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在“知识链”的位置,影响你人生的位置

 楚留雁 2022-03-25

Image


Image

1923年,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很多技术人员都未能修好。

当大家都焦虑万分的时候,有人推荐了思坦因曼思。

他来了之后什么也没做,只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边,专注地听了三天。

最后他在电机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并写上:“这里的线圈多绕了16圈”。

公司技术人员按照他的建议拆开电机,果然能正常运转了。

福特给思坦因曼思付了一万美元酬金,经理很疑惑说:“简单画一条线就一万美元!”

而当时美国很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月薪只有5美元。

思坦因曼思看到大家疑惑不解,在账单上写道: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9999美元。

作家刘润说:

“我们在知识链的位置,常常会影响我们在食物链的位置,这可能就是我们读书的意义。”

简而言之,掌握的知识越多,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这才是不断读书的深刻意义。

Image

Image

纪录片《十八岁的流水线》,讲述了一群十八九岁的少年在工厂里打工的生活。

别人的十八九岁还在学校享受美好的青春时光,片中的年轻人却在工厂里体验着命运的挣扎。

杨鹏初中毕业就来到城里打工,他所在的工厂是家造音响的电子厂。


上班第一天,他被工长安排到最不好做的工位上。

一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一天下来手都是抖的,端碗都不稳。

工作的时候,受伤流血是常有的事,即便这样也是简单包扎,又回到工位上。

因为流水线工作不能停,没有完成就要被扣工钱。

Image

(图片来源于B站纪录片《十八岁的流水线》,侵删)

杨鹏住的地方在工厂附近,屋子很窄,唯一的家具只有两张床,一张睡觉,一张堆满了杂物。

饭堂在工厂一个仓库里,每天吃的只有三盆蔬菜,工人们一起分餐。

记者采访杨鹏:“将来有什么计划?”

他说:“先打一年工吧,以后再说!”

很多像杨鹏一样的年轻人,虽有青春活力,但对未来没有要求和规划,被迫营生。

在厂里做着重复的流水线,背井离乡,看不到前途。

人生的现状,表面看是生活各方面状况的总和,本质暴露的是知识链的现状。

知识链没有优势,在社会生存中不会占据优势。

相反,处于社会阶层上游的人,其自身的知识链也同样居于上游。

之前刷屏的一张图片,互联网科技圈的CEO毕业母校曝光。

他们是引领时代发展的商业巨头,很多毕业于国内知名211、985高校。

知识对人的影响,不仅反映目前的生活层次,还深刻影响人在社会生存中的位置。

《教父》的经典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人生当中所有表面的迷茫,本质暴露的是知识链的缺陷。

Image
Image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图书馆打卡记录曝光。

医科馆打卡王孔同学,来了1424次;
爱学习的潘同学,在馆天数301天;
医科馆早鸟李同学,168次开馆就来;
医科馆夜猫王同学,225次学到闭馆;

孔同学过去一年打卡1424次,相当于一年365天,每天去3次,被称为“医科馆打卡王”。

去年暑假,她在医院实习,没有回家,图书馆就成了第二个家。

孔同学除了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以外,还借阅大量人文社会科学的书籍。

白天她上课或者在医院实习,晚上会到图书馆学习制作PPT、整理课题数据。

正是因为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毕业之际,孔同学获得了复旦大学本科应届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

俗话说,人生没有白读的书。

也许就是你曾经读过的某本书、某段话、某个句子,提升你的认知,为你能够接住好运的降临积蓄力量。

Image
董卿说过一段话: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读书,不仅是填充知识链的最好方式,更是打开视野、开拓格局、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

曾国藩初入官场的时候,锋芒毕露,到处得罪人,仕途一度不太顺利。

后来居家守孝三年,他饱读经书,深刻反省,才明白人应该要像老子说的那样——“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

大意就是,人要懂得收敛锋芒,这样才能永久保身。

居家守孝三年,曾国藩通过读书沉淀自己,这三年为他重返官场,深受重用做了铺垫。

哲学家黑塞说: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

读书,是投资知识链最好的方式,你多读一本书,就是在链条上多增加一个连接点。

当连接点越来越多的时候,这条知识链也在推动你不断前进,成为更好的自己。

Image


Image

《混乱》一书写道:

人生没发生的每件事都是不确定的。

我们的人生充满不确定性,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虽然人生充满种种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主动去延伸知识链,为命运的转变积蓄力量。

《人世间》中的周秉昆,是周家老三。

早年没有好好读书,既没有学历又没有能力,只能做一名工人,做着又脏又累的活。

他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终生头脑空空,榨不出任何知识和思想,就连颗黄豆都不如。

所以当工友们都在喝酒打牌的时候,他却在如饥似渴地读书。

养成读书习惯之后,周秉昆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策划和组织厂里的文艺汇演获得领导赏识之后,文采不错的周秉昆被调到报社工作,从工人转变成了报社编辑。

但不久又面临下岗潮,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周秉昆也未能幸免。

但是他还是在不断读书,储备知识。

后来被领导安排到了报社所属饭店做了副经理,自己创办了杂志,做负责人。

人生的不确定性在周秉昆身上充分体现,他自始至终都在努力延伸知识链,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樊登老师曾说:“你根本不知道你命运的机遇,会在什么地方闪现。”

延伸知识链,才能够承接住命运抛来的机遇。

在人生诸多不确定性降临时,拥有应对的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毫无招架之力。

Image

Image

作家周国平在《思想的星空》写道:

你正当好的年纪,遇到一本正当好的书,人生可能就会因此发生正当好的巨变。

无论当下你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无论未来有多少不确性,你都可以当下做出选择。

主动去延伸知识链,提升认知,升级能力,因为智慧的积累,定会助力你跨越现状,与未来顶峰相见。

配好剑,方可仗走天涯。

万物复苏的季节,一起拿起一本好书,一点一点为人生的改变积累前进的力量。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文夕,喜欢夕阳,热爱文字,一半烟火,一半诗与远方。
主编 | 阿医
排版 | 郑向北
音乐 | Jupiter Blues - You're My Univers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