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谍战玫瑰沈安娜——隐秘而伟大的十四年(下篇)

 梦想童年594 2022-03-25

2010年6月16日上午,95岁的渫战玫瑰沈安娜在医院中离世,弥留之际,她突然惊慌地喊:“我暴露了吗?快跑!从后门跑!千万不能让他们抓住!”

此刻,她又回到了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过去。

那隐秘而伟大的14年,光荣又热烈的14年,早已深深融入她的骨血中,此志不移,此生不忘。

文章图片1

谍战玫瑰沈安娜——隐秘而伟大的十四年(下篇)

1942年8月,沈安娜的上线,同样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徐仲航不幸被捕。

过了约好的接头时间,一向准时徐仲航迟迟未出现。

多日联系不上徐仲航,沈安娜试探着给他写了一封信。

“前些日子借的钱,这个月还不了,下月再还。”

此时的徐仲航已身陷囹圄,沈安娜未等到回信,却等来了特务。

两个特务来到党部秘书处,拿着沈安娜不久前寄出的信质问:“你为什么要向徐仲航借钱?他是共党,已经被抓起来了,我们有理由怀疑你通共。”

沈安娜听说徐仲航被抓了,她差点失了方寸。她不知道徐仲航的具体情况。但她坚信,徐仲航不会叛变。

她稳住情绪,镇定地对特务说:“我们这儿谁都知道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拮据,无非是向朋友借几个钱罢了,国难当头,谁不缺钱啊?”

特务没有真凭实据,又不敢得罪朱家骅的红人,便没再继续盘问,悻悻离开了。

当天晚上,她和丈夫迅速清理了家里所有的速记资料、进步书籍甚至可能引起麻烦的个人信件。两人彻夜未眠,他们俩紧紧相拥,互相鼓励着。

文章图片2

华明之深情地说:“安娜,我永远在你的背后,你放心好了。”

沈安娜说:“明之,我在党部有事的话,肯定就是我来对付,万一我被抓进去了的话,你要照顾好两个孩子。”

华明之笑着摇头说:“安娜,你放心,你要是进去的话,我也会跟着你一块进去的,我们永远在一起。”

此后的日子里,沈安娜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惊险的试探和讹诈。

万幸的是,特务们对沈安娜几次试探无果后,只好作罢。

其实,徐仲航被捕后,比遭受身心折磨更令沈安娜焦虑的,是自己与党组织断了联系。

当时,为了保护尚未暴露的沈安娜,党组织主动与她中止了联络。

沈安娜焦虑不已,却依然坚持搜集情报,过了时效仍等不来接头的同志,再亲手销毁掉情报。

文章图片3

1942年秋至1945年10月,这是夫妻俩一生中痛苦、难熬的岁月。

女儿华克放两岁多,儿子华庆新不到一岁,姐弟俩都得了百日咳。

沈安娜的情况比孩子们更糟,她得了肺结核。

为了能继续工作获取情报,她只能隐瞒病情。如果被同事发现,会因为害怕被传染而辞退她。

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她就捂着嘴到厕所里咳一会儿,咳得手绢上都是血,平息下来再回去,继续工作。

.那段日子正好是日本大轰炸时期,天气也很恶劣,常常下大暴雨。一家四口住在10平方的小屋里。

夏天,屋里的蟑螂、苍蝇、臭虫到处爬,遇上下雨满屋子都是水。

一次,半夜下起雨来,夫妻两个抱着一双儿女,打着油纸伞,在墙角坐到天明。

国民党方面提出为他们换住处,沈安娜夫妇拒绝了。这是和组织的联络点,他们得坚守。

生活上的苦还在其次,让他们痛苦的是大量的情报无法传递出去。

有一次,沈安娜和华明之抱着孩子,在江陵江边散步。走着走着,就不由自主地走到了化隆桥,再往上就是红岩了。沈安娜情不自禁地大步向前,她要到红岩去找组织接头。

“安娜!”华明之一声断喝,沈安娜如梦初醒,她回过头来,看着他和孩子,已是泪流满面。华明之心痛地将她拥入怀中。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希望与忍耐同在。她一直在期待那个熟悉的敲门声响起。

文章图片4

直到1945年10月一天晚上,熟悉的暗号声响起,“哒,哒哒……”密藏的情报终于等到了党组织。

沈安娜冲过去开了门,门外是曾经的老领导吴克坚,沈安娜哽咽着喊了一声:“老吴同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吴克坚紧握着沈安娜的手说道:“沈安娜同志,久违了!”

党组织此时联系沈安娜,时机把握得非常准。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他在国民党的高层决策会议上,讲到一些绝密问题,突然示意:“下面的话不要记。”于是,全场的人员都要放下笔,洗耳恭听。沈安娜也不例外。

她凭着过人的记性,把蒋介石的讲话默记在心里,等到休息时上厕所,再用速记符号将重要情报记在小纸片上,下班带回家,由华明之把速记符号整理成文字稿,送交党组织。

国共谈判期间,蒋介石连续召开会议,计划向解放军进攻。他的一些重要部署和对共产党的真实态度都由沈安娜通过情报传递给了党组织。

解放战争时期,沈安娜在国民党党部搜集了大量的军事战略情报,及时传递给延安中共决策层。

多年来沈安娜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会议,但很多时候她犹如从刀尖上走进会场坐在速记席上。

但1946年4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她盼望已久的。她见到了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为了这次见面,她特意换了一身曾见她们时穿的旗袍。

周恩来气宇轩昂地走进来的时候,和坐在速记席上的沈安娜对了个眼。他什么话也没说,沈安娜却激动地热泪盈眶。

邓颖超经过速记席的时候,轻轻地摇了摇手。沈安娜明白这不仅仅是个招呼更是在提醒她要不露声色。

在听报告的时候,沈安娜是多么地想放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但她隐忍了。

在沈安娜14年的情报生涯里,有无数个为了不暴露身份而刻意伪装的时刻,但也有这样需要忍住眼泪或笑意的幸福时刻。

文章图片5

1949年初,全国即将迎来解放,上级领导通知沈安娜、华明之夫妇:“不必跟随国民党机关南行,相机脱身,去上海等待解放。”沈安娜借口探亲,顺利撤回到上海。

上海解放之后,沈安娜再次成为了一名速记员,这次组织给她发了一套军装。

沈安娜换下身上的旗袍,穿上了军装,在旗袍与军装的交替之中,沈安娜隐秘而伟大的14年情报生涯,就这样郑重地翻过去了。

由于沈安娜情报工作,并从未暴露,也因此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文章图片6

故事写到这里,回到上篇开头。

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居然潜藏着共产党的谍报人员,蒋介石得到消息后简直要气晕了,大骂身边的工作人员是废物,然而说什么都没用了。

表面看,沈安娜是国民党党部的“大红人”,实际上则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钢刀。

建国后,她多次受到嘉奖 ,还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奖章和荣誉证书。

2010年6月16日,这位可敬老人,在北京走完了95年的生命旅程,她机智勇敢、不畏艰险,深入虎穴圆满完成任务的传奇经历,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