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麻痹症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3-26

向天清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随着现代西医公共卫生和防疫的快速发展,小儿自出生就口服预防麻痹症的糖丸,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因此,这一病症在目前的生活和临床中极为少见,似乎已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近年来,在媒体上不断出现有因口服糖丸后而引发的小儿麻痹症病例,属于正常的概率范围。也有因糖丸质量引发的一些病例。但对于每一个患儿及家庭而言,却是灾难性的。寻求治疗也没有十分突出的经验和疗效。通常情况下就是针灸,按摩,以及配合一些药物解决。但效果基本趋于一般。最终的结果是一条腿粗,一条腿细,走起来蹩脚。导致肢体畸形发育。

     从其发病的情况来看,刚开始时患儿都有高烧不退的症状。这是导致以后病情发展和恶化的关键诱因。由此致使患儿整体上下,内外气血津液难以通畅,人体生命气动力不能完全通达。由于高烧牵扯到少阴,为里,为下,为骨,为髓,为根基等等。气动力旋转根本达不到全身的统一,不到之处既是容易发生畸形的部位。

    另外,从临床的资料来看,笔者无意间发现,凡中医治愈的案例基本都集中在解放初期,更多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材料中。并且进一步研究看到,记录的有效病例竟与笔者的思路和一些方法基本上完全吻合。这更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通过学习这些病例,发现一些规律:中医在治疗时更多集中在健脾,潜阳,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津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分泌),治疗时间多在数月。可往往有些家长因其长时间用药,为了心疼孩子,在医治到八九成时,暂时放弃用药,由此不能连续,造成微微遗憾,就是最后留下一点点踮脚。这与少儿在其他方面调理一样,只顾短疼,留下长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