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5蒲城至西安至涝峪改扩建工程互通式立交勘察设计咨询审查概况

 格德裁 2022-03-26

本文结合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及勘察设计审查咨询,依据互通式立交的方案拟定、方案比较和方案优化经过,阐述了改扩建项目互通式立交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勘察设计单位和审查咨询单位参考。

(一)项目简介

京昆线(G5)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首都放射线之一,具有承东启西、提高西部交通区位、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为陕西省“2367”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西安辐射影响力、加快大西安都市圈构建,以及陕西东中部与西南省份之间联系的重要载体。

2016年蒲城至西安和西安至崂峪段交通量分别为3.3万辆小客车/日和4.2万辆小客车/日,最大路段交通量已达4.9万辆小客车/日,现有道路服务水平明显下降,已难以适应交通量持续增长的要求。

本项目建设起点位于榆兰高速与京昆高速相接的东杨枢纽立交;路线终点位于秦岭北麓京昆高速涝峪互通立交。

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改扩建全长125.54km,拟改扩建项目全线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原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8m。

蒲城至西安段全长93.37km,分为蒲城至阎良、阎良至西安两段,分别于2005年11月、2001年9月建成通车;西安至涝峪段长32.17km,于2002年12月建成通车。

全线采用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扩建,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42.0m。

全线设桥梁4771m/23座,涵洞303道,新增占地5649亩,拆迁建筑物29.8 km3。

全线共设立交18座,其中加宽改造既有互通式立交14处,分别为东杨(枢纽)、蒲城、荆姚、富平、阎良、高陵北(枢纽)、高陵、港务区、谢王(枢纽)、河池寨(枢纽)、三星、鄠邑东(枢纽)、鄠邑、涝峪,新增富平东、阎良南、西安港、鄠邑南4座互通式立交。

新建分离式立交4座,拆除重建分离式立交37座,加宽分离式立交16座,保留分离式立交6座;接长通道220道,拆除通道3道,利用1道;新建天桥14座,拆除重建天桥32座,原桥利用天桥1座,拆除废弃天桥1座。

扩建富平服务区1处,新增高陵、秦渡服务区2处;匝道收费站13处;养护工区2处,监控分中心1处。

(二)可研阶段立交工程预审意见

本项目既有互通式立交14处,拟新增富平东、阎良南、西安港、鄠邑南立交4处,共设互通式立交18处。其中枢纽互通5处、一般互通13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2.69km,最大间距16.13km,平均间距7.8km,立交间距符合规定;设服务区3处,其中扩建富平服务区1处、新增高陵、秦渡服务区2处;设分离式立交63处、天桥47处、通道221处。全线路线交叉工程数量和建设规模满足通行需求。

1.建议根据交通事故资料,评价互通式立交和服务设施出、入口及交织段安全性,并提出安全保障措施。

2.建议按细则规定,核查立交范围内主线及匝道线形技术指标。

3.建议根据预测交通量,核查原立交形式对转弯交通的适应性。

4.建议对新增立交的被交路等级及交通适应性进一步分析核查。

(三)路线交叉初测验收意见

1.交叉工程概况

(1)本项目拟改扩建东杨(枢纽)、蒲城、荆姚、富平、高陵北(枢纽)、高陵、港务区、谢王(枢纽)、河池寨(枢纽)、三星、鄠邑东(枢纽)、鄠邑、涝峪互通式立交13处,新建富平东、阎良(移位新建)、航空城、西安港、鄠邑南互通式立交5处,共改扩建和新建立交18处。

(2)其中4座为新建,分别为富平东K998+778、阎良南K1023+898、西安港务区K1050+425、鄠邑南K1126+916互通;其余14座原位改扩建或移位改建。

(3)其中13座集散落地互通,K1057+012谢王、K1099+996河池寨等2座枢纽兼集散互通,K964+000东杨、K1032+674高陵北、K1114+377鄠邑东等3座完全枢纽立交。

(4)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2.69km,最大间距16.10km,北段平均间距8.41km,南段平均间距6.44km,互通式立交间距符合规定,基本满足沿线路网交通转换需求,建议补充说明鄠邑南与拟建鄠邑周至眉县等高速路网的协调情况。

(5)本项目拟设天桥35座、分离式立交74处,通道211处,基本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求。

2.主要意见

(1)建议补充互通式立交改扩建设计原则。

(2)建议补充各立交匝道设计小时交通量分布图,核查不小于400puc/h的匝道形式及标准。

(3)单向匝道断面采用9.0m或10.5m,应根据交通量和匝道长度确定。原匝道利用时,右侧硬路肩宽度可保持不变。

(4)原立交改造利用时,建议结合运营和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端部平面交叉改善方案。

3.具体意见

(1)东杨枢纽立交起点路段加宽,建议采用平行式,其长度和渐变率应符合相关规定。建议主线与匝道连接部按东杨立交主线四改八设计。

(2)蒲城立交建议A匝道与E匝道合流处适当远离收费广场。E匝道与被交路为环形平面交叉,建议调查交通运行状况,必要时改为信号控制平面交叉。若跨线桥拆除重建,建议尽量增长E匝道。

(3)荆姚立交收费站距端部平面交叉偏近,建议不小于200m。

(4)新建富平东立交提出的两个方案与被交路接线位置不同,与地方路网规划有关,应充分协商确定。

(5)同意阎良立交位移新建方案进一步优化,建议收费广场整体适当向北平移。

(6)新建航空城立交受规划路影响,方案二端部平面交叉距规划路过近,建议优化立交方案。

(7)高陵北枢纽立交主线加宽受被交路和匝道跨线桥桥墩限制,建议进一步核查。与主线连接的出入口是采用单车道或双车道,是否需设置辅助车道,建议深入分析,根据出入口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定。

(8)高陵立交应处理好收费广场端部与被交路平顺连接问题。

(9)西安港新建立交,建议收费广场至端部平面交叉路段采用公路双向四车道断面。

(10)谢王枢纽立交应核查并保证相邻出、入口间距规定,必要时应进行改造。

(11)河池寨枢纽立交应根据运行和安全情况,提出解决既有立交存在问题的建议。

(12)鄠邑立交收费广场应按矩形设计。根据总出入交通量,应分析端部环形平面交叉交通的适应性,必要时应进行改造。

(13)建议涝峪立交对改扩建方案和双喇叭立交方案优化比选。

(14)同意富平、港务区、三星、鄠邑东枢纽立交拟用方案。

4.其他建议

(1)建议补充完善改扩建立交布设原则,说明书中未见相关内容。

(2)依据交通量、匝道长度确定路基宽度等标准后,建议区分互通功能、主次流拟定匝道设计速度。单向匝道路基宽度9.0、10.5、12.0m,另有11.0、12.25、12.75、13.0m。双向匝道16.5米不完整,补充对向3车道、对向4车道等断面形式。

(3)枢纽主流匝道采用80km/h偏高,建议改扩建按60km/h控制。

(4)利用既有桥梁时,应比较是否拼宽硬路肩。

(5)补充说明既有平交口、收费站、交织区等路段的交通运行状况。

(6)基于便于引道交通的原则,建议核查统一互通名称。

(四)路线交叉初步设计审核意见

1.交叉工程概况

全线改扩建东杨(枢纽)、蒲城、荆姚、富平、高陵北(枢纽)、高陵、港务区、谢王(枢纽)、河池寨(枢纽)、三星、鄠邑东(枢纽)、鄠邑、涝峪互通式立交13处,新建富平东、阎良(移位新建)、航空城、西安港、鄠邑南互通式立交5处,规划预留天桥(枢纽)互通式立交1处。

全线设富平、高陵、鄠邑南(与鄠邑南立交合建)服务区3处。

分离式立交82处、天桥35处、通道235处。

2.初设预审意见

(1)涝峪立交方案一收费广场布设困难,端部平面交叉通行能力及安全性较低,建议将方案一改扩建为双立交,并与方案二优化比选;同意其余立交采用推荐方案。

(2)改扩建立交、新建立交与工可不一致,建议核查。

(3)立交匝道采用单车道9.0m或单车道出、入口的双车道10.5m断面,除考虑设计小时交通量外,还应考虑分、合流之间匝道长度规定,满足超车需求,建议核查修改。

(4)对服务型立交,少数设置了超限检测站,多数未设置,建议核查说明。

(5)蒲城、荆姚、富平等立交均为现有立交改建,且均拟定了原位改建方案,建议核查是否必须拆除原E匝道桥,尽量利用。

(6)建议结合改扩建期间交通组织方案,合理选择互通式立交方案。

3.初设审核共性意见

(1)建议补充完善各立交匝道设计小时交通量分布图,至少应有项目建成后10年和20年的预测交通量,注明路线名称和方向。

(2)既有匝道路基宽度,大于现行规范时可维持不变。

单向匝道9.0m和10.5m断面组符合规范;图中单向匝道路基宽度12.5m和13.0m,说明书为12.25m,应根据设计速度确定车道宽度。原匝道利用时,右侧硬路肩宽度2.50m可不加宽。

(3)建议完善各匝道设计速度,区分主次流功能、驶入和驶出核查平纵指标。说明书简单采用40至80km/h,比较表中多采用35至60km/h,针对性不强。

(4)建议结合各立交改扩建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深化互通方案比较。交通量较大的互通可临时封闭,不应长时间封闭。

(5)建议完善方案拟定和方案比较的相关说明。说明书过于简化,各立交主要指标、造价、占地和安全保畅等方面,应给出明确的比较意见。

(6)建议补充治超站及回转车道独立设置原则。说明书中未见论述,部分集散互通设置、部分未设置。

(五)初步设计批复情况

全线互通式立交布局基本合理,立交选型和技术指标运用基本适当。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互通式立交平纵面及分汇流段的线形过渡,加强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提高服务水平和运行安全性。

1.原则同意东杨枢纽互通式立交本次仅对与京昆高速西安方向连接的两条匝道进行改建。应结合路网规划和相邻路段改造计划,综合考虑安全、投资、社会效益等因素,进一步论证互通改造方案和分期实施方案。结合安全性评价,进一步细化车道分、合流过渡设计,合理确定过渡段长度。

2.高陵北、港务区、河池寨、三星、鄂邑东互通式立交基本利用既有工程,仅对与主线连接的匝道进行局部改建。应结合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改建方案,进一步优化河池寨互通改造设计。

3.蒲城、荆姚、富平、高陵、鄂邑互通式立交采用单喇叭方案,拆除重建匝道跨线桥;谢王枢纽互通式立交维持既有组合型方案,改造蒲城至绕城高速北向右转匝道。应加强改建期间施工组织,减少交通影响。

4.富平东、航空城、西安港互通式立交采用单喇叭形方案新建,阎良互通式立交采用单喇叭形方案移位重建,涝峪互通式立交采用双喇叭形方案原位重建。

5.原则同意鄂邑南互通式立交一期工程采用单喇叭方案,与鄂邑南服务区同址合建。 应进一步细化交通组织设计,优化标志、标线和分合流段设计,加强车流引导,保证运行安全和通行效率。 结合鄂周眉高速公路建设安排,进一步优化互通式立交分期方案。

6.鄂邑东互通与鄂邑互通、鄂邑南互通至终点段互通式立交间距较近,应结合安全性评价,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细化分合流设计,完善安全设施。

7.部分收费广场与主线分流点间距较近,应结合交通流量组成和通行能力分析评价,进一步优化匝道平纵面和收费站场布局设计,提高收费站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避免拥堵。

(六)施工图设计共性建议

1.建议核查统一单向双车道10.5米的适用条件,并完善双车道匝道鼻端前后路面宽度渐变设计。各互通设计不尽统一。

2.建议核查完善双向匝道与单项匝道接线设计,部分纵面不连续,三角带横向排水不畅。

3.建议核查完善接线、端部、交叉等部位对应桩号、宽度、交角、方向等设计信息。部分平纵面、线位图、连接部图中,标示不完善或有遗漏。

4.建议核查统一拓宽路口平交设计原则,等待车道或变速车道、导流岛半径及车道宽度等指标,施设原则不尽一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