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衍春散文 | 怀念心中的父亲

 私房故事烩 2022-03-25

冯衍春

  冯衍春,男,1944年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山东淄博淄川人。1961年入伍,1968年退伍后参加煤矿工作。历任工人、干事、主任、党支部书记等。1994年退休后在公安派出所干协警11年。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作协会员、淄川区作协会员,《淄博日报》等媒体业余通讯员。

  1986年开始业余写作,1991年写电视小品“银首饰”,获淄博矿务局二等奖,在山东煤炭系统巡回展播;1999年“寻踪觅迹抓狐狸”一文载入中国经济出版社《辉煌二十年》一书;有数篇破案纪实被《淄博电视台》拍成专题片;有千余篇消息、通讯、散文等被《人民公安报》、《山东法制报》、《齐鲁晚报》和《淄博日报》等媒体采用;有的征文获不同奖项;2014年出版《梦中的期盼》一书。

怀念心中的父亲


文/冯衍春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要到了。父亲虽然离开我们50多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1963年,年仅49岁的父亲不幸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从此,不但使我们永远失去了敬爱父亲,而且让我遗憾终生的是在当年那个简朴的丧礼上,唯独少了我这个远在千里之外当兵的儿子……

  记得父亲种过地、打过铁、干过泥瓦匠,还赶西关集做过小买卖。最后才到罗村车站干了铁路装卸工。我9岁那年因非常想念父亲,便于一个星期天跟推炭的大人们去了罗村。那天早晨我半夜就起床,跟他们一起摸黑步行20多里,一直走到太阳老高才到了罗村。我们在北头路东一个黑大门的院子里终于找到了父亲他们。大人们推上炭便往回走了,我因走累了便住了下来。第二天早晨,父亲借辆自行车带我一起回到家。同时也带来了他挣的工钱,第二天母亲就去赶西关集,还给我买来一块学生蓝布,又领我到街北头一户裁缝家给我做了件学生服上衣,让我高兴地第一次穿上了制服。

  几年后父亲调来淄川站,他尽管工作很忙,却仍然很关心我的学习,上四年级时父亲就教我怎样写信。那时二舅在潍坊工作,每逄二舅来信父亲就让我念给他和娘听,还教我怎么给二舅写回信。如开头应称呼舅父大人,什么见字如面,内情尽知,一切安好,请勿挂念,落款应写膝下敬禀者甥男,再写上自己名字等。父亲还要我写日记或作文等,写好后仍要我读给他听,并帮我进行修改。

  有年夏天的晚上,我们在院中围着磨盘吃晚饭。饭后父亲望着天上的浩月星空说:“你们知道以前的秤是多少两一斤吗?”我说是16两一斤,那为什么规定16两一斤呢?我们都答不上来。父亲说:“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想将度量衡统一下。一天他问大臣们一斤定为多少两为好?一大臣站出来启奏说:`臣以为天上北斗有7颗星、南斗有6颗星,加起来共13颗星,我看以13两一斤为好。'另一大臣也启奏道:`皇上,臣以为再加上福、禄、寿3星更好。这样卖东西时若少称1两即可缺福;少称2两且无禄;若少给人3两便可折己之寿了。'秦始皇便说:`那就定16两一斤为好。'所以从老辈传下来就是16两一斤。”说到这里父亲就教育我们:“俗话说的好,老实人常在。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老实、忠厚、诚信之人。”

  1959年我考取了淄博十中,因经常见不到父亲我便在返校坐车时提前到站上去找他,常见他在忙着整理会费和互助储金等。有次还让我帮他抄写“党员转正申请书”,那时我才知道父亲除干装卸工外还做兼职车间工会工作,并早就加入了党组织。

  1961年8月8日晚上,父亲母亲和弟妹等人,从淄川火车站将我送上了北去的军用列车。半年之后他给我寄去了一个包裹,里边还有一本让我保存至今的天蓝色日记本。

  1963年3月,已卧病在床半年之久的父亲,在梦中经常呼唤我的名字……母亲这才悄悄地托人为我发了电报。我以归心似箭的心情日夜兼程赶回家中,一下扑到父亲的病床前。看到被疾病折磨地不成人样的父亲我心疼地哭了。可当他看到身穿军装的儿子时,却是那么惊喜和欣慰。当看到我买的两本党的知识丛书时,又是对我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可当他提出让我早点“找对像结婚”,而被我以“部队有规定服役期间不能结婚”时,他又是表现得那么宽宏大度和充分理解。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这次千里回乡探亲,竟成了我们父子今生今世的最后诀别……

  忘不了,1963年农历四月初一那个冷风凄雨的日子,承受着塌天大祸却又深明大义的母亲,生怕我在部队上难过和分心,而对我隐瞒了父亲撒手人寰的音讯。直到一个多月后,在北京工作的堂兄才将消息传到了远在渤海前哨的那个小岛上,父亲病故的噩耗将我变成了一个泪人。星期天的下午,班长陪着我来到了大海边,我站在一块高高的礁石上,极目眺望着遥远的家乡。远处是蓝天大海那无际的尽头,脚下是汹涌的波涛,有只海鸥在“噢--噢--懊--”地声声哀鸣。我流着眼泪在心中默默地念道:“父亲,请谅解你这个不孝的儿子吧,我只好在这千里之外的小岛上,向你表示深切的哀悼……”

  父亲,你在那个世界过得还好吗,我们都很想念你,假如现在你还在世那该有多好啊!你可以亲眼看一下我们的祖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咱再也不用像“六0年”那样挨饿了!我们早就过上了好日子。母亲今年已经95岁了,你的4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早已成家立业,你已是有着4个孙子、两个孙女,一个外甥、5个外甥女,两个重孙、两个重孙女的老太爷了,你听了一定很高兴吧!……

  

仁和高庄荐读

冯衍春散文 | 难忘沸腾的矿山

代应坤专栏 | 最忆故居垂柳

廉政时评《看官这种官也该打一打》

薛兆平编剧微电影《柳眉的婚事》

沂水县安全小小说大赛150篇入围作品展

仁和高庄印象



仁和高庄简介

  公众号仁和高庄专注于基层、访谈、文学和情感几大品牌栏目。由作家、编剧薛兆平主持,其主要作品有小小说集《父亲的煤炉》《那样美好》、中短篇小说集《心灵的救赎》以及电影《嫁给安平》《深度猜疑》《心路》等。

仁和高庄联系

基层 | 访谈 | 文学 

微信:xuezhaoping20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