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阴的故事,玉感悟……

 玉雕説 2022-03-26
漫悟琢玉养心,尽享美好生活
——我和我弟玉雕文化俱乐部·玉雕説

光阴的故事,玉感悟……


回顾工作室的七年过往,
玉三少毕业至今的十年青春,
真的不由得令自己感慨,
岁月是如此地不经意流逝,
转眼间,曾经的真切已然变成了片段回忆,
甚至那些曾亲自写下的文章也在渐渐变得陌生;
 
光阴的故事,改变的不仅是环境,
还有我们自己,以及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看法,
这也许就是《易经》所揭示的道理之一吧——
变,才是这个世界上永恒不变的真理。
一切都需要你我保持一颗成长的心态去面对,
同时也保持一个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玉三少小作·鸱吻-霜华效果)

关于男女的成长,三少曾经在笔记中写下过这样两段话:
女人——十八岁的可爱,
二十岁的靓丽,
三十岁的柔润,
四十岁的知韵,
五十岁的雍雅,
六十岁后的祥慈…
 
男人——十八岁的朝气,
二十岁的阳光,
三十岁的沉稳,
四十岁的睿智,
五十岁的宽厚,
六十岁后的德清…

(玉三少小作·鸱吻-滴墨效果1)

岁月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既然没有谁可以芳华永驻,
倒不如让我们敞开怀抱,充实自我,
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人生精彩,
儒家精神笃自强,以道家精神处泰然,
不必留恋于那些终会逝去的青春……
 
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红润面庞,
青春是樱唇皓齿,青春是乌发明眸,
青春是你我曾经朝气蓬勃的奔跑,和爽朗肆意的哭笑……
这些都是你我靠视听感官最直接的判断,
也是我们最常依凭的信息;

(玉三少小作·鸱吻-滴墨效果2)

三少认为如果只凭这些认识青春,
那么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很快陷入焦虑,
可以说童年已逝便难复青春,
心有疑虑便难以明眸,
诸事牵绊则哭笑难鸣,
这也是空枝无雀难辨春意盎然,实乃为表象所限;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三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
三十岁之后的容貌则是自己修的。
算是对“相由心生”一词的一种解读,
也算是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一种诠释,
人生的所有经历都会内化为自己的成长,
而所有的沉淀又都会成为自己的余生气质的支撑……

(玉三少小作·开端-霜华效果1)

所以不论是女士的柔润、知韵、雍雅、祥慈,
还是男士的沉稳、睿智、宽厚和德清,
都是人生内在修养的外溢,
而非刻意修饰而可得,
如是美玉的莹润细腻,温和坚韧
并非是人为处理可以散发的质感;
 
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有与之相称的气质融合,
所以我们在岁月面前,要主动易变成长,
挥手告别过去,着眼当下,
迎接一个更好自己的到来,
如是玉雕手艺,随着自己的成长,
过往的作品已然不能代表现在的自己;

(玉三少小作·开端-霜华效果2)

当然也包括对美玉的认知,
初学者关注的是玉的真假,
入门者关注的是品质分类和工艺优劣,
热爱者品味的是玉“鉴”的文化趣意,
衷爱者追求的是美玉一般的人生志趣,行事作风,
而真正的玉雕文化价值便在于此,不是人玩玉,而是玉笃人
 
面对岁月的洗礼,
不论是青春生命,还是识玉琢玉,
我们都可以追求一种内外和谐的状态,
让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的玉道历程,
呈现出与之相符的气质与精彩,
泰然面对生活,淡然面对可欲……

(玉三少小作·开端-霜华视频)
 

|玉三少

助审|猫哥

►关注我们

——公众号主菜单,560余篇原创文章等你选读!试试搜索

玉雕説

——我和我弟玉雕文化俱乐部·玉雕説工作室,以玩家角度做收藏、以匠人精神做订制,以古贤风骨做分享,以玉雕文化敬传承!注:“”为繁体,意为尊古,尊中华传统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