年,而张角起,置三十六方,徒众数十万,皆是黄巾,故天下号曰“黄巾贼”。至今道服,由此而兴。初起于邺,会于真定,诳惑百姓曰:“苍天已死,黄天立。岁名甲子年,天下大吉。”起于邺者,天下始业也,会于真定也,小民相向跪拜趋信,荆、扬尤甚。乃弃财产,流沉道路,死者无数。角等初以二月起兵,其冬十二月悉破。自光武中兴至黄巾之起,未盈二百一十年,而天下大乱,汉祚废绝,实应三七之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