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州作家抗疫作品连载【8】

 阿福根 2022-03-25
图片

战斗到最后一刻

——援沧医护人员心路历程

息 壤

2022年3月9日凌晨一点,天色阴沉。这是一个没有一丝风的夜晚。上弦月孤独地挂在空中,“加油!必胜!”的声音划破夜空。

一辆大巴车缓缓行驶在黄骅市郊的道路上,车上坐着的正是此次参加援助青县疫情的医护人员。其中就有黄骅市安定医院的护士长王淑杰和她的3名同事。她们是两小时前刚接到电话通知,要火速赶往青县疫情发生地协助完成全县人民群众的核酸检测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抗疫也是战争!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虽然很匆忙,但是我和同事们依然做好了准备。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王淑杰告诉笔者,她的丈夫听到她要出发的时候送她到车上,只说了一句“早点回家!”作为母亲,不能照顾家庭对她来说是一个最大的遗憾。她的脸上写满了对家人的歉疚之情。泪水滑落,她补充说,身边的同事家俩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呢,人家都没说什么,我作为单位二十年的老员工更应该起带头作用。笔者看到各位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活像几只大白熊。她们就这样雄心万丈,奔赴抗疫一线。

进入青县,医护人员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们需要入户为村民们做核酸,确保不落一人。在工作的时候她们每人都穿着防护服,麻利地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时间就是生命。尽早检测出病毒感染源和类型,疫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群众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王淑杰告诉笔者,工作人员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尽量不喝水不吃饭。中午只有很短的时间休息。她们抓紧时间给大家检测。只吃一口馒头或鸡蛋,有些时候防护服被汗水浸透了,她们顾不得休息,依然坚持在一线。“战斗到最后一刻”,成了王淑杰和同事们嘴边常说的一句话。

她就这样和她的同事们工作着,一天至少12小时以上。晚上回到住处时,王淑杰累得趴在床上起不来。她拿起手机给远在石家庄上大学的儿子发了个微信——妈妈上战场了!片刻得到了回复“哦,好的,注意安全。”她没再说什么。儿子那边也有疫情,也在封校。她知道儿子也挺担心自己。女儿也被隔离在酒店里,丈夫独自一人在家中。她累了,沉沉地睡去,没想到,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她们。

3月12日下午,正在忙碌的王淑杰和同事们突然得到紧急任务:立即收拾行李赶到沧州市区援助!她们顾不得迟疑,沧州疫情严重,得赶紧出发。她们仅半个小时左右就抵达了沧州市区。

城市没有了车水马龙,狮城变成了一座寂静的城市。大街上数不清的救护车陆续赶到,零星的小雨淅淅沥沥,更添愁绪。她们可没工夫伤感。在当地医护人员的协调下继续核酸检测工作。对她们来说,这项工作已经变成肌肉记忆,刻在骨子里,熟练得不能再熟练。尽管如此,长时间爬楼梯,对医护人员的体力要求非常大。每天上午6点到晚上10点一刻不停。王淑杰告诉笔者,自己今天差点憋不住小便,但最后还是忍住了没有去。

时间太宝贵了。

她们在一线住宿的条件很好。几个人却顾不上睡觉,有时间就商量工作。怎么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非常感谢社区志愿者协会的朋友们对医护人员的支持,有了他们和群众对接,我们的工作更好开展了。最小的那几个大学生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吃饭的时候都和我们聊天,很是温暖。”王淑杰告诉笔者。

笔者写稿时几位医护人员依然在一线工作着,她们说,孩子你写吧,把我们这几天的心情写出来,等我们完成任务之后回家和家人一起看!等老了以后和孩子们聊天说当年你奶奶可是打过仗的嘞。她们笑着说,就像写作文一样写我们就行。让人们了解真实的抗疫一线。笔者应允了,于是以上的文字便出现了。

疫情尚未结束,但笔者相信她们很快就会凯旋。“战斗到最后一刻”她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口号!

作者简介:息壤  本名刘昌赫,热爱文学创作,现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稿来源:沧州市作家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