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择吉文化由来已久,从古人出远门前的占卜吉凶就可以看出来。古人的择吉传统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远行充满畏惧。在择吉文化中除了占卜吉凶日子,还有占卜吉凶方向,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出行习俗及出行禁忌。 古人出行习俗和择吉文化密不可分,多是求签占卜、或看黄历注明的日期宜忌,甚至还要查看出行的方向宜忌 
1、“七不往,八不归”,意思是凡是逢七的日子,比如初七、十七、二十七,都不宜出门;凡是逢八的日子,比如初八、十八、二十八,最好不要回家;其中还有就是农历的十三这一天也不宜出远门,因为十三跟失散同音,极不吉利。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不能出远门,更不能在外住宿等说法。关于七不往的说法,一说是因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传说女娲创世,从正月初一开始,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依次是鸡、犬、猪、羊、牛、马、人。对于这七天,农村也有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人七的说法。,即初一即鸡过年、初二狗过年,以此类推初七人过年,所以这一天人应该在家不出门。 2、除了择吉日外,还有择月,一般在在六月和腊月尽量减少出门。而对于最好的出行时间一般是一天的上午或者凌晨。 民间常用出行择日,“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好回家”。讲的就是每月逢三、六、九都是出门的好日子,逢二、五、八则是回家的好日子。 十二时辰对应的出行吉凶方向 23-1点:東北凶,西南吉; 1-3点:東南凶,西北吉; 3-5点:四方吉; 5-7点:南吉,余凶; 7-9点:北吉,余凶; 9-11点:東北凶,西南吉 11-13点:北吉,余凶; 13-15点:西北吉,東南凶。 15-17点:北凶,余吉; 17-19点:四方吉; 19-21点:西北吉,東南凶; 21-23点:四方吉。 3、祭祀践行,出行之前必须要祭祀路神,以求一路平安。祭祀完毕后,一般会摆宴席饯行,亲朋好友一一祝福饯别,古代诗人更是会写诗相送,作为践行之礼。比如大家都熟悉的 《赠汪伦》一诗。 
4、行途中的驱邪避凶,在旅途中,如果要在野外宿营休息,要面向东方,高声向东君明星祈福以保佑平安,然后再在住宿四周画圈表示已受到东君明星庇护。 5、“早出行”“不露富”,讲的是出行能早早起床赶路,避免夜晚赶路的危险,还有途中不要显露自己带的钱财等,避免被坏人谋财害命。 6、“穷家富路”。说的是出门在外要舍得花钱。因为外面不比家里,环境不适应,而且行途辛苦劳累,如果再舍不得花钱,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7、除上述之外,还有“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晴带雨伞,饱带饥粮”、“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警示语句均反映了人们出行习俗。 与出行择吉相对应的,便是出行禁忌。 1、忌“指与唾”别人,指与唾都是对对方的极大挑衅和侮辱,所以古人对此非常禁忌。 2、忌父子不能同乘小舟。,如果父子一起坐船,一旦遇到翻船丧命,那么这家就绝后了。 
3、忌五月出行。指农历五月天气、气候等都很不适合出行。所以不轻易出门。 4、忌随意应答名字,意思是在赶山路时,如果听到背后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不能马上答应,也不能回头看,古人认为这种情况下,可能是枉死鬼魅在试探,若答应了,人将遭遇不测。 
5、忌遇殡葬,古人认为在行途中遇到殡葬是很散晦气,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 6、忌走夜路,出行应尽量在白天赶路,如果总是夜里行路,会被坏人打劫,也有认为会被被鬼祟侵扰。 7、忌一人上路,出门办事应结伴同行,方便相互照应。避免孤身一人出远门,遇上困难时无法摆脱。 
除上述之外,出行还有很多习俗禁忌,欢迎大家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