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去嘉兴!游览笔记(人物篇三)

 吴越尽说 2022-03-25

走,去嘉兴!游览笔记(人物篇三)

作者:吴跃进

人物篇(三)

 
 

⑫ 褚辅成

褚辅成的故居在梅湾西区,1937年被日本军机炸毁。2006年,被历史湮没了的褚辅成故居再次出现在家乡人眼前,就是这一处简朴的“褚辅成资料陈列室”。

 
 
 
 

同样简朴得不能再简朴的,是在城南草坪里的一块石头,石头上写着:“褚辅成先生墓,(1873—1948),原址”。

 
 
褚辅成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开始政治生涯。他生前有一大串今天的人很陌生的“头衔”:同盟会会员、省咨议局议员、浙江军政府政事部长、省参议会议长、代省长、广州革命政府众议院副议长、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九三学社中央理事、上海法学院院长……等等,贯穿了晚清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北伐、国民会议、国共合作、抗日救亡、民主协商的各个时期。
 
  
 
陈列室的部分资料展示


在那个风云变幻、剧烈变革的年代,他不是追名逐利,而是为了推行民主宪政,这是他毕生的追求,就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不为做大官,但一定要做大事”。
 
 
今辅成小学校内的褚辅成塑像


他对于家乡嘉兴,始终以开明乡绅的身份,致力于开启民智和造福乡土,他曾发起禁烟局,倡导禁戒鸦片;组织救济赈灾;创办女学;开设丝厂;率团参加南洋劝业会。他先后创办的南湖学堂和民丰造纸厂,赫赫有名,南湖学堂就是现在的辅成小学,是一座百年老校;而民丰造纸厂则是我国民族工业的一个代表。

 
 
今民丰造纸厂保存的建于1923年老厂房


说他是文人,他当过老师、创办新学、精研法学,但他又不是传统文人,他有政治家的抱负,有实业家的进取精神,又有社会活动家的能量,所以,他一生能结识一千多位名士,而他自己却是一个最快被人遗忘的人。好在,现在大家又记起他来。

 
位于梅湾岛的褚辅成石雕像


说他爱国,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他冒着被日军追杀的危险,掩护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的事迹,因为有共同的反日、抗日主张和信念,使他与韩国爱国人士结下深厚的友情,这是一段刻进史册的爱国志士的故事。

⑬ 辛亥革命七烈士


 
辛亥革命嘉兴七烈士塔现位于人民公园内。

 
 
民国二十二年(1933),由褚辅成等人发起,为纪念参加辛亥革命捐躯的七位嘉兴籍先烈,建纪念塔于嘉禾第一桥西堍(今人民公园西门外),塔周围曾建中山公园,面积数亩,建国后改为儿童公园。
 

七烈士塔原址,在现在的南湖饭店 
 

原塔(老照片,来自网络)


1979年因为在此兴建南湖饭店,塔被拆除。1986年按原样重建于今人民公园内。塔高14.5米,为三级式八角形水泥实心塔,外形象征灯塔,由民革中央主席屈武题写塔名。

近年又在该塔附近建成一面纪念墙,镌刻七烈士浮雕像。

 
 

纪念墙


嘉兴涌现过许多民主革命先驱,在反清革命斗争中,有的被清政府杀害,有的积劳成疾病故,其中这七位烈士为代表,被誉为“七烈士”,名字是:陈与义、敖嘉熊、龚宝铨、唐纪勋、姚麟、王家驹、徐小波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曾三次到过嘉兴,第一次是专程前来,第二次是去杭州路过,第三次是去海宁观潮路过,两次路过都特意下车向群众致意。
 

春波桥遗址,今还在


孙中山第一次来嘉兴是1912年11月,和当时嘉兴的同盟会会员见面谈话,并在春波桥兰溪会馆做了一个多小时演讲,极大地鼓舞了民主人士的爱国热情,他还兴致勃勃游览了南湖,逗留了将近一天时间。
 
 
此照片来自网络


⑭ 龚宝铨


 
秀洲区的马厍汇是个淳朴的江南乡村,一条小河环绕老街,小街上仍响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风箱鼓吹起熊熊火焰,仿佛又回到过去的年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龚宝铨的故居就在这条小街上。
 
 
  
爱好民国史的朋友都知道,凡是讲到反清革命活动,都绕不开龚宝铨,早期他为辛亥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在担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期间,收集整理史籍也有成就。他的夫人是章太炎之女章蕴来,去世后,续娶褚辅成的侄女褚明颖。

 
 
 
 
龚宝铨(1886-1922),字未生,其先祖杨九牧自清朝乾隆年间迁居嘉兴后,世居马厍汇,以中医中药为业,堂号“同善堂”,龚宝铨出生于此。
 


故居朝东一埭为二层楼,临街一座房屋为中药店铺,约建于清同治年间,两埭房屋为曲尺形,东有围墙,中间是院落。2011年修复开放,楼房底层作为展室,介绍他的生平事迹,楼上卧室展示了部分家具和物品。
 
 
 


福建漳州有位美友周先生,祖上也是秀水籍,早年迁居漳州后,开设同善堂药店,后来越做越大,品牌中药“乌鸡白凤丸”享誉海内外。他托我去马厍走访龚宝铨故居时,顺便打听当年马厍汇有没有姓周的家族后来迁居出去,或者龚家的同善堂跟漳州的同善堂有没有关系?
 
 
龚宝铨故居对门的剃头店

可惜的是,我去的时候故居不开放,对面剃头店里的老板很热情,一位正在剃头的顾客给了我故居内部的这几张照片,我一打听,他们都说不知道,附近也没有姓周的人家,他给我介绍去找镇上开药店的老板。我去了,老板也说没有听说过周家的事。
 

位于镇上的老药店


我在乡贤文化馆里看到,马厍汇所在的油车港镇,自古至今乡贤辈出,灿若群星。古代有书画家沈其璿、慈善家周之福,近代有革命者龚宝铨、物理学家张绍忠,现代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农民画家缪惠新、C919飞机总设计师周贵荣等。
 
 

其中那位古代慈善家周之福却没看到更多资料,不知道跟美友漳州周先生的祖上有没有关系?答案只能留待以后了。


⑮ 朱彝尊
 

古代六月初六有个“晒书节”,正儿八经由朝廷组织,规定参加晒书节的官员职位、人数、天数,还发给晒书人补贴,以鼓励读书人展示书籍书画,又有利于藏书更加丰富。
 
 
晒书节起源于嘉兴的一位牛人,他叫朱彝尊(1629—1709),清代学者、藏书家。字锡鬯(音同畅),号竹垞,出生于嘉兴,他的祖上是吴江人,明景泰四年(1453)迁居嘉兴。

 

传说六月初六那天,他在家门口袒肚露胸晒太阳,正好被微服出巡的康熙看见,顿觉稀奇,就问他如此炽热为何晒太阳,朱回答:我一肚子的书不晒晒太阳恐会霉烂。后经交谈和面试,乾隆授予翰林院检讨,负责撰修明史,朱是以一介布衣而直接官至翰林的第一人。此后,读书人效仿朱彝尊在这一天晒书。
 
 
 
朱彝尊一生嗜书如命,读书、买书、抄书,藏书达八万册,晴天就在场上晒书,他的私宅名叫“曝书亭”,现存王店镇,为省级文保单位,建于清康熙丙子年(1696),嘉庆元年(1769)重建,园内有醧舫、潜乐堂、曝书亭、六峰阁、娱老轩等建筑,环境幽静。
 
 
 
只听说贪污腐败、失职渎职被罢官的,还没听说过因为抄书而被罢官的,朱彝尊又是第一人,他在官府上班时常带一名抄书手,见到好书即命抄录,因涉及皇家藏书,遭人弹劾而险被罢官,最后降至七品。不久便告病归里,但终不后悔,还刻了一枚藏书铭自嘲:“夺我七品官,写我万卷书。”他与曹寅(曹雪芹祖父)为忘年交,相互借书传抄,丰富了藏书。

 
 

临死前,他再三叮嘱儿子保住藏书,不料儿子早逝,其孙晚年生活拮据,陆续变卖藏书。可怜朱彝尊一生的收藏和曝书亭到第三代就败了。

⑯ 陆贽

 
 
位于城东环城河边的陆贽石雕像


嘉兴历史上诞生过一位皇帝,也出过一位“正国级干部”,他就是唐朝宰相陆贽。
 


陆贽(754—805),字敬舆,出生于嘉兴城内甜水井(今斜西街东)。家中排行第九,人称“陆九”。唐代宗时进士,唐德宗李适即位后,先后召为翰林学士、兵部侍郎、中书侍郎直至平章事(宰相)。他忠心追随德宗,即使四处逃亡也不离不弃;他宁可白菜泡粥过清贫日脚,不收一两银子;他精于奏议和政论,连皇帝也听他规劝,发诏书罪责自己。
 
 
 
 
 
 
位于城东环城河边的宣公桥和宣公亭


在他辅助下,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的剧烈社会动荡中支撑了100多年,陆贽功不可没,被后朝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推崇,他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古代政治家之一。陆贽死后被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宣”,称呼也从“陆九”变为“宣公”。
 
 
 
嘉兴过去曾有过很多纪念陆贽的遗址,最有名、也最让老嘉兴人津津乐道的是宣公桥,原址在距今东门大桥向北一百米左右车站河上,桥堍有面馆、渡口、茶馆、酒楼等,非常热闹。自50年代末渡口搬到南湖路后,老东门的市面渐渐冷落,宣公桥于1969年被拆除,1970年,在车站河上新建了七一桥。1985年,紧贴七一桥边新建嘉兴第一座铁路立交桥,建成后,宣公路成了断头路,车站河也成了断头浜。2008年,河被填埋。如今,只留下宣公路、宣公弄的地名,还有位于秀洲区的思贤桥。
 
 
 

陆贽生前最后职位是忠州别驾,死于忠州,重庆忠州宣公墓为其正式墓地。

 
 

陆贽不仅位列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在台北和曲阜孔庙也被尊为先贤先儒之一。


今沪杭苏锡等地散落很多与陆贽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地名,如:上海的陆家浜、陆家嘴,嘉定马陆,松江华亭,金山南陆、枫泾陆庄南庄,杭州孤山,衢州紫金街,苏州陆墓,太仓陆家桥等等……无锡惠山有一座非常著名的“陆宣公祠”。
 
 

⑰ 刘禹锡
 
 
位于望吴门广场的刘禹锡石雕像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刘禹锡一首脍炙人口的竹枝词,词中描写的“江水”,是指源自嘉兴南湖,穿越新丰镇,向东流入平湖的汉塘河,这条河是刘禹锡为嘉兴开凿的。
 
 
新丰镇汉塘河


唐朝诗人刘禹锡(772-842)出生于嘉兴子城旁边的洲东湾,从童年、少年到青年,成长到18岁,19岁远赴长安游学。
 
 
方框处是刘禹锡出生地,在子城旁
 

我曾在那里拍了一棵皂荚树,纪念刘禹锡出生地


他在《送裴处士应制举》诗中,记述了他和裴度(后来任宰相,曾给刘禹锡很大帮助),童年时在嘉兴的生活:“忆得童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垂钓钓得王余鱼,踏芳共登苏小墓。”

 

苏州沧浪亭《五百明贤祠》刘禹锡像赞(来自网络)


望吴门广场中塑立刘禹锡的一组石雕像,他双目凝视着远方,目光坚毅,旁边的石头上镌刻了他的名作《陋室铭》的文字,周围是修竹绿草陪伴。
 
 
 

刘禹锡于唐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授太子校书,后升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永贞革新”,不久失败,被贬朗州司马,从此开始长达23年的贬谪生涯。

 
 

即使官场失意,生活困顿,他始终没有消沉,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孟郊、李贺等人相交,谈论诗词,磨砺文学。
 
 

直到花甲之年才又被朝廷起用,担任苏州刺史,在任三年他勤政为民,受到百姓称颂,与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为“三杰”,请进三贤堂。苏州刺史管辖地包括嘉兴大部分地方,他就是在任上为嘉兴修建了汉塘河,新丰老百姓把汉塘视作母亲河。

 
位于新丰镇的“汉塘会客厅”

未完待续。

写于2022年1月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