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展 | 傻瓜另传

 私房故事烩 2022-03-25

沂水县第二届安全

小小说大赛作品展


傻瓜另传


文 / 谢家雄

  

  “有人吃菌啦!有人吃菌啦!”巷子深处,一个叫声跑了出来,渐近渐响,震得人们的鼓膜痒痒,心也跟着痒痒:谁吃菌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大家心里嘀咕开了,都觉此举实在不可理喻。

  

  循声,大胡同、小巷道涌出许多人,汇在一起,像水流向着声源方向流去——你可千万别不以为然,那时的人还未吃过菌,能不稀奇吗?

  

  顺着声源,水流流到一扇门前,大家一瞧,是傻瓜,这下,大家都觉得可理喻了。傻瓜其人,呆头呆脑,见人总不住地傻笑,呵呵半天也说不出一个之乎者也。大概她娘生养他时哪里出了点岔子,做事总与别人迥异,不左就右,不傻才怪。

  

  此时,傻瓜正把从林中采来的菌小心地洗着,宝贝似的,生怕不小心把它们弄碎了。那菌在他的手上翻来覆去,那菌大概就是现在我们所叫的青头菌。傻瓜在众目暌暌下,不动声色地干着自个儿的活儿。

  

  人愈聚愈多,把小院撑得像个大气球,随时都会破,可谁也没在意,齐刷刷的目光,死死盯住傻瓜的一举一动,一改从前从不拿正眼看傻瓜的习惯。盯着,死盯着,他们生怕落下一丁点细枝末节——他们的脖子像被一根绳扯拉着,往上长,往上长,还在往上长;他们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红红的眼球就快从眼眶里蹦出来:屏着气,屏住气,他们担心傻瓜长出翅膀,飞了;或生出铁头,钻入地下,不见了。

  

  勇士仔细端详着锅里香喷喷的菌,心里别提多高兴,忍不住骄傲地扫了一眼四周的脸。夹起一块往嘴里一送,很享受地嚼着:“还不错,还不错!”这块还未下肚,又舀起一勺,往口里塞往嘴里灌,摇头晃脑地嚼,眼睛半睁半闭地品:“不赖,不赖,真不赖!”几下子,一锅菌一扫而光,他还喃喃着:“美味,美味,比肉好吃,比肉好吃,就是太少,太少,没尽兴。”

  

  众人咽着口水,满屋清香荡漾,不过还是有人幸灾乐祸地静等着事态的发展,悲剧的诞生,结果都大失所望地散了。也许,明天,后天……他们在等待,他们在期盼。

  

  在众人提心吊胆的目光下,在众人幸灾乐祸的目光下,傻瓜照样采菌煮来吃。他说:“山上有那么多好吃的,不吃怪可惜!”大家看得出,傻瓜越来越壮,红光满面的,干起事来干净利索,恰似一阵轻风,风过处,香飘十里,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有人想采菌来吃,只是怕大家笑自己是傻瓜;有人偷着采菌来吃,他们跟着傻瓜,傻瓜采什么来吃,他们就采什么来吃;果然感觉不一般,味道好极了。人们的观念越来越明朗,都感叹从前见到菌还踩一脚的做法太荒唐,太暴敛天物,有那么多好吃的,任其在山上烂掉,真傻。

  

  后来,傻瓜又采来一种新的菌,那菌有着漂亮的外衣,鲜艳夺目,那菌风韵光彩照人,妩媚极了,让傻瓜不由想起,春天花园里的那位美丽姑娘,煞诱人,连好菌吃尽的他也忍不住直咽口水。他迫不及待地煮来吃了,如同往常样。这次,他却中毒了,一个伟岸的身影轰然倒在了饭桌上。人们都说:“菌是能随便乱吃的吗?真是傻瓜。”于是,再也没人吃这种菌,大家都称它为毒菌,见了就避开。

  

  几天后,又传来消息,东头的王大也中毒了,要了小命。大家研究来研究去,其原因竟是菌炒生了,围观的人群作壁上观,都说:“真傻,菌能随便炒炒就吃。”于是,大家总结出一个理儿,菌要多炒炒,真正熟透才能吃。既很想吃蛇肉,又怕被蛇咬,大家炒菌时的那份小心劲儿就别提了。

  

  没几天,西头的李四也中毒了,正捏着蜻蜓呢!大家挺纳闷,为啥,菌都是吃过的品种,以前谁也没药着,今天李四却药着了。原来,李四把各种菌混在一锅炒了。人们搀着李四,埋怨道:“李四,李四,你真傻,菌能乱七八糟一起混着炒来吃?”

  

  听着这一个个噩耗,吃过菌的人有些心神不宁了起来,千万别出事,千万别出事,虽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数天过去了,数月过去了,没出任何不良反应,人们暗自松了一口气,胆子也大了不少,还别说他们就好这一口:菌是吃上瘾了,戒也戒不掉,只是人们择菌炒菌时更小心、更小心了。

  

  后记:后来,撇开傻瓜和一些人的不幸不说,人类还真总结出一套食用野生菌的知识。

  谢家雄,男,汉族,1973年清明生,小学教师。首届全国十佳教师作家。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玉溪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诗集《湛蓝时空·谢家雄散文诗》(华文出版社)、诗集《现世》(香港类型出版社),另著有长篇散文《上帝咬过的苹果》一书(2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